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放射治疗学(第2版)
- 王绿化 朱广迎主编
- 1116字
- 2025-03-15 04:42:26
副主编简介

郎锦义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Radiation Oncology等多个杂志副总编、编委、特约审稿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放射肿瘤治疗3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共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20余篇。曾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项;是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曾获四川省肿瘤医院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政府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郭小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和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尤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肿瘤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马 骏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兼任广州市鼻咽癌多学科临床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其中有关鼻咽癌临床分期的研究被AJCC/UICC(2010年)临床分期标准直接采用。以第一作者和/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

刘晓冬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浙南全科医学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放射生物与多模态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环境与辐射生物物理分会副会长,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放射卫生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从事教学工作22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辐射肿瘤学与肿瘤转化医学。发表SCI论文70余篇。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