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案

“唐公子,唐传浦公子!”捕快在院里高声喊道。

听到有人喊他,唐传浦从屋里走了出来,问道:“这位官爷,找我有什么事情?”

“刘...刘大人让我来喊你,我们找到了一个购买火油的人,怀疑是那日在云月涧纵火的人,可现在这个人死活不承认,刘大人审了一个上午,连刑都上了,可还是问不出来,特地命小人过来请唐公子过去,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个人开口。”

“带路!”终于,案件有了眉目了。

捕快带着唐传浦到了县衙。

“大人,唐公子带到了。”

“刘大人,听说抓到一个嫌疑对象了?”

“是的,我们在褚家圩抓到了一个案发前购买火油的男子,根据火油工坊的伙计的证词,此人在案发前两人购买了两大桶的火油,到我们去他家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火油了,这么多火油,没道理这么快就用完了,可无论我们怎么审,他就是不招。”

“刘大人,你是怎么找到他的?”

“那日,你不是说,这购买火油的地方定是离我流云县不远的,我想到了隔壁堂林县有个专门卖火油的工坊,是临近五个县城中,唯一一个卖火油的地方,我就安排吕捕头到这个火油工坊里面调查了一下,这一查,火油工坊的伙计说,本县褚家圩的一个刘姓男子在数日前购买了两大桶的火油,一般人家很少用得到这么多火油,所以伙计留了一个心眼,登记了购买者的名字,虽然名字是假的,但地址是真的,我们带着那个伙计到褚家圩找人,那伙计一眼就认出了,此人就是当日购买火油的人,于是我们就把人抓了回来。”

“审不开?”

“嗯,审不开,能用的法子都用了,如果确实审不开,而且没有别的证据证实他,那只能把人放了。”

“我知道了。”

“所以,我差人把唐公子请了过来,唐公子先前多次推测,都能取得进展,所以本官想听听唐公子的看法。”

唐传浦摸了摸下巴,这里没有指纹,没有DNA,没有视频监控,所有现代的刑事科学技术都没有,现在我们能有的客观证据就是留在现场的足迹。

“他家里有没有搜过?”

“当时急着把人带回来,未曾搜过。”

“我去他家看下。”

“行,我让吕捕头与你同去。”

唐传浦和吕捕头,吕捕头本想骑马过去的,可唐传浦不会骑马,便只得步行前往了。

褚家圩,嫌犯的家已经被县衙贴上了封条,门口还有两个衙役在看着门,见吕捕头到了,两衙役就想撕开封条,让两人先进去。

“等一下”唐传浦制止了两人的动作。

“去把村长叫来。”唐传浦说道。

“为何要找村长过来?”

“找个人见证一下,如果找到什么证物,亦可防止有人说是栽赃。”

“快去,把村长喊来。”吕捕头马上让一个衙役去找村长,“唐公子,我在县衙任职二十余年,从衙役开始一步步走到捕头的位置,却第一次听说查案还要人见证的事情。”

“凡事做细致点,把能想到的都想到,破案不同于别的事情,万一抓错人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办错了一个案子,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就丢了一条命。”

“唐公子,难得你居然会这么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吕捕头,村长来了。”

“吕捕头,你会写字吗?”

“会的,怎么了?”

“有带笔墨吗?”

“未曾携带。”

“小的村里有,我这就让人送来。”

“让衙役去拿吧,我们先进去。”说罢,唐传浦撕开了门上的封条走了进去。

这是一个小院子,拢共就两间平方,唐传浦走到其中一间房间内,仔细地看了一圈,房间里有一个土灶,土灶边上摆着一个水缸,缸里还有半缸水。在土灶的另一边,是个碗橱,已经是十分破旧了,橱里只有几副碗筷,看样子这个男人平时是一个人居住。

唐传浦走了一圈,找了找有没有什么暗格,能做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收到了价值不菲的报酬,见他家中仍是如此破旧,想来收到的报酬尚未来得及使用,一定是藏了起来。

吕捕头和村长跟在了唐传浦后面

“唐公子,你在找什么?”

“找找有没有什么暗格,暗室之类的地方。”

“这种房子,暗室不太可能有,暗格倒是说不定,村长,你是否知道他家有没有什么暗格。”

“这位官爷,狗娃他父母死的早,一直是一个人生活的,平时与村里人来往也不多,我实在是不知道啊。”

唐传浦摇了摇手说道:“自是暗格,那旁的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这位公子说的是啊。”村长擦了擦额头,县里的云月涧被烧了,还烧死了两个人,嫌犯居然是自己村里的人,村长头也是很疼。

“吕捕头,有没有看到他穿的鞋子?”

“鞋子?”吕捕头一下子想到了什么,“我们抓到他的时候,他穿着草鞋,但我们在现场拓印的鞋印,没有一双是草鞋的。”

“找找看,有没有别的鞋子。”

说罢,吕捕头和唐传浦在屋子里翻找起来。

终于,吕捕头在卧室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双布鞋,鞋底还有泥渍,除此以外,没有再找到别的鞋子。

吕捕头将鞋子拿在手里,仔细的看着鞋底的纹路,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是了,是了,是这双鞋,这鞋底花纹,我有印象,在五组鞋印中,有这么一组就是这样的鞋印,而且是鞋印较深的两组鞋印中的一组,看样子他是拿火油的两个人中的一个。”

唐传浦接过鞋子,仔细看了一下鞋底的花纹,确实与现场的一组鞋印相似,但是否为同一鞋印,还要拿回去再做比对。

“唐公子,这样便不怕他不开口了。”

“再找找,既然要把案件破了,就要把案件办成铁案!”

回到外屋的唐传浦突然看到在水缸边上的一个水瓢,他走过去摸了一下水瓢,很滑。

唐传浦拿起水瓢闻了闻,水瓢上仍有淡淡的火油味道,虽然经过清洗,但显然,这个狗娃没有认真的洗过。

唐传浦拿着水瓢交给了吕捕头,“你闻一下。”

“火油,是火油的味道!”

“再找找,既然能找到一个证据,就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屋子里看完了,唐传浦又走到屋外,这时,堆在屋外的柴火堆映入了唐传浦的眼前,除了平时劈的木头,捡拾的树枝,枯萎的秸秆,还有一根长方形的木片倒在了柴堆边上。

唐传浦将这块木片拿在手上,这块木片整体呈长方形条状,长方形的一头比较圆润,另外的一头相对毛糙,像是某样东西的组成部件,同时这根木片上火油的味道更浓了点。

“这,怕不是装火油的桶的一部分吧。”

“应该是的。”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三个证据,足够认定他的罪名了。”

“但是,我还有一点没有想明白,我与他并不相识,他犯不着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纵火烧了云月涧,想必一定是有人买凶纵火,而且看他住的房子,想必并不是能买得起两大桶火油的人,我们找到这些证据,足可以说明此人平日生活节俭,那既然是买凶纵火,那钱呢?他父母双亡,孤身一人,这钱也不会给别人去了。”

“说不定,他在外面有个相好,钱都在相好那里了。”

“如果有相好,案发后,他为什么不躲在相好家中,反而呆在自己家里,等着被你们找上门来,这说不通。”

吕捕头点了点头,觉得唐传浦说的很有道理。

“村长,这狗娃除了这个房子,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没了,狗娃平日里,就一个人住在这,就像这位公子所说,狗娃平日里就是一个很节俭的人。”

唐传浦在院子里又看了一圈,没有梯子,地上也没有痕迹,也没有方便爬上房顶的地方,屋内房梁上,也安排衙役搜查了一下,没发现任何东西。

“村长,我想看看狗娃父母的坟。”

“你是怀疑?”吕捕头问道。

“是的。”

“我带你们去,坟地就在村头不远处,我们村死了人都葬在那里。”

一行人来到村外的坟地里,找到了狗娃父母的坟墓。

“这土,是刚翻新过的。”吕捕头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所在。

“把这坟掘了。”

两名衙役找来了工具,把狗娃父母的坟挖开了,在棺材边上,发现了一个布兜,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两个银闪闪的银锭。

两名衙役将银锭交到吕捕头手上。

“是官锭,每个五十两,一共是一百两银子,这下连贼赃都找到了。”

“看样子,这下证据齐全了。”

“那我们回去吧。”

“等一下,我们把现场的情况记录一下。”

回到狗娃的房子里,唐传浦让村长拿来了笔墨,按照搜查的情况,将现场发现证物的具体位置都记录了下来。

在最后面,吕捕头,衙役和村长都签上了名字,捺了指印。

成了,现场笔录,这下证据齐全,不信他不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