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肯尼迪机场,林牧之拖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行李箱,站在入境大厅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冷风夹杂着一丝汽油味扑面而来,纽约的空气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电影里那种浪漫的味道,反而混合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快节奏的焦躁感。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旧款iPhone,屏幕上显示着微信家族群里母亲的最新消息:“牧之,到了吗?找个安全的地方住,别乱跑。”
“知道了。”他快速敲下回复,抬头环顾四周,发现接机的人群已经散得差不多了,而自己的未来,似乎也和这座陌生的城市一样,充满未知。
他翻出提前查好的地铁线路图,准备搭乘机场快线去唐人街。家里本来愿意多给点钱,让他住学校附近的学生公寓,但他坚持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唐人街的地下室虽然听着不怎么样,但胜在便宜,离打工的地方也近。
地铁初体验,现实第一击。
拖着行李进地铁站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事情不妙了。
纽约的地铁系统,号称全世界最复杂的地下迷宫,站台上充满了五花八门的人,混杂着街头艺人的萨克斯风、情侣吵架的声音,还有几个睡倒在长椅上的流浪汉。林牧之皱了皱眉,拖着行李上了列车。
“Excuse me, sir?”
一个蓬头垢面的黑人大叔突然靠近,嘴里咕哝着什么,伸出一只脏兮兮的手。林牧之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刚想说“不好意思”,就见旁边一个穿着厚外套的白人姑娘熟练地把几枚硬币扔进大叔手里,像是完成了一件例行公事。
“Welcome to New York.”姑娘耸耸肩,对着他笑了笑。
林牧之点点头,强装镇定,心里却涌起一丝不安。他以前也听说过纽约地铁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但亲身体验才发现,比他想象得更冲击——这里的贫富差距、文化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随意,都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列车晃晃悠悠地驶向下城,他靠在车厢门口,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夜景。高楼大厦灯火通明,远方的时代广场依旧灯红酒绿,仿佛另一个世界。
这座城市,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
他还不知道,但他的故事,已经开始了。
出了地铁站,已是凌晨一点,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垃圾味和餐馆后巷飘来的油烟气息。林牧之拖着行李,沿着东百老汇街往前走,街上的霓虹灯牌大多已经熄灭,只有几家24小时营业的奶茶店和便利店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他的目的地是一间月租600美元的地下室,房东是个福建老乡,之前在微信上简单聊过,说是“条件不错”。但当他站在那栋陈旧的红砖楼前,看着门口堆积的黑色垃圾袋,还有从阴影处传来的几声猫叫,心里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你来了啊?”
一道熟悉的乡音响起,一个穿着背心短裤、脚踩人字拖的中年男人从门口探出头,手里还夹着根烟。正是他的房东——老吴。
“快进来吧,冷死了。”
林牧之拎着行李走进楼道,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老吴领着他下了几级台阶,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铁门:“你的房间就在这里。”
林牧之定睛一看,顿时有些无语。
所谓的“房间”,不过是地下室里用木板隔出来的一小块空间,勉强塞得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塑料衣柜。天花板上裸露的水管时不时滴着水,墙角摆着一台嗡嗡作响的电暖气,整个空间低矮逼仄,让他有种住进储藏室的感觉。
“环境可能没你家里好,但习惯就好了。”老吴笑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想省点钱,别开暖气,电费贵得很。”
林牧之强行挤出一个笑:“还行,还行。”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有心理准备,毕竟来之前就在YouTube上看过无数关于纽约地下室的吐槽视频,但真正站在这里,还是有种强烈的落差感。
这就是他的新生活?
现实的第一课:省钱才是王道。
安顿好后,林牧之本想去洗个热水澡,但走进公用浴室时,发现淋浴间的帘子破了一个大洞,墙上还有几片发黑的霉斑。他皱了皱眉,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走了进去,快速冲了一把。
热水不算充足,但至少能勉强凑合。
他洗完回房,掀开被子钻进去,刚想闭眼睡觉,头顶的水管突然传来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有老鼠在爬。他盯着天花板看了半晌,最终叹了口气,拉过被子蒙住头,强迫自己睡着。
“没关系,熬过这一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在心里默念。
纽约,梦的起点?
他不确定。但至少,他已经踏上了这条路,没办法回头了。
找工作,现实比想象更骨感。
早晨七点,林牧之被楼上住户的脚步声吵醒,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翻开手机,看了看自己前一天在华人求职群里发的“求职”信息,依旧没人回复。
“找个活怎么这么难?”他嘀咕了一句,抓起床头的泡面盒子,随手扔进角落的垃圾桶。
来纽约之前,他幻想过自己可以找一份轻松又体面的兼职,比如咖啡店、书店,甚至是服装店的店员,但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第一,他的英语虽然能听懂个七七八八,但一开口就暴露了不熟练的问题,想进老外的店上班?几乎不可能。
第二,华人圈的工作不是没得选,但大多数都又累又脏,比如洗碗工、外卖员、搬运工,待遇低、工时长,还时常拖欠工资。
第三,纽约的物价贵得离谱,他带来的钱根本撑不了多久,必须尽快找到收入来源。
他站起身,随便套上件T恤和外套,拎着一瓶水出门,准备去唐人街碰碰运气。
误打误撞进了日料店!
走了几条街,林牧之已经走得腿酸,正准备放弃时,忽然看到一间日料店门口贴着一张打印纸:“招聘学徒,包吃住。”
他心里一动,抬头打量了一下店面。
这是一家小型寿司店,玻璃门上贴着几张旧海报,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的吧台,几个师傅正熟练地捏着寿司,客人寥寥无几。
“要不试试?”他心想,反正也没别的选择了。
推门进去后,一个穿着厨师服的中年男人瞥了他一眼,语气不咸不淡:“干什么?”
“我看到外面写着招学徒……”
男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没说话,转身朝后厨喊了一声:“老板,有人来应聘。”
几秒钟后,一个瘦瘦高高的日本男人从后厨走出来,摘下口罩,露出一张刻板又严肃的脸:“你有经验吗?”
“呃……没有。”
“那你会切菜吗?”
“会一点。”
“洗过碗吗?”
“……洗过。”
老板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
“我们这里不轻松,工资不高,试用期800,一个月后看表现。包吃住,但宿舍很挤。你要做的话,今天就可以开始。”
林牧之愣了一下,他原本还想着要怎么说服对方,没想到对方直接就让他上岗了?
“行!”他立刻点头,生怕对方反悔。
厨房,残酷新手村。
十分钟后,林牧之换上了店里提供的工作服,正式走进后厨,开始他的第一天打工生活。
第一项任务——洗米。
“米要洗三遍,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随便。”一个年轻的寿司师傅丢给他一袋大米,语气敷衍地交代了一句。
林牧之点点头,把米倒进盆里,开始搓洗。刚洗到一半,那个师傅扫了一眼,皱眉道:“你洗得太重了,米都会碎的!”
“啊?”
“重洗。”
林牧之心里有点不爽,但还是忍住,把米倒掉,重新来过。这次他尽量轻柔,生怕再被骂。结果师傅又走过来看了一眼,摇头道:“太轻了,洗不干净。”
林牧之:“……”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里的烦躁感,默默地继续调整手法。
这还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先是切菜切到手酸,接着又被派去清理鱼骨头,腥味熏得他差点吐出来。午市高峰期一到,整个厨房忙得跟打仗一样,他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喂,新来的,别挡路!”
“快点,寿司饭不够了!”
“垃圾赶紧倒,不然老板要发火了!”
林牧之一边手忙脚乱地应付,一边心里狂骂:“妈的,这活也太累了吧!”
但他没喊累,也没退缩。
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
中午过后,厨房终于消停了一点。林牧之趁着空闲时间靠在墙边喘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湿透了。
“喂,新来的。”
他抬头,发现刚才一直在指挥他的那个寿司师傅站在一旁,递给他一瓶水。
“谢了。”林牧之接过,咕噜咕噜地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才稍微缓解了他干涸的嗓子。
“第一天还行吧?”师傅笑了笑,点燃一根烟,靠在门框上。
“行个屁,累死了。”林牧之没忍住抱怨了一句,发现对方没生气,才放松了点。
“习惯就好。”师傅吐出一口烟,慢悠悠地说,“你以为做寿司是轻松活?我们这些人,每天站十个小时,手不能抖,刀不能歪,饭的温度要刚刚好,鱼的切法要精准,客人要的是一口入口即化的完美体验,容不得半点马虎。”
林牧之咂咂嘴:“听着挺高大上,但说到底,不还是个伺候人的活?”
师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算你说对了一半。”
林牧之靠着墙,看着对方熟练地弹了弹烟灰,忽然问道:“你干这行多久了?”
“八年。”
“八年?那你是师傅了吧?”
“算是吧。”师傅耸耸肩,“但跟那些真正的日本寿司大师比,还差远了。”
林牧之沉默了一下,忽然问道:“你后悔吗?”
师傅愣了片刻,笑着摇摇头:“不后悔啊,我每天做的东西能让人开心,能填饱肚子,能换钱,挺好的。”
林牧之低头想了想,没再说话。
第一天的结束:累成狗,但活下来了。
傍晚六点,晚市开始,厨房再次陷入战斗模式。
林牧之继续在后厨忙活,洗米、切菜、准备食材,甚至还被叫去端盘子。等到晚上十点,店里终于打烊,他脱下围裙,整个人瘫坐在后厨的椅子上,感觉手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喂,新来的,今天算不错了。”
寿司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递给他一盒店里剩下的寿司,“吃吧,店里规矩,新人第一天收工有一份免费晚餐。”
林牧之接过来,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摆着几块金枪鱼寿司、三文鱼寿司,还有一卷加州卷,虽然有点散,但看起来相当诱人。
他拿起一块三文鱼寿司,一口咬下去,鱼肉的鲜甜在舌尖化开,饭的温度刚刚好,醋的酸度恰到好处。
他咀嚼着,忽然有点恍惚。
“或许,这也没那么糟?”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纽约的夜灯依旧璀璨。
今天,他在这座城市活下来了。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