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王韦新政”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癸巳(二十三日),德宗崩,丙申,太子即位,是为顺宗。顺宗即位,即以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不久改中书侍郎、平章事),以王伾为左散骑常侍、依前待诏翰林(不久为翰林学士),以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不久改盐铁副使,再改户部侍郎,仍兼盐铁副使,但去学士之职)。凡王韦集团中人,职位皆有大幅度升迁。并大力实施他们的所谓“改革”或“新政”。据《顺宗实录》《旧唐书·顺宗纪》《资治通鉴》,可以统计出自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至八月退位为太上皇,所施行的新政,约有六事:

其一,二月六日,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棋诸待诏三十二人(一说四十二人);其二,二月二十一日,谴责京兆尹李实“残暴掊敛之罪”,远贬为通州长史;其三,二月二十四日,罢宫市、罢五坊小儿;其四,二月二十五日,罢盐铁使额外进献;其五,三月一日,出宫女三百人,又出掖庭教坊女乐六百人,召其亲属归之;其六,三月二日,下诏追还德宗时被贬的名臣忠州别驾陆贽、郴州别驾郑余庆、道州刺史阳城等,然陆贽、阳城未及闻诏已卒于贬所。

以上,除第一项是王叔文“以棋待诏,既用事,恶其与己侪类相乱,罢之”[17]外,其他各项还是大得人心的,故《顺宗实录》在如实记载这些措施后数用“人情大悦”称赞之。京兆尹李实强征暴敛,贬通州长史时,《实录》曰:“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18]

真正称得上是王韦“新政”的,是王叔文尝欲夺宦者兵权,即神策军权力,而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兼之,以自己阵营中人韩泰为行军司马。王叔文的计划为宦者俱文珍识破,未能得逞。宦官执掌神策军,为中唐以后军政大弊端,王叔文谋夺宦者兵,为力主王叔文永贞实行“革新”的史学家们最为欣赏的证据。但也另有识见卓异的史学家指出:“神策军则系中央拥有的强大野战部队,为唐室所倚仗的可靠武力,此所以不敢轻易交付职业军人而必由天子的代理人宦官来统率。”[19]笔者甚表同意。可详参黄永年先生的《文史探微》有关篇章。德宗朝,节镇兵数次哗变,闹得天翻地覆,唐室几乎崩溃: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哗变,拥立原幽州节度使朱泚叛唐、称帝,德宗弃宗庙,亡奉天;次年(兴元元年),河中尹李怀光又叛,德宗走梁州。职业军人之不可靠,可见一斑。范希朝将军或可称忠心,范之后的继任者呢?宦者掌兵权,在宫中甚至可以随意拥、废皇帝,但宦者无论怎样绝对不会自立为帝。这一点,中唐以后的皇帝都是明白的。神策军大权,宁可付予家奴,也不可交付军人。

封建社会,新皇帝初即位,大率都有几项新措施以安天下。姑以德宗即位之初颁行的命令为例:一,罢山南枇杷、江南柑橘岁贡,罢剑南岁贡春酒十斛;二,停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三,五坊鹰犬皆放之;四,出宫女百余人;五,兵部侍郎黎干害若豺狼,特进刘忠翼掩义隐贼,并除名长流,俱赐死;六,天下进献并停。乙未,扬州每年贡端午日江心所铸镜,幽州贡麝香,皆罢之。以上,皆发生在德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即位至六月间,可也算得“新政”或“革新”?前所称黄永年先生《文史探微》中一篇题为“所谓‘永贞革新’”中有一段云:“放宫女的事情,除众所周知的唐太宗曾把‘怨女三千放出宫’外,打开《册府元龟》可看到‘帝王部·仁慈’里还记载了不少。在唐朝高宗、睿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都放出过,其中收拾王叔文集团的宪宗在元和八年就‘出宫人二百车,许人得娶以为妻’,这在人数上也未必少于顺宗。至于赋税,在封建社会里本是经常减免的,查一下《册府元龟》‘邦计部·蠲复’,就知道在唐代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下诏减免过,光宪宗一朝就有二十二次之多。如果这都算‘革新’,那历史上的革新人物也就未免太多了。”[20]读罢这一段文字,曾经喧嚣一时,至今仍不时出现在刊物、教科书上的所谓“永贞革新”,不就像肥皂泡一样轻轻一戳破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