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危及器官勾画精要
- 胡漫主编
- 5224字
- 2025-03-15 05:18:23
第二节 勾画图谱
一、脑干勾画要点
1.在CT增强扫描图像上勾画,最大扫描层厚建议为3mm。勾画时选择软组织窗,调整合适的窗宽、窗位,更清楚地显示脑干解剖结构,便于勾画。
2.有条件的单位,可行MRI增强图像融合定位,取与定位CT相同体位,常用的序列为T1WI、T2WI、T1WI增强及T2FLAIR。脑干勾画时选择T2WI,能更清楚地显示脑干周围的脑池,利于准确勾画。
3.枕骨大孔下缘与第一颈椎(寰椎)上缘交界处为脑干与脊髓分界处:在骨窗上可参考枕骨下界消失的层面。寰椎与枢椎(第二颈椎)融合,枢椎的齿突为颈椎起始部分。因与患者的体位相关,枕骨大孔下界在轴位上不易确定,部分患者可以参考CT矢状面图像。
4.当脑干作为危及器官时,建议外扩1~3mm作为计划体积(PRV)以准确评价脑干可耐受的照射剂量。
二、脊髓勾画要点
1.CT增强扫描图像勾画条件及融合MRI图像勾画条件与脑干勾画相同。
2.仅勾画真正的脊髓,而不包括整个椎管。
3.若为头颈部肿瘤危及器官,勾画脊髓时需从第一颈椎开始至胸锁关节下2cm,或按照靶区及照射野范围和临床需求勾画。
4.评价危及器官可耐受的照射剂量(简称受量)时建议外扩3~5mm作为计划体积(PRV),以准确评价脊髓受量。
图1-1~图1-47展示了颅顶至颅底脑干的勾画、脑干与颈髓连接层面的勾画和颈髓起始部部分层面的勾画。以CT图像为基础进行勾画,对比融合MRI图像,用以验证在CT图像上勾画的准确性。图中绿色线勾画为脑干,红色线勾画为脊髓。

图1-1 第三脑室层面
图示第三脑室下界,从该层以下开始勾画脑干
A. CT图像,第三脑室为颅脑中线条状低密度结构;B. MRI T2加权像,第三脑室内的脑脊液为高信号,与CT图像相比标志明显,更易识别。

图1-2 脑干最上层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图像上显示的脑干最上层横断面:颅脑中线上前部低密度影为鞍上池最上方,较狭小,后部池状低密度影为四叠体池,脑干周围可见颅内血管强化影,沿四叠体池低密度影及血管强化影形成的环形结构向前勾画,至鞍上池后方汇合。


图1-3 脑干最上层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MRI T2加权像上脑干最上层横断面,前界的鞍上池和后界的四叠体池内可见高信号的脑脊液,脑干结构清晰显示。

图1-4 脑干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颅脑中线上前部低密度影为鞍上池,后部池状低密度影为四叠体池,脑干周围可见颅内血管强化影。沿四叠体池低密度影及血管强化影形成的环形结构向前勾画,至鞍上池后方汇合。


图1-5 脑干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MRI T2加权像上脑干层面,前界的鞍上池和后界的四叠体池内可见高信号的脑脊液,脑干结构清晰显示,周围为脑脊液包绕。

图1-6 鞍上池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颅脑中线上前部五角形低密度影为鞍上池,后部池状低密度影为四叠体池,脑干周围可见低密度环池影和颅内血管强化影。沿四叠体池、环池低密度影及血管强化影形成的环形结构勾画,至鞍上池后方汇合。


图1-7 鞍上池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MRI T2加权像上脑干层面,前界的鞍上池和后界的四叠体池内可见高信号的脑脊液,脑干结构清晰显示,周围为环池的脑脊液包绕。

图1-8 脑干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颅脑中线上前部六角形低密度影为鞍上池,后部池状低密度影为四叠体池,脑干周围可见低密度环池影和颅内血管强化影。沿四叠体池、环池低密度影及血管强化影形成的环形结构勾画,至鞍上池后方汇合。


图1-9 脑干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MRI T2加权像上脑干层面,前界的鞍上池和后界的四叠体池内可见高信号的脑脊液,脑干结构较清晰,周围为环池的脑脊液包绕。

图1-10 垂体蝶鞍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垂体蝶鞍层面:蝶鞍后方低密度影为桥池,内可见基底动脉高密度影,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及强化血管影围绕。中脑导水管位于中脑背侧贯穿中脑全长,与第三、第四脑室相连通。此层脑干结构外形较清晰。


图1-11 垂体蝶鞍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围绕,内可见高信号脑脊液填充。桥池位于枕骨斜坡与脑桥腹侧面之间,向上通脚间池,向两侧通脑桥小脑角池,池内有基底动脉。

图1-12 蝶鞍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蝶鞍后方低密度影为桥池,内可见基底动脉高密度影,为脑干的前界;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及强化血管影围绕。此层脑干结构外形较清晰。


图1-13 蝶鞍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 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围绕,内可见高信号脑脊液填充,脑干结构清晰。

图1-14 蝶鞍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蝶鞍后方低密度影为桥池,内可见基底动脉高密度影,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及强化血管影围绕。


图1-15 蝶鞍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中脑导水管后缘,周围有环池围绕,内可见高信号脑脊液填充,脑干结构清晰。

图1-16 颞骨岩部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颞骨岩部出现,构成颅后窝,颞骨岩部后内侧面低密度影为桥池和脑桥小脑角池,包绕脑干;中线上位于脑组织中央的低密度影为第四脑室,是位于脑干与小脑之间的腔隙,也是脑干的后界。脑桥小脑角池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交界处,内可见低密度脑脊液。沿第四脑室前缘向两侧至脑桥小脑角池勾画脑干。


图1-17 颞骨岩部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有脑桥小脑角池,脑干结构清晰。

图1-18 第四脑室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颞骨岩部后侧内面低密度影为桥池和脑桥小脑角池,包绕脑干;中线上位于脑组织中央的低密度影为第四脑室,是位于脑干与小脑之间的腔隙,也是脑干的后界。沿第四脑室前缘向两侧至脑桥小脑角池勾画脑干。


图1-19 第四脑室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有脑桥小脑角池,脑干结构清晰。

图1-20 第四脑室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颞骨岩部后侧内面低密度影为桥池和脑桥小脑角池,包绕脑干;中线上位于脑组织中央的低密度影为第四脑室,是位于脑干与小脑之间的腔隙,也是脑干的后界。沿第四脑室前缘向两侧至脑桥小脑角池勾画脑干。


图1-21 第四脑室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有脑桥小脑角池,脑干结构清晰。

图1-22 脑干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颞骨岩部后侧内面低密度影为桥池和脑桥小脑角池,包绕脑干;中线上位于脑组织中央的低密度影为第四脑室,是位于脑干与小脑之间的腔隙,也是脑干的后界。沿第四脑室前缘向两侧至脑桥小脑角池勾画脑干。


图1-23 脑干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桥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有脑桥小脑角池,脑干结构清晰。

图1-24 斜坡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枕骨斜坡后方低密度影为延池,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第四脑室。延池位于枕骨斜坡下部与延髓的腹侧面之间,内可见左、右椎动脉在此池内两侧互相接近汇合成基底动脉,勾画脑干时沿第四脑室前方向两侧延池勾画。


图1-25 斜坡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延池,后界为第四脑室,脑干结构清晰。

图1-26 脑干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枕骨斜坡后方低密度影为延池,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第四脑室。延池位于枕骨斜坡下部与延髓的腹侧面之间,内可见左、右椎动脉在此池内互相接近汇合成基底动脉,勾画脑干时沿第四脑室前方向两侧延池勾画。


图1-27 脑干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延池,后界为第四脑室,脑干结构清晰。

图1-28 颅底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枕骨斜坡后方低密度影为延池,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第四脑室。勾画脑干时沿第四脑室前方向两侧延池勾画。


图1-29 颅底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延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脑干结构清晰。

图1-30 斜坡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枕骨斜坡后方低密度影为延池,是脑干的前界,后界为第四脑室。勾画脑干时沿第四脑室前方向两侧延池勾画。


图1-31 斜坡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前界为延池,后界为第四脑室,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脑干结构清晰。

图1-32 延髓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此层为脑干延髓层面,脑干延髓下界在枕骨大孔下缘水平与脊髓相连,二者外形分界不明显。枕骨大孔为枕骨下界中央的圆形大孔,前方为斜坡,枕骨大孔下缘标记为延髓与颈髓分界线。CT上可见脑干位于斜坡延池后方,第四脑室前方,呈柱形。


图1-33 延髓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延髓层面,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延池前方为斜坡,脑干结构清晰。

图1-34 延髓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上可见斜坡及枕骨,脑干位于斜坡延池后方,第四脑室前方,呈柱形。


图1-35 延髓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延髓层面,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延池前方为斜坡,脑干结构清晰。

图1-36 枕骨大孔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枕骨大孔层面,骨性解剖标志为枕骨大孔及前方的斜坡。脑干位于枕骨大孔,周边可见低密度脑脊液包绕。


图1-37 枕骨大孔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延髓层面,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延池前方为斜坡,脑干结构清晰。

图1-38 枕骨大孔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枕骨大孔层面,可见枕骨中央的大孔及寰枕关节骨性结构。脑干位于枕骨大孔,较周边脑脊液密度略高。


图1-39 枕骨大孔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脑干结构清晰。

图1-40 枕骨大孔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枕骨大孔层面,可见枕骨中央区的枕骨大孔。脑干位于枕骨大孔内,周围为脑池,前方可见枕骨与第一颈椎形成的寰枕关节,为脑干最下层。


图1-41 枕骨大孔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脑干与MRI图像上脑干结构吻合。脑干周围为高信号脑脊液环绕,脑干结构清晰。

图1-42 第一颈椎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颈髓层面,枕骨消失,第一颈椎出现,脊髓周围为第一颈椎骨质。CT上颈髓较周围脑脊液密度略高。


图1-43 第一颈椎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脊髓与MRI图像上脊髓结构吻合。MRI颈髓层面,周围为第一颈椎骨质,可见颈髓周围被椎管内脑脊液围绕。

图1-44 第一颈椎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颈椎层面,脊髓周围为第一颈椎骨质。CT上颈髓较周围脑脊液密度略高。


图1-45 第一颈椎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脊髓与MRI图像上脊髓结构吻合。MRI颈髓层面,周围为第一颈椎骨质,可见颈髓周围被椎管内脑脊液围绕。

图1-46 颈髓层面CT横断面
A.勾画前CT增强图像;B.勾画后CT增强图像。
CT颈髓层面,脊髓周围为颈椎骨质,CT上颈髓较周围脑脊液密度略高。继续沿此方法及结构勾画脊髓,至胸锁关节下2cm或临床需要的脊髓节段。


图1-47 颈髓层面MRI横断面
A.勾画前MRI T2图像;B.勾画后MRI T2图像;C.融合图像显示CT勾画的脊髓与MRI图像上脊髓结构吻合。MRI颈髓层面,周围为第一颈椎骨质,可见颈髓周围被椎管内脑脊液围绕。可继续沿此方法及结构勾画脊髓,至胸锁关节下2cm或临床需要的脊髓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