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国情纵览

一 人文地理

1 地理概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简称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纬47~55度之间的北温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北接丹麦,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陆地边界全长3757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

德国从北到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低地,中部丘陵,南部阿尔卑斯山区。著名的河流有莱茵河、多瑙河和易北河,著名的湖泊有博登湖和基姆湖。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其欧洲中心地位尤为突出,被称为“欧洲的走廊”,是东西欧之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这一桥梁作用在今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易北河风光(德累斯顿)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特别提示

★综观德国的地理全貌,总体特点是南高北低,从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呈阶梯状向北倾斜,直抵大海。

2 历史沿革

公元前德国境内居住着日耳曼人并逐渐形成国家,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以下简称联邦德国);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以下简称民主德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

2014年,德国是全球第四、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科技强国,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在科技、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德国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孕育了许多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哲学家和企业家。德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祖国,在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黑格尔、康德、歌德、贝多芬和爱因斯坦等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和科学家。

柏林墙遗址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扩展阅读:柏林墙开放与德国统一

柏林墙(德语为Berliner Mauer;英语为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民主德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

20世纪80年代末,民主德国国内的资源几乎被粗放式生产和经营耗尽,而长期的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执政当局一再宣传的经济发展目标总是落空。与此同时,民主德国接受的西方贷款越来越多,债台高筑,而广大民众因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强烈,同时,民主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日趋恶化。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民主德国大批居民通过匈牙利或奥地利-匈牙利边界出逃到联邦德国。为了防止民众西逃,民主德国下令于10月3日关闭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这不仅使民主德国与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迅速恶化,而且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示威游行。11月8日,民主德国政府集体辞职。11月9日晚,鉴于大量民众涌往柏林墙,民主德国政府决定开放柏林墙。

柏林墙开放后,民主德国的形势更加动荡,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涌向联邦德国和西柏林。1989年11月17日,民主德国组成了以莫德罗为首的联合政府。莫德罗提出了改革民主德国的一系列建议,并提议与联邦德国建立“条约共同体”。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意识到这是统一德国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在莫德罗建议的“条约共同体”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德统一的“十点计划”,把两德统一提上了议事日程。1989年12月19日,科尔访问民主德国,双方总理就建立“条约共同体”举行了会谈。1990年1月底,民主德国各派举行“圆桌会议”商定于3月18日举行“自由选举”。这时,美、英、法迅速调整了对德国统一的态度,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不再反对德国统一,这些无疑加快了德国统一的步伐。1990年2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外长会议上,美国提出并获苏、英、法同意的解决德国问题的“2+4”方案,即由两个德国外长谈判德国统一的内部问题,由美、苏、英、法四国外长同两个德国外长谈判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六国最终于1990年9月12日就“2+4”方案达成一致,并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美、苏、英、法四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与此同时,两个德国也就其“统一的内部问题”加速了谈判进程。1990年5月18日,两德签署了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同年8月31日又签署了《统一条约》,确定民主德国于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9月,《统一条约》正式获得双方议会的批准,联邦德国总统也签署了《统一条约》。至此,两个德国从法律上实现了统一。10月2日,东、西柏林正式统一;同一天晚上,民主德国的国旗从勃兰登堡门和民主德国所有国家机构、政府机构的建筑物上降下,而代之以联邦德国的国旗。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宣告统一。

3 人口综述

2014年底,德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7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3月31日,德国人口8129万人,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和索布族人。外籍人占德国人口总数的9.5%,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55万人。

德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现代化的大城市及工业区人口密度很大,如柏林、不来梅、汉堡、慕尼黑等城市和莱茵-鲁尔工业区。此外,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茨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茨地区人口也比较集中。而在北部低地的草原和沼泽地区、东部农业区、艾弗尔山区和巴伐利亚林区则人烟稀少。

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受此影响,德国对外国移民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并鼓励移民入籍,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4 语言文字

德国官方语言为德语,英语亦较为普及。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它与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荷兰语及英语均为亲属语言。除此之外,德国境内的索布人、弗里森人和丹麦人也在各自生活区域里保留了本民族语言。

虽然德语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作用较小,但它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却比较重要。全球每出版10种书就有1种是用德文写成的。

特别提示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德国共有1653.8万人有移民背景,其中,70.6%的移民来自欧洲(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占总移民的31.6%),亚洲移民占15.7%,非洲占3.5%,美洲占2.5%。

★在德国华侨华人约为15万人,华侨、华人各占一半,主要分布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等大城市。

★近年来,德国社会治安总体良好,曾经比较突出的汽车盗窃案件数量大幅下降,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破案率也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在科隆、法兰克福等旅游城市,针对中国游客的偷盗现象明显上升。另外,2015年以来,叙利亚等地难民大量涌入,各大城市治安状况有所下降。

★德国公民可合法拥有枪支的最低年龄为21岁,而25岁以下的申请购枪者要出示身体和精神健康证明。德国有近800万支合法私人枪支,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合法拥有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