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习武如何带兵打仗
- 我怎么穿越成儿皇帝儿子了
- 作家5O2npz
- 3543字
- 2025-04-10 00:19:16
直到被这批阅不尽的奏章淹没后,石磊不禁感叹起那些勤政的君主,太自律了。”批不完的折子,打不完的仗,这皇帝做得比高考还认真!”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眶,望着满地竹简,突然想起昨夜梦到的场景——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时,背后是猎猎作响的旌旗,身前是黑压压的匈奴尸首,而自己此刻却像只被困在竹笼里的雀儿天天只上个朝,批个奏章也太无趣了,总得找点其他事做,不然太枯燥了。
石磊不想只做个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人。他想真正的领兵打仗,甚至达到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高度,只有那样,他这个儿皇帝的儿子才能消除耻辱名垂千史。尽管石磊是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实主义者,但拥有民族英雄的称号还是挺诱人的。
“来人,宣朕的武术教头!”
教头来后躬身问道:”不知陛下想学些什么”
“作为统帅需要学什么,我就学什么”石磊面色坚毅
教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单膝跪地拱手道:”陛下志向高远,实乃社稷之幸。然武学之道如逆水行舟,需先立根基,可以先从骑马开始。”
“好那就先学习骑马吧
石磊第一次跨上马背时,教头站在一旁,手中握着根柳条:”陛下,骑马的第一课是学会与马对话。”
“马也会说话?”石磊正要上马,却被战马突然喷出的鼻息吓得退了半步。教头笑道:”它的意思是——您太紧张了。”
石磊深吸一口气,踩上马镫,却在跨上马背时失去了平衡,整个人向右侧滑去。幸亏教头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腰带,将人稳在鞍上。”陛下,骑马时重心要落在脚蹬,不是屁股!”教头的手掌还未来得及松开,战马突然扬蹄,石磊死死攥住鬃毛,整个人被颠得脸色发白。
“吁!”石磊惊呼中死死夹紧马腹,战马却愈发狂奔起来。教头策马跟在后面,扯着嗓子喊:”放松双腿!您越紧张,马越觉得您是威胁!”
石磊从马背上滚下来时,衣襟已沾满草屑。教头扔来块鹿皮:”边关的马比这匹烈十倍,您若连摔跤都怕,更烈的马将如何驯服?。”
“那如何才能不摔?”石磊揉着发麻的屁股,”这马跟癫子似的,怎么跟它稳住它?”
教头牵来一匹温顺的枣红马:”陛下先从慢走开始。记住,马背不是椅子,您得用脚蹬和大腿听它的节奏。”石磊再次上马,战马起步时,他的身体仍像筛糠般晃动。
“闭眼!”教头突然喝道,”感受马腹的起伏,像波浪一样。”石磊闭上眼,果然发现马背的律动变得规律起来。他尝试随着马步微微起伏,身体竟渐渐稳住了。
“现在睁眼。”教头的声音带着笑意,”您看,马在与您共舞呢。”
当石磊能稳坐马背时,教头开始教他控马。”缰绳是马的舌头,”教头将马缰递给石磊,”拉得太紧它会反抗,太松又不听您的话。”
石磊轻轻一扯缰绳,战马却纹丝不动。教头拍了拍马颈:”您得给它点奖励。”石磊依言松开缰绳,战马突然向前一蹿,他险些再次摔下。
“驾——”教头示范着轻抖缰绳,战马小跑起来。石磊学着他的样子,却用力过猛,战马突然人立而起!他死死攥住鬃毛,教头及时扶住马鞍:”您这是在跟它比力气!控马要像流水,该紧时紧,该松时松。”
两个时辰过去了,石磊逐渐掌握了慢走和小跑。
“陛下您真是天赋异禀”教头赞叹道
“哈哈,多谢夸奖”石磊摸了摸头,他总感觉骑马和学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大一时他科目一到科目四都是一遍过。
接着教头将石磊带到了靶场,进行今天的第二个项目,射箭
石磊站在靶场中央,教头将一张桦木弓递到他手中。弓身泛着冷光,弓弦紧绷得仿佛一触即发。”陛下,射箭的第一步是学会沉住气。”教头拍了拍弓背,您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弓箭融为一体
石磊握紧弓柄,虎口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弓弦的麻绳材质割得生疼。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拉开弓弦,却发现手臂颤抖得厉害,根本无法将箭搭上弦。
“放松!”教头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弓不是敌人,是手臂的延伸。”他将石磊的手掌轻轻按在弓柄上,”手指要像握住婴儿的手,既平稳又温柔。”
石磊再次尝试,这次弓弦终于被拉开了一点,但箭矢却从弦上滑落,掉在地上。教头捡起箭,箭羽上沾着石磊的血迹——弓弦割破了他的拇指。
“陛下,您太用力了。”教头从怀中掏出块鹿皮,轻轻擦拭石磊的手指,”射箭不是比力气,是比节奏。”
教头让石磊闭上眼睛,感受弓弦的弹性。”想象弓是条河,您的手臂是桥,箭要顺着河流游出去。”石磊按照教头的指示,深吸一口气,弓弦竟奇迹般地被拉开了一半。他缓缓松手,箭矢擦着靶子边缘飞过。
“您做到了!”教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弓是帮您说话的,不是让您跟它打架。”
石磊终于能拉开弓弦,但箭矢总是偏左或偏右。教头在靶子旁插了支点燃的火把:”陛下,学会让箭尖与火苗重合,您才能射中目标。”
石磊搭箭开弓,火光在箭尖前晃动,他的手开始发抖。箭矢射出时,火把的火星溅了他一脸。”陛下,您在跟火苗打架!”教头突然松开弓弦,箭矢”嗖”地一声正中火苗。
“您看,”教头指着靶子,”箭要像呼吸一样自然,火苗是箭的影子,您只需让它安静下来。”
教头用黑布蒙住石磊的左眼,只留右眼瞄准:”射箭时,只用一只眼看世界。”石磊尝试着,发现靶心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射出的箭终于开始靠近红心。
“记住,”教头的声音带着笑意,”箭在弦上时,整个世界都该安静下来。”
射中几次后,石磊早已精疲力竭,得亏这是不是自己的身体,挺壮实的。就石磊本身那肥宅样,估计连弓都拉不开。
石磊放下弓箭,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教头赵文远也跟着坐下,从腰间摸出个陶罐,递给石磊:”喝点水,这井水冰得牙疼。”
石磊接过陶罐,水凉得他激灵一下,却也清醒了许多。他望着靶子上插满的箭,突然笑道:”赵教头,您当年在幽州时,也这么练箭吗?”
赵文远笑了笑,露出两颗被弓弦勒出的茧子:”陛下若见过幽州的冬夜,定不会问这蠢话。”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柴,”边关的雪能埋到马鞍,弓弦冻得像铁条。我当年就是靠嚼雪止渴,才没被渴死。”
石磊被火星烫得缩了缩脖子,突然发现赵文远的箭囊里插着支骨雕箭头:”这箭头……是契丹人的?”
赵文远眼神一黯,却还是抽出箭:”开运三年,我在雁门关中了埋伏。这箭头是契丹万户的,他死前还冲我笑呢。”他把箭递给石磊
石磊接过箭,骨雕的纹路在火光下泛着幽蓝。
石磊来到演武场,教头赵文远将一把木刀递到他手中。刀身虽轻,但石磊握在手中却感觉格外沉重,仿佛这把刀承载着千钧之力。
“陛下,握刀的第一步是学会平衡。”赵文远拍了拍刀柄,”刀是手臂的延伸,您若用力过猛,就会失衡。”
石磊握紧刀柄,虎口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刀柄的木纹割得生疼。他试图挥刀,却发现手臂颤抖得厉害,根本无法保持刀身平稳。
“放松!”赵文远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刀不是敌人,是手臂的延伸。”他将石磊的手掌轻轻按在刀柄上,”手指要像握住婴儿的手,既有力又温柔。”
石磊再次尝试,这次刀身终于能平稳地挥动,但动作却显得僵硬而不自然。赵文远示范了一次基本的劈砍动作,刀光如水,动作流畅自然。石磊试图模仿,但刀身却在空中划出一道歪斜的弧线。
“您太用力了。”赵文远指出问题所在,”刀法讲究的是顺势而为,不是蛮力。
赵文远让石磊闭上眼睛,感受刀身的重量。”想象刀是条河,您的手臂是桥,刀要顺着河流流出去。”石磊按照教头的指示,深吸一口气,刀身竟奇迹般地变得轻盈起来。他缓缓挥刀,刀光划出一道平滑的弧线。
“您做到了!”赵文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磊终于能平稳地挥动木刀,但动作仍然显得生硬,刀法缺乏连贯性。赵文远在沙地上画出几个基本的刀法轨迹:”陛下,刀法讲究的是连贯与节奏,每一招都需与下一招衔接自然。”
石磊尝试按照轨迹练习,但每次到转折处,刀身总会突然停滞,动作显得笨拙。赵文远示范了一次连贯的刀法,刀光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
“陛下,您在用力过猛。”赵文远指出问题所在,”刀法如同写字,用力过猛则字迹生硬,用力得当则行云如流水。”
赵文远将刀法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让石磊逐一练习。”先从最简单的劈砍开始,感受刀身的重量和轨迹。”石磊按照教头的指示,缓慢地重复劈砍动作,逐渐找到刀身的重心和挥动的节奏。
“现在尝试连贯动作。”赵文远在旁指导,石磊逐渐能将几个动作连贯起来,刀法开始变得流畅。
当石磊能熟练掌握基本刀法后,赵文远开始加入步伐移动:”战场之上,敌人不会站着不动,您要学会在移动中保持刀法的连贯。”
石磊尝试在移动中挥刀,但步伐的移动让他失去了平衡,刀法也变得凌乱。赵文远示范了一次移动中的刀法,步伐稳健,刀光如影随形。
“陛下,您在移动时失去了重心。”赵文远指出问题所在,”步伐移动时,重心要稳,刀法才能随之而动。”
赵文远设计了一些步伐训练,让石磊在移动中保持平衡。”先从简单的步伐开始,感受重心的转移。”石磊按照教头的指示,缓慢地移动步伐,逐渐找到重心的平衡点。
练了一阵子,“啊呀”石磊一屁股坐到地上,他感觉自己的胳膊已然麻木,全身上下都在诉说着疲惫
“赵教头,明天再练吧,我扛不住了”
赵文远看了看快要落下的夕阳,“陛下今日确实劳累,所练动作皆为精华,望陛下牢记,臣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