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越缦日记感赋

卌年心力此中殚,等子称来字字安。

岂许刚肠容芥恶,为培美意结花欢。

史评经证翻新义,国故乡闻荟大观。

名士当时亦如鲫,独推此老最神完。

赏析:

此诗写于1919年7月,录自《蔡元培全集》第三卷。越缦堂日记,清代文学家李慈铭著,正编与补编共六十四册。系按日记述的读书札记,始于1853年,内容涉及百家及时事,至1889年成书,前后将近四十年。1894年冬,蔡元培在李慈铭京寓中任塾师。同年李病故,蔡为他整理《越缦堂日记》,并于1920年出版。作者读《越缦堂日记》有感而赋此诗。

首联言成书不易。卌(xì),四十。殚(dān),竭尽,如殚精竭虑。等子,衡器名,一种称量黄金、珍珠或珍贵药材的小秤。诗句意谓,作者四十年来于此中竭尽心力,像用等子称过一样字字珠玑。

颔联言其人品格。刚肠,刚直心肠。芥恶,微小的罪恶。芥本指小草,可引申为微小纤细的事物。诗句意谓,岂许刚直的心肠容忍小恶(实为刚肠嫉恶),为培养美意而与花卉结欢。

颈联言其书卓具特色。国故,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乡闻,乡间的传闻。大观,壮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诗句意谓,评价史书论证经籍能够翻出新意,整理国故记载乡闻会集起来颇为壮观。

尾联再赞此老神完。亦如鲫,由成语“过江之鲫”化出,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人称“过江名士多于鲫”,后用以形容多而且纷乱,亦有赶时髦的人很多之意。神完,精神完美。诗句意谓,当时名士亦如过江之鲫,独推此老(李慈铭)最为精神完美。

作者读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后有感而赋此诗,对于其人其书均给予高度评价。结句“独推此老最神完”,可谓点睛之笔。《蔡元培全集》原为“先生多病转神完”,应据蔡元培手稿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