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本书拟构建一个三级指标体系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评估。

一 一级指标

本书的综合国力主要是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特点提出的,在选择基本指标时,倾向于关注国家的发展潜力,所以一级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力”和一个“环境”,分别为基础国力、消费能力、贸易能力、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

图Ⅰ-1-1 “一带一路”国家综合国力一级指标

二 二级指标

在基础国力(A)中,本书设置了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资源禀赋(A1)、人口状况(A2)、教育水平(A3)和基础设施(A4)。

在消费能力(B)中,本书设置了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消费总量(B1)和消费结构(B2)。

在贸易能力(C)中,本书设置了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进口能力(C1)和出口能力(C2)。

在创新能力(D)中,本书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创新人才(D1)、研发投入(D2)和创新成果(D3)。

在营商环境(E)中,本书设置了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制度环境(E1)、投资安全(E2)、外商政策(E3)和公共服务(E4)。

三 三级指标

本书的三级指标共有139个,具体如表Ⅰ-1-1所示。

表Ⅰ-1-1 “一带一路”国家综合国力指标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在图Ⅰ-1-2中我们看到,斯里兰卡的综合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43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98名。2019年,斯里兰卡的人口总数是2170万人,人均GDP为4067.9美元,失业率为4.4%,基尼系数为39.8,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为52.9%。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间,FDI流入占GDP的比重为1.3%,在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GDP增长率为4.8%。[3]

图Ⅰ-1-2 斯里兰卡的综合国力排名(名)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所得。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茶叶、橡胶和椰子是其农业经济收入的三大支柱,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斯里兰卡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基础薄弱,由于资源匮乏,大量工业原材料需从国外进口,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尚未形成,几乎无重工业。目前主要有建筑业、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烟草、化工、石油、橡胶、塑料、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业及采矿采石业等。其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酒店、餐饮业、物流、仓储、信息及通信业、旅游业、金融服务、房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社会与个人服务。主要矿产是宝石和石墨,此外还有钛铁、磷灰石等。斯里兰卡政府十分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严格限制矿产资源开采。

图Ⅰ-1-3为我们展现了五大分指标的排名顺序。从图Ⅰ-1-3中,我们可以发现,斯里兰卡的基础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49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89名。斯里兰卡的消费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30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58名。斯里兰卡的贸易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59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3名。斯里兰卡的创新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46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84名。斯里兰卡的营商环境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排第40名,在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70名。

图Ⅰ-1-3 斯里兰卡综合国力一级指标排名(名)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