第60章 上门服务

第二天,维杰和迪帕克正式实践筹划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宏伟计划。

亲自上门,给富豪们提供一条龙的“黑盒子”安装服务。

两人驱车停在一座豪宅的铁大门前,副驾座的迪帕克下车按响门铃。

“两位,请进。”

一位穿着白色长袖衬衫的管家,态度恭敬地退到一旁给车让道。

颇有几分欢迎主人回家的感觉。

豪宅的主人已经特意提醒过,所以才会展现出如此善待和客气的一面。

维杰和迪帕克拿起大大小小的设备和工具,无需换鞋就走进了豪宅的客厅。

地面铺满了整齐划一的鹅软石,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水晶玻璃。

有了上午给罗斯家里第一次安装的经验,两人可谓算有几分轻车熟路了。

“二位,先喝口茶,不急忙活。”

没想到管家有端来了一个碟子,上面放置了两杯温热适宜的马萨拉茶。

“好。”维杰随手接过来,正好口渴,一饮而尽。

这是上次捡到钱包归还的那位富豪的住处,他没想到会受到这么热情和贴心的款待。

两人开始忙活,迪帕克主要负责卫星接收机的安装和手动调频,维杰负责爬上屋顶安装卫星锅。

印度由于在热带地区,大部分房屋都是倾斜的房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装卫星锅的难度。

而且卫星锅还要避免跟避雷针放在一起,否则会有安全风险。

但好在这座豪宅的屋顶上,用三脚架搭起了一个平坦的露天阳台,上面放置了一座小神龛和两个鸟巢。

管家听从安排,把鸟巢挪走,腾出了一片空地。

“你要不要问问你家老爷,购买哪一个套餐?”

维杰递给管家一张菜单似的硬纸板,也不知道这位管家看不看得懂。

上面将“黑盒子”的安装服务分为三个档次:入门套餐、升级套餐、豪华套餐。

上面一共包括了三个国外的电视频道。

入门套餐是提供香港星空传媒(STAR TV)频道,安装费用一万两千卢比。

升级套餐额外提供英国广播电视台(BBC)频道、安装费用三万卢比。

豪华套餐再提供美国家庭票房电视网(HBO)频道,安装费用四万五千卢比。

除开套餐费用,基础的“黑盒子”购买和安装费用,还需要支付三万卢比。

也就是按照完全一套流程,至多需要支付七八万卢比的巨款才能落地。

维杰之前还会稍有担心,自己的定价会不会略微过高了?

但自从知道像阿雅娜这样的富豪贵族,随便买串宝石项链就花了近十万卢比后,维杰瞬间抛开了这个心理负担。

毕竟自己的目标群体就是富人,担心富人付不起钱属实是杞人忧天了。

“噢,我家老爷提前吩咐过我,说要最好的服务!”

管家指了指价目表上的豪华套餐,忠诚地替自家老爷回答道。

“好的,没问题。”

维杰开始干活,通过天窗爬上了这个屋顶阳台,这里还有一片将近十平米的水泥空地。

他掏出量角工具以及一本薄薄的卫星手册,确定要安装卫星锅的方位角和仰角。

无线电视想看卫星频道,卫星锅这东西必不可少。

而且出于固定角度的需要,基本一口卫星锅只能接收一个卫星电视频道。

例如香港的电视频道使用的是亚洲五号卫星,而英国的电视频道通常使用阿斯特拉某组的二号卫星。

这就导致卫星锅的具体朝向角度,因为频道不同而产生天差地别。

所以每多订阅一个国外的电视频道,增加的成本不单单是那一小张插进机子里的解密卡。

还包括需要多安装一台固定角度的卫星锅,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成本。

卫星锅这东西可以在公开市面上销售,维杰没必要特地找库马尔这位黑市头目拿货。

不过市面上这种级别的正版卫星锅动则上万卢比,好在能买到印度自产的盗帮平替产品。

差不多效果水平的一口卫星锅,只要几千卢比,几乎缩减了一半的成本。

不得不感慨一句,印度盗版的厉害。

维杰接着给馈源、高频头等重要部件盖上了塑料防水罩,然后把连接的同轴电缆从屋顶的天窗伸进去。

下边的迪帕克也熟练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不一会,他小跑到豪宅的花园里,朝着屋顶的维杰兴奋地大喊道。

“可以了维杰,收到信号了!”

维杰这才将一共三口的卫星锅角度彻底固定,把延伸出来的同轴电缆凝成一团。

两人接着把相关的导线和走线固定在室内墙壁的边沿,还用塑料条遮盖住保持美观。

“先这样,再这样,最后这样...”

迪帕克接着手把手教会一旁的管家,如何打开卫星频道以及如何更换频道,确保自家主人有需要的时候能利索地操控。

年过五旬的管家全神贯注,频频点着皱巴巴的脑袋,虽然只是一通简单的操作,但他生怕错过了哪个步骤。

“给你演示一下。”

维杰贴心地打开电视,调整到香港的星空传媒频道,正值下午,屏幕里正在播放《亚洲音乐排行榜》。

熟悉的粤语歌词回荡在耳边,维杰露出了轻松惬意的笑容。

“感谢两位,我这就去拿钱。”

管家点头哈腰,一路小跑离开又回来,把七万五千卢比交付到维杰手中。

维杰把钱交给迪帕克清点,递给管家一张名片。

“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后续要是出了什么毛病,随时联系我的团队上门维修。

“我们每隔几个月还会上门更换解密卡,到时候只需要再支付一笔不多的维护费就行。”

维杰热情十足且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一番。

管家一边倾听一边双手捧过那张维杰的名片。

“两位放心吧,我家老爷说了,如果没有问题,过两天会把你们的服务生意,介绍给老爷的朋友和邻居们。”

到时候维杰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了。

毕竟做富豪的生意,大水漫灌式打广告根本没有效果,关键在于富豪们私底下的口口相传和彼此推荐。

维杰和迪帕克两人收起工具离开了豪宅。

“维杰,上午和下午,咱们一下子入账了整整十五万卢比!”

迪帕克身为服装厂主也为这个赚钱速度而惊叹不已。

扣去“黑盒子”的成本以及卫星锅的成本,两趟生意就净赚了将近八万卢比!

虽然这样的生意不是每天都有,但胜在每次都量大管饱。

哪怕三四只有一两笔生意,那也绝对是一块大蛋糕。

而且这还将是一个长期的生意,可以说是维杰如今赚钱路上的最大仰仗。

钱包充实之后,维杰计划在普里开一家自己的小吃分店。

这样才能把之前给市政厅捐钢笔而变相交的那笔“保护费”,最大化发挥出价值。

毕竟自己在普里可是有着“良好”的政商关系,只开一家门店可就太可惜了。

不能白白浪费前期的心血。

还有,维杰后续打算多招募几名靠谱的学徒,两人带着学徒多上门安装服务几次。

后面慢慢过渡到由迪帕克带着学徒上门安装,再慢慢过渡到由学徒工人替自己干活。

自己只需要付给学徒工人们固定的工资,同时逐渐积累团队在富豪之间的知名度即可。

“给,你的钱。”

维杰递给迪帕克五千卢比,这是他每忙活一次的报酬,里面也算上了他之前介绍罗斯和提供技术的入股分成。

当然,维杰也想过成立一家公司管理这项业务,这样还能为利益分配提供保障。

但是自己这种上门安装“黑盒子”和卫星锅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并不合法。

所以维杰暂时打消了成立一家这样公司的念头。

“维杰,我知道市内有一家十分豪华的西餐厅,咱们可以到那里庆祝一下今天的胜利!。”

迪帕克提出建议,小小的奢侈消费一把是对自己的褒扬和奖励。

【每日情报:布巴内斯瓦尔过几天,要举办庆祝春天来临的民众游街活动和上层社交活动,但由于一名提供部分经费的赞助商跑路了,主办方正急切地寻求新赞助商填补窟窿】

新赞助商吗,似乎还能打打广告...

“不了迪帕克,我突然有点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