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当代四川多民族作家文学成果丰硕,以汉语创作为主,以汉、彝、藏、羌四个民族作家为主。

四个民族作家文学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汉族,分布在四川全境,主要活动于川西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其发展步伐与国内汉语文学基本同步。彝族,主要分布于凉山州,其发展依托汉语文学,以诗歌写作为主,目前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官方、学院、民间三种。藏族,主要活动于甘孜阿坝两州,其发展分甘孜、阿坝两种模式。甘孜的藏族以汉语文学起步,依靠康巴作家群品牌推广进行作品推出。阿坝的藏族和羌族一起,早期创造了个体传播的奇迹,目前主要依靠官方和民族结群的方式进行作家培养和作品输出。

在审美理想及表现上,在民族身份及意识上,各民族作家又有所不同。

本书择取四个民族作家文学,进入其主要活动场所进行考察,发现其不同的发展模式,呈现其不同的审美样态。累积成书,希冀为四川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乃至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