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典型案例集(第一批)
-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
- 1739字
- 2025-03-18 19:24:42
高效统筹 多措并举 融合医养结合服务一体化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
摘 要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积极探索“以医助养、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党政统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探索出“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嵌入式设置卫生室、养老机构开辟医疗模式,签约巡诊保障居家医养”等四种服务模式,实现医疗和养老的资源有效整合。
武安,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西部、太行山东麓,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全市总面积1 806平方千米,总人口85万人,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2019年以来,武安市以“党政统筹、卫生健康牵头、部门配合、医保保障”政策体系为支撑,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医疗机构参与为抓手,构建了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于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医养康养、医疗救治等多元化服务。

医养结合机构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一、突出党政主导,深入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开展
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推进“健康武安”建设和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都纳入到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专门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行政审批等部门为成员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解决实际问题。为强化资金支持,协调民政、财政等部门落实成员单位责任,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合理调配资金180万元,支持医养结合机构用于机构建设、设备购置,调动医养结合机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发挥职能优势,多措并举搞好老年群体健康服务
(一)依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老年人健康“获得感”
从医疗机构抽调1 073名人员,组建351支家庭巡诊小分队,以公共卫生服务为载体,通过电话咨询、上门巡诊、送药治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连续性、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全市65岁以上老人共9.16万人,接受健康管理6.76万人,健康服务管理率73.82%,超过国家规定要求。
(二)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增强老年人健康“幸福感”
投入财政资金410万元,把44个小区卫生站建在群众“家门口”,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参照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招聘88名医护人员,以小区卫生站为依托,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体,以城区居民为中心,为广大居民尤其是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居家养老服务,引导辖区内老年人合理就医,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三)组织专家下沉一线,增强老年人健康“满意度”
从二级以上医院抽调老年病方面的中西医专家,组成医养结合工作专家小组和安宁疗护专家团队,不定期深入医养结合机构,深入乡镇“健康小屋”,面向群众科普保健常识,为老年人开展义诊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优势和作用,让老年人享受到“简、便、验、廉、效”中医药技术服务。
三、统筹医疗资源,高标打造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亮点
(一)综合医院开展老年健康服务
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利用相对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专门开设老年病科,设置老年病床72张,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等方面的内容。组建跨学科团队,实现多学科诊治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待服务政策,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优先标识,全部开通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
(二)“医”“养”机构加强融合互补
推动4家专业化、规模化的民办医养结合机构,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磁山镇卫生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失能、半失能老年护理病床和老年养护、安宁疗护病床30张,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服务,实现养老、医疗、康复服务的高度融合互补。
(三)基层单位试点建设成效明显
禀赋当地山清水秀、生态环保、宜居宜游的天然优势,先后在贺进和马店头两所卫生院高标准改造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试点,运用“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管理模式,构建“前院就医、后院养老”服务格局,走出了一条“资源互补、功能互融、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颐养新路子。两个试点单位投用以来,入住老年人达230人次,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医养结合机构为老人提供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