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6
有效检索,要去有鱼的池子钓鱼

在企业经营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去有鱼的地方撒网,去有草的地方放羊,去有活力的地方找市场。”也就是说,在人力、物力和机遇有限的情况下,针对市场开发、客户拓展、产品销售,必须集中有效精力和资源,把业务重点聚焦于客户集中的热点行业、重点区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过程被称为“资源的优化配置”。

投资家查理·芒格说过类似观点:“投资和钓鱼一样。钓鱼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在鱼多的地方钓鱼,第二个原则是记住第一个原则。”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去有鱼的池子钓鱼”,迁移到公文写作领域,意思是找到恰当的素材池,才能高效检索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以前,我以为讲到这个程度,大家就能理解了。但根据部分参加公文写作培训的学生的反馈,我发现很多执笔人面对的困境不是“不明白要去有鱼的池子钓鱼”,而是“不知道鱼在哪儿”。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执笔人根本不知道鱼儿在水里这个事实,在陆地上苦苦“检索”,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举个例子,我看过一篇先进事迹演讲稿,执笔人非常想写出生动、感人的风格,努力地对文字进行了价值升华,但是文章看起来始终是严肃、内敛的工作总结风格。我说:“你去找一些充满情感张力的句子,看看人家是怎么表述的。”执笔人按照《从零开始学公文写作》介绍的基础方法进行了检索,输入“情感张力业务”,努力检索了半天,没有检索到任何自己需要的素材。

这就是“不知道鱼在哪儿,找到了草丛里”。

我尝试引导:“你想一想,你所在的行业,写哪些公文时会用到充满情感张力的句子?”执笔人说:“演讲稿。”我说:“是的,但是不仅仅是演讲稿,还有宣讲稿、行业人物评选、诗朗诵等,所以,你可以检索‘行业+行业先进评选活动’‘最美××人’‘年度榜样人物’‘颁奖典礼’‘诗朗诵’等关键词,找到整场或部分现场视频,看看这些素材是如何呈现宏大的叙事格局、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及形象细节的,以及哪些词汇感情丰沛、让人动容。读一读,帮助自己找到写这类公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