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常遇春
- 大明:他罪恶滔天,朕杀不得?
- 牧野小铁匠
- 2050字
- 2025-04-09 08:00:31
“好!既然朱大都督的功劳这么大,那为啥大明封爵没有他呢?”
“别说国公了,朱大都督可是连侯爷和伯爵都没捞到。”
“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一个大都督。”
“按理说凭借朱大都督的功绩和才能,一个国公或者镇国将军的爵位是板上钉钉的。”
“考虑到他还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子,就是封个郡王都理所应当。”
“结果到头来啥都没捞到。”
“我问你,换了你,你气不气?”
李平安向朱元璋问道。
“可是当时大破陈友谅之后,因为大都督立功最大,所以陛下第一个问大都督想要什么官。”
“但大都督十分识得大体,和陛下说自己是皇亲国戚,这种加官进爵的事情,应该先让外人来啊!”
“咱老汉还记得那时候陛下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大都督懂进退识大体,是他们朱家的千里驹!”
“这些我们都记得啊!”
“你说是不是?”
朱元璋冲着身边的蓝玉问道。
奇了怪了!
自己当初第一个就想封朱文正这小子一个大官,可是是这小子主动退让的啊?
咱老汉过意不去还封了他一个大都督!
这可是位列三公的实权大官啊!
不是自己人能让他当这个官?
自己对朱文正这小子不错,怎么最后还怪到他头上来了?
“对对对!”
“我家老大说得没错。”
“当时我们可是都听到了。”
一旁的蓝玉拼命点头表示朱元璋说得没错。
“哈哈哈!”
“肤浅了不是?肤浅了不是?”
“我说老朱头啊!你呀!幸亏只是个四品的指挥佥事。”
“你要是官再大点儿,混到那帮朝臣里面,我担心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李平安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看他的眼神略带一丝怜悯。
“肤浅?咱老汉哪里肤浅了?”
“你倒是好好给咱掰扯掰扯!”
听到李平安又说自己肤浅,朱元璋顿时不服了!
自己单枪匹马打下这万里江山,死在自己手上的英雄豪杰不计其数。
结果在李小子的嘴里,他到成了一个只懂匹夫之勇的莽将?
真是岂有此理!
“好吧,那我问你。”
“当初陛下登基的时候,那些劝进的臣子是不是在陛下拒绝一次之后就散摊儿各忙各的去了?”
卧槽!
听了李平安的话,朱元璋就像被点了穴一样,整个人都愣在那里了。
咱老汉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古代皇帝登基,尤其是禅位和开国的皇帝,都讲究四请三让。
也就是皇帝要登基了,但是不能自己说,要属下的臣子们请皇帝看在天下苍生的面子上登临大宝治理天下。
可是做皇帝的人当然不能一下就这么答应,需要推辞。
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德不配位,当不起这个治理(王钱好)天下的重任!
做臣子的肯定不干啊!
一定要磕头下跪写血书,让皇帝无比登基。
反正怎么惨怎么来!
一哭二闹三上吊!
最好拿出你要是不登基,老子就当场自杀的态度。
做臣子的劝进三次,皇帝推辞三次。
等到第四次劝进的时候,皇帝才会勉为其难地登上大宝。
这样一来显示做皇帝的谦虚容人,二来表示自己登基是众望所归。
朱元璋自己登基就玩儿了这么一出。
结果自己怎么给忘了?
“李小子,你的意思是大都督是假意推辞,目的是让陛下主动封赏。”
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对喽!老朱头你还不算太傻。孺子可教也!”
李平安欣慰地点点头,表示朱元璋还是属于可以挽救的好同志。
旁边现在还一脸懵逼的老蓝明显就是属于冥顽不灵,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一类!
“那大都督纵容手下屠杀降兵俘虏,这个总是错的吧?”
朱元璋不服气地说道。
特娘的!
都是一家人,朱文正这小子还和咱耍心眼?
害得咱老朱在李小子面前丢脸!
不当人子!
话一出口,朱元璋突然感到一股诡异的目光。
李小子正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那眼神就好像从来不认识自己。
咋回事?
咱老朱又说错了?
过了一会儿,李平安才缓缓开口邻:
“老朱头,你以前到底打没打过仗?”
“老朱头,你以前到底打没打过仗?”。
“我现在严重怀疑你这个四品指挥佥事的官儿是靠关系混来的。”
李平安看着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说道。
“什么?你居然说咱老汉不会打仗?靠关系混了一个官儿?”
听到李平安的话,朱元璋顿时炸毛了!
想当初自己从一个红巾军的小兵一步一步成为大明之主,靠的就是胯下马掌中刀。
现在到了李小子嘴里居然成了不会打仗了?
你要说咱老汉长得不好看。
咱咬咬牙也就认了。
但是你要说咱老朱不会打仗,那简直就是严重污蔑自己的职业素养啊!
难道这大明的天下是充话费送的?
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咱老汉可万万不能容忍!
李平安的话说得就连蓝玉都瞠目结舌。
虽然在大明军中,公认的军事天才是开国六国公的五个再加上大都督朱文正和颖国公傅友德二人。
但是在他们这些人心里,还有一个人的军事才能远远超越了上述七人。
洪武大帝提三尺剑,以布衣之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是何等的壮举?
放在历史书上都是五千年未有的壮举!
堪称逆袭之神!
陛下眼光之精准,意志之坚定,手腕之灵活,举世无双。
只不过陛下已经是皇帝了,大明朝最高的存在,不屑于和手下的臣子抢风头。
否则这大明军神的绰号恐怕就是陛下的。
现在李小子居然说陛下不会打仗,官也是凭关系混来的?
这是脑子犯糊涂了?
看着火冒三丈的朱元璋,李平安摇了摇头。
老朱头还是城府不够啊!
居然这么容易就被点着了。
看来自己还是拿事实和他说话吧。
“老朱头,既然你是久在军中,那么开平王常遇春你总听过吗?”
“李小子,开平王的名字在我大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咱老汉能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痛快点,不要娘们儿唧唧的。”
朱元璋不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