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典型案例集(第一批)
-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
- 2262字
- 2025-03-18 19:24:43
统筹基层医疗卫生资源 让养老更有“医”靠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
摘 要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医养结合发展格局。以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县级医疗提质增效、乡级医疗焕发活力、村级医疗夯实底座“三大工程”,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人才、技术下沉,分层分级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养结合服务。将健康养老融入社会治理,推动老年卫生健康从治疗服务型向健康管理型转变。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健康、医养结合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政策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依靠、健康有指导、护理有温度、生活有照料的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政策驱动建机制,为健康养老“兜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医养发展格局。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断提高
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介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发展。
(二)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有公办敬老院1所,民办养老机构6所,公办医养结合机构1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1所,基本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三)医养结合服务队伍不断扩大
深化市校合作共建,在同文学院开设康复治疗技术、护理、健康管理等专业和课程,将义安镇中心卫生院确定为同文学院“护理专业培训基地”“护理人员实习基地”。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成立介休市养老服务协会,实现志愿服务组织与医养结合机构结对服务。
二、资源整合强基层,为健康养老“扩面”
以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县级医疗提质增效、乡级医疗焕发活力、村级医疗夯实底座“三大工程”,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人才、技术下沉,分层分级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养结合服务。
(一)建立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打造家门口的医养中心
打造宋古乡卫生院医康养综合专科,市人民医院康复人员和设备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保障老年人就近享受优质、优惠康复服务。打造义安镇卫生院护理型医康养中心,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复”的未病治疗原则,开展辨证施治、头部推拿、药物熏蒸等传统中医治疗,实现老年人健康实时服务。同时,统筹推动医养结合和幸福养老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西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试点,推动义棠镇中心卫生院与义棠镇养老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上门服务。

义安镇医康养中心组织老人开展活动
(二)建立“乡情医学联盟”,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享有率
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足额保障专家引进经费,建立“乡情医学联盟”,联系100余名介休籍省内外医学专家定期回乡坐诊,各学科长期联系3名以上的国、省级专家定期坐诊、查房、手术。建成市人民医院重点专科首席专家制,高薪聘请学科带头人,组建心脑血管病、肿瘤、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专科,县级医院普遍存在的“四大短板”全部补齐,让许多不具备转诊条件的大病、重病老年人得到救治,基本实现县级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资源同质化。
(三)建立远程诊疗系统,畅通便捷就医“最后一公里”
持续加强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起以人民医院为枢纽,上连国家级、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下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远程会诊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远程质控系统。启动“行走的村卫生室”计划,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健康随访包”,为村民提供心电图、测血糖、量血压等免费诊疗服务,将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老年人便捷就医和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服务保基本,为健康养老“加码”
(一)推动老龄健康从治疗服务型向健康管理型转变
组建“介小卫”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管理服务“介小医”“介小康”“介小健”3支队伍,“介小医”即由365名家庭医生组成的签约团队,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群体全覆盖。“介小康”即慢性病网格员,主要面对慢性病人群,推出“病人不跑管理跑”,村(社区)为单位,将20个慢性病患者划为一个网格,由一名慢性病志愿者担任网格管理员,实行同病伙伴式互助服务,运动康复、服药提醒、定期复查实现了自我组织、动态管理。“介小健”即健康网格促进员,主要面向健康人群,将全市3 021名网格员培养成健康网格促进员,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教、就医预约等服务。
(二)创新开展公益教学活动和慢病沙龙活动
聘请省级全科专家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糖尿病、营养学等专家开展“我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沙龙,传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知识和合理膳食、安全用药等健康知识,累计开展51期活动,现场培训慢性病网格员965人,线上观看人数达到350万人次。让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84.62%、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76.67%。2022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提升至84.95岁。
(三)创新开展亲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
倡导“我的亲人我来管”,将家庭医生团队融入亲情,由本村籍贯的、在医疗集团工作的医生担任该村家庭医生团队的团长;村医担任第一副团长,增强服务的责任性;市直医院临床护士担任家庭医生团队第二副团长。县级家庭医生团队每月两次进村入户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强化服务黏性,切实让老年人享受到周到、贴心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