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提升手册
- 杨娉婷 孙备主编
- 1136字
- 2025-03-18 20:35:40
第二节 提高住院医师诊疗能力的方法
提高住院医师诊疗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基础理论的学习
提高临床诊疗能力,首先要具有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所谓基础理论,并不单纯指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理论,它还包括许多与之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知识。现代医学,已经分离出许多相对独立的临床亚专业体系,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与机体各种复杂的功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现代医学一方面分科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间进一步相互交叉、相互联系,而对医学的某些难点则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所以医生必须合理地运用医学知识,在临床上才能避免或少走弯路,才能牢固地掌握临床工作的主动权。
二、坚持实践第一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医学理论中有关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依据都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它归根结底还是来自患者,来自一个个各不相同的个体,但这只是别人经验体会的总结,就医生自身而言,需要把别人的经验理论变成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亲身实践。只有多接触不同的患者,多参加临床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增加感性认识,使思维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正确性、敏感性。
三、全面整合资料
在诊断具体患者的具体疾病时,全面系统地掌握病史及症状体征变化过程中的真实资料,是取得正确结论的基础;相反,仅仅依靠零散的、片面的资料或者因强调典型而以偏概全,则都将导致错误的诊断结果。在诊断过程中,既要注意疾病的典型性,也不能忽略对疾病的全面分析。要全面地整合病史资料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它涉及与疾病有关的所有资料,如疾病的原因、诱因、表现特点、症状体征、发病和治疗过程及对药物的反应等。这些资料的取得需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临床观察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有时这个过程还要反复进行,才能得到疾病的真实情况。这些经常性的工作可以体现出医生的工作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检验着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不断更新知识
临床医学与整个社会的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经常会有许多新的知识进入医学领域,使人们对机体自身的认识和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因此,要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就要注意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吐故纳新,否则就无法顺应医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临床诊疗能力的提高,首先来自临床实践。在实践中,针对具体的疾病和患者,依靠已学到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为临床实践服务,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理性认识,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生的理论知识需要及时地更新,实践的方法也需要相应地变更。
(杨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