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论“贫富差距”问题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聊到了“预期”这玩意儿,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拨动着人们的消费、投资和工作积极性。今天,咱们就接着《红楼梦》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嘈”的情节,来扒一扒这“贫富差距”的问题,看看这红楼梦里,富的富得流油,穷的穷得叮当响,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经济学道理。

话说这《红楼梦》啊,它不光写了贾府的繁华,也写了穷苦人的无奈。这第九十回里,就写到了一个穷丫头,丢了件棉衣,冻得够呛,还得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这事儿,搁在咱们今天,那就是活生生的“贫富差距”的写照啊。

这“贫富差距”,说白了,就是社会上的财富分配不均。有的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吃穿不愁,挥金如土;有的人,累死累活干一年,可能还不够买别人一件衣裳。这差距一大,社会问题也就来了。

在《红楼梦》里,这贫富差距,那是无处不在。咱们就拿这贾府来说吧。

你想啊,这贾府里的主子们,像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这些人,那是真正的“人上人”。他们住的是雕梁画栋的大房子,穿的是绫罗绸缎的衣裳,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银玉器。他们出门坐轿子,进门有人伺候,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

就拿贾母来说吧,她老人家过生日,那场面,简直是比过年还热闹。又是唱戏,又是摆宴席,又是收礼物,那排场,那气派,简直是羡煞旁人。她老人家随便赏点东西,就够普通人吃喝好几个月了。

再看看王夫人,她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每天进出的银子,那都是天文数字。她随便打赏个丫鬟,也够那丫鬟风光一阵子了。她要是心情不好,随便克扣点下人的月钱,那下人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薛姨妈呢,虽然不是贾府的人,但她娘家有钱,儿子又是皇商,她自己也跟着沾光。她女儿薛宝钗,那是贾府里最受宠的小姐之一,穿金戴银,锦衣玉食,日子过得比一般的小姐还要舒服。

可是,这贾府里的下人们呢?像那些丫鬟、婆子、小厮们,他们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他们住的是简陋的房间,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残羹冷炙,干的是最累最脏的活。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伺候着主子们,稍有不慎,就要挨骂受罚,甚至丢了性命。

咱们就拿这第九十回里丢了棉衣的那个穷丫头来说吧。她丢了件棉衣,那可是天大的事儿。这大冷的天,没有棉衣,她怎么熬得过去?可是,她丢了棉衣,那些管事的婆子们,不但不体谅她,反而冷嘲热讽,说她不小心,说她没用。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是让人心寒啊。

你想啊,这丫头丢了件棉衣,对她来说,可能是要命的事儿,可是对那些主子们来说,那算得了什么?他们随便赏件东西,就够这丫头买好几件棉衣了。可是,他们会赏吗?他们会体谅这些下人的难处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他们眼里,这些下人,不过是他们的工具,他们的附属品,他们的奴隶。他们根本不会把这些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这,就是贫富差距的可怕之处。它不仅造成了物质上的不平等,更造成了精神上的不平等。它让富人更加骄横,让穷人更加卑微。它让社会失去了公平,失去了正义,失去了温暖。

这在经济学上,叫做“基尼系数”。这个系数,就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越高,说明贫富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低,说明贫富差距越小。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超过0.4,就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已经比较严重了。

咱们再回到《红楼梦》里。这贾府的基尼系数,恐怕早就超过0.4了吧?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穷人,过着那么悲惨的生活?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在贾府里,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当然啦,这《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它给我们展现的,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但是,它所反映的贫富差距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长期存在的。

各位看官,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也希望大家能够对“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