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最后的屏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庾湘然看着面前这个看似十分单纯而内外不知何为的年轻人。

“勋谨遵都尉教诲。”邵勋行礼。

“唔……来在饮碗茶?”庾湘然邀请道。

这其实是他委婉的劝退方式,因为他内心里觉得如果事情的真相真如邵勋所说,那他肯定是会愧疚的。

所以在交谈中要委婉一些,他也想自己再琢磨琢磨。

冤枉一个有大志向的年轻人,那是他的罪过啊!

只是邵勋居然真的坐了下来,然后把庾都尉递过来的茶一饮而尽。

“额……”

“怎么了,都尉?”邵勋似是不解问道。

“量宏若海!”

庾澄庆稳了稳心境,继续更直白一些道,“汝尚有他事欲言否?”

邵勋其实想旁敲侧击一下究竟是谁在告他的状,

不过喝完茶后,他又想了想,其实他压根就没有做过什么要保密的要求,说不定是隔壁队的人看到后举报的呢?

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邵勋便又站了起来,说道,“”没了,卑职告退。”

但就在他刚要退出大帐时,却又有一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来者快速闯入大帐,膝盖重重磕在地上,溅起细小尘屑:“报……报都尉!”

刚说到这,他就发现了邵勋站立的身影。

咦,这人是谁?

然后果断改口,“都尉,紧急军情!”

庾湘然正想给邵勋一个出去的眼神,然后又开始思考这样会不会伤人心。

就在他短暂犹豫,然后准备开口时,邵勋已经从大帐里消失。

紧急军情自然不是自己能听到的。

邵勋还不至于如此狂妄。

看到大帐里没有了闲杂人等。

庾湘然将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亲信,

道,“发生了什么?”

斥候吞了吞唾沫润完嗓子后连忙说道,

“豆大将军平叛固道氐人,大胜,氐首魏天王(非人名)北逃,大将军让我等在防线内实施拦截!”

庾湘然立马去看地图,

今年年初,氐族人聚众固道作乱,朝廷令左武卫大将军豆卢宁率军平叛,历时将近一年总算是功成了。

只是氐族人的魏天王居然会逃出来……

庾湘然眼神中冷意弥漫。

如他的弟弟庾澄庆所言,他是一个极致的“平等主义者”,此时此刻,他不禁开始思索氐族人为什么没有被朝廷全歼。

豆卢宁……

庾都尉脑海里闪过有关于这位“名将”的信息,

年少时曾跟随“天王横扫北境”,天王逝去,后来继续为国死战,若干年来无数次平叛氐族,羌人,匈奴人, 羯,羯,丁零,稽胡分支……

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如今深得陛下看重,虽位高权重,但为人谦逊,礼贤下士,从不以权势骄人。

他对家族子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才能。

这么看来,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将”啊!

可是……他是鲜卑人啊!

庾湘然眼中冷冽。

对于外族人,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为什么他一直平叛?

还不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平叛到底,

若是尽心尽力,怎会接连有人造反。

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庾湘然继续看地图,

指尖时而重重按在地图上,时而轻轻举起,

固道至银城一线的山川脉络在他眼睛里似乎泛着阴影。

固道地处陇右要冲,南北群山如两臂合围,将狭长的谷地夹在中央,青泥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既是滋养沃土的血脉,也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此地历来是氐、羌等部族往来的咽喉要道,控制了固道,便等于扼住了陇右通往巴蜀的交通命脉。

而银城县则是这道防线的关键锁钥。

城池建在青泥河与黑水河交汇处,三面环水,仅东侧一条黄土驿道与外界相连。

城墙以夯土混合铁砂筑成,历经百年战火仍坚不可摧!(夸张),城门处的瓮城如巨兽之口大张,一旦落下闸门,内外城之间的狭长地带便会沦为氐族人插翅难逃的屠场。

城外起伏的丘陵间,深堑与木栅暗垒借着地势层层交叠,他庾湘然的军就驻扎在这里。

一旦氐首魏天王突破固道防线,银城县便是拦截其北逃的最后一道屏障,若让他从此处遁入北山密林,与散居的氐族余部汇合,日后再想围剿,便如大海捞针。

“传令下去,“庾湘然的声音冷得如同结霜的铁器,“银城县守军即刻进入战备,所有鹿角拒马沿河岸布设,征调民夫连夜在驿道上挖掘陷马坑。

再派快马通知北山各寨,封锁所有山道隘口,胆敢私放魏天王者,立斩不饶,夷灭其族!”

“是!”刚休息没多久的传令兵火速执行下一个任务。

他一点都不觉得累?

甚至于是很兴奋。

距离上一次杀敌……多久来着?

有点记不清了啊。

传令兵走后,庾湘然紧紧盯着地图,眉头紧锁。

对于能不能拦截住这一波溃逃的叛徒,其实他也没把握。

倒不是说对自己手下的士卒不放心,他手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兵,

不足一年的新人占比还是很少的,

这就意味着最起码的战斗力可以得到保障。

他所担忧的是,

若是这群胆敢犯上作乱的氐族人都在路上死绝了,被沿途守将一路追击,到他的防线时,就只剩下了大小猫三两只,甚至于就剩氐首一人的话……那他如何去防?

有点难啊。

怎么才能一只蚊虫都不放过去呢?

庾湘然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只是思考了很久依旧没什么头绪,

这都怪鲜卑贼人,

该死的贼人勾结在一起,时不时就来消耗他们的国力,此起彼伏,一方落下,一方又起,可恨陛下已经至壮年,可还是被奸臣蒙蔽,十二大将中竟有数位鲜卑人。

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他们大晋的内乱啊!

攘外必先安内,所以……

庾湘然的这一天必然是思绪繁杂,心神俱疲了。

……回到队里的邵勋第一时间就下令做好战斗准备。

很明显啊,

要开始向敌人“亮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