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琴艺通玄
- 大秦:千古一帝?我选武道长生
- 涂山栀栀
- 2072字
- 2025-04-19 08:01:09
闻言,韩非星眸微动,答道:
“愿闻君上金言。“
“不过区区十万弓驽、骏马万匹,另加一质子罢了。“
闻言,韩非突然感觉有些不妙。
“不知君上要了谁?”
赵傒微微一笑,指尖叩案,道:“韩太子云入咸阳为质。“
“兄长!”
韩非骤然色变,立刻明白秦国的险恶之心。
那韩云身为东宫之主,是除了韩王安以外唯一能调和阴阳之枢纽,平衡韩国两大势力利益的人。
若是韩云入秦为质,韩国朝堂立刻就会掀起党争,国本殆尽。
“君上此念万不可取!兄长乃储君之尊,断不可赴秦为质,父王必不允准!”
闻言,韩非立刻站起身子来,玄色衣袂带起猎猎风声。
见此,赵傒没有再接话,只是笑笑不语,案上玉玦寒光流转。
质韩云与否,韩人安能定夺?
若其拒之,大秦便以无数铁骑叩关,待其国帑空虚、民心凋敝,自当俯首称臣。
只要不是灭韩,其他几国也不会太过介入,毕竟大秦以“长安君“之名,诸侯纵有微词,亦难撄其锋。
闻言,赵傒广袖轻拂青铜爵,唇角漾起三分笑意,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然见公子风仪,倒令本君思得破冰之策。”
听闻有转机,韩非指节轻叩案几,问道:“愿闻君侯妙计。“
“听闻公子负笈兰陵,于旬卿门下治学数载春秋?”
赵傒缓声发问,目光似穿透堂前缭绕的沉水香雾。
“蒙夫子不弃,略得圣贤遗泽。”
韩非执礼应答,玄色深衣随动作泛起暗纹。
“不知君上问起此事,是有何关联?”
“自然有关联,既然韩云贵为太子,难离新郑,若以韩非公子代行入秦之责,既全两国邦谊,亦不违礼制纲常,如何?”
闻言,韩非面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想到赵傒竟然会愿意让他代替太子韩云。
要知道现在的韩非在韩国只是一位平平无奇的公子,地位可比不上韩云。
韩非广袖中的手指骤然收紧,面上却仍如古井无波。
他自归韩土不过半载,夙夜所谋皆为强韩弱秦之策,岂料这位大秦渭阳君竟欲他入秦,此时入秦可不符合他的想法。
于是,韩非说道:
“君上说笑了,我在韩国诸公子之中,可比不上大哥,若贸然入秦,恐负君侯期许。”
赵傒闻言并不着恼,转眸望向庭中虬结的老松,话锋忽转:
“闻公子近日注《说难》新篇?“
赵傒也没有强求,而是转到其他话题。
不过,话题虽然转移了,但在一旁伺候的紫女却是神情讶异。
她没有料到赵傒对于眼前这个寻欢作乐的公子如此重视,竟然愿意让韩非代替太子韩云为质。
大秦渭阳君在大秦也是权势赫赫的存在,一言既出,自然不会说笑。
若是他真的想要韩非,那位还未亲政的秦王也不会反驳的。
…………
良久,青铜兽炉中龙涎香雾袅袅升腾之际,一阵叩门声骤然响起,将室内凝滞如胶的空气划开裂隙。
这声音打破宁静,却又不失礼貌的节奏,回荡在这间古朴而典雅的室内。
只见一个身着鹅黄襦裙的少女轻移莲步入内,正是以琴艺著称的弄玉。
她踏入门槛的那一刻,整个房间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灯光透过半开的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一层柔和的光晕,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但见其眉目蕴藏秋水之静,肌理流转月华之泽,举手投足间自含洛神临波之仪态。
她的裙摆轻轻摇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优雅与从容。
见此,紫女的目光微微一抬,落在弄玉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她抚弄着腰间的鸾纹玉带,绛唇轻启,道:
“当此良辰,恰逢渭阳君与九公子驾临,快展示一下你的琴艺,若得贵客青眼,他日七国雅集间必传颂你的琴韵。”
话音一落,青铜灯树上的灯火忽明忽暗,在为紫女的话应和,映得四壁光辉流转,恍若预兆吉言。
闻言,弄玉微微一笑,她的眼眸如秋水般清澈,宛如一汪深邃的潭水,波澜不惊,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谦逊。
她敛衽施礼,云鬓间步摇微颤,发出清脆的铃音。
她轻启朱唇,说道:
“指间粗陋之技,若是技艺不到家,还请二位贵人见谅!”
她的声音宛如昆山玉磬相击,清越中自带三分谦和,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温柔,让听者的心灵也变得宁静起来。
此时,端坐青玉案侧的冯悦怡忽而开口,语气温和地说道:
“弄玉姑娘尽管演奏便是!”
冯悦怡师承阴阳家东君,通晓星象占卜之术,一身精通阴阳术也是不凡,甚至达到一流高手之境,心境一向很难受到影响。
然而此刻,她却被弄玉周身流转的澄明气韵所感,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与期待。
她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弄玉身上,仿佛在探寻着什么。
闻言,弄玉也不怯场,她缓缓坐下,手指轻轻落在琴弦之上。
琴音响起,如同天籁之音,清越而悠扬,好似从九天之上飘落的仙音。
只见七弦初振,便有清越之音若昆山玉碎,那声音穿透了整个紫兰轩,甚至传到了远处的庭院之中。
顷刻间,韩非眉间郁结的愁云被这琴音涤尽,他只觉得心中一片清明,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琴音带走了。
琴声渐入幽微时,忽见轩窗外锦羽朱喙的雀鸟如受敕令,自新郑城阙间翩跹而至。
这些雀鸟仿佛被琴音所吸引,纷纷从四面八方飞来,它们的翅膀在夜晚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一个个灵动的小精灵。
数百禽鸟随宫商之律回旋飞舞,它们的尾羽划出的弧光竟暗合河图轨迹。
琴音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着这些鸟儿,让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
“昔师旷奏《清角》而玄鹤起舞,今观百鸟朝凤之象,方知琴道通玄非虚言。”
冯悦怡轻抚案上,素来淡漠的眸中泛起涟漪。
她看着窗外的鸟阵,心中不禁感叹,这琴音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引动天地间的生灵。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对弄玉的琴艺有了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