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养生之道

孙有善擅长养身之道,酒水滋补,固本守阳。

李知蝉的一番养身理论,让他顿生知己之感。

二人配着狼肉,聊了起来,就连小老头孙林都被冷落在一旁。

由于时间太晚,李知蝉也未多说。

吃完饭后,孙有善热情邀请他去家里留宿,就差秉烛夜谈了。

李知蝉自然顺势应下,孙林家小,居住难免劳烦他。

带着青青在偏房住下。

第二日清晨。

孙有善早早起来,做了稀粥,一碟咸菜。

他将李知蝉的葫芦,也装满了养生酒。

“还不知这酒的名字?”李知蝉道。

“这酒用的是山中果子,配上梅花鹿的鹿茸,影丫头叫它梅花。”

孙有善道:“她还说甚,只留清气满乾坤,可我这酒也不清澈。”

“于酿酒之道,我亦有些许心得。”李知蝉道。

“行者当真是博学,不知能否与行者,探讨这酿酒之道?”孙有善敬佩道。

“自无不可。”李知蝉点头。

青青吃了根咸菜,便不再吃了,看了孙有善一眼,有些失望。

这位孙有善,虽然年过百岁,却不是她们要寻的仙。

“行者会钓鱼么?”孙有善道。

“会一些,老先生要去垂钓?”李知蝉道。

“清闲无事,多有垂钓。”孙有善笑道:“也请行者,见见我们这的水。”

“好。”李知蝉应下。

吃完饭,孙有善又去隔壁借了鱼竿,带着李知蝉出了村。

垂钓之地约莫四里路,是云江的支流,来到这里,形成了一条小河。

村民们闲来无事,便会来此垂钓。

已有十来人,坐在河边。

李知蝉挂上鱼饵,抛入河中。

孙有善在他一旁坐着,请教道:“昨夜太晚,不知今日,能否再聊聊那养生之道。”

“自无不可。”李知蝉沉吟道:“先说食养,饮食要博,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杂粮,确实要博,可惜,如今战乱,粮食难求,村子里也只能狩猎度日。”孙有善叹道。

“村子里的情况,狩猎怕也困难。”李知蝉扫了眼垂钓的老人们。

村子里皆是老人,五六十岁亦有狩猎之力,但终究是年老,耐力不久,狩猎多凶险。

“我们也只能养好身体,多活一段时日,等孩子们回来。”孙有善轻叹道。

李知蝉微微点头,继续道:“固精养生,精血为基,节欲固本,倒也无甚好说,全凭自制。”

孙有善赞同认可:“正是如此,以前我总是教那些小子节欲,却无一人愿听。”

“老先生年轻时,也不见得能做到。”李知蝉轻笑道。

孙有善哈哈一笑:“是极是极,是我多话了。”

“天有四时,气候变化不同,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当顺应天时变化,与四时相适应,故称顺天时。”

“神清气静,心态平稳,五脏安和,戒骄戒躁,是为神养。”

“性养与神养相似,调节自身脾性,不妄念,多善言,心诚意正思虑除,顺利修身去烦恼。”

“至于气养。”李知蝉说到这里,看了眼孙有善:“人体有元气化生,温养全身,增强五脏六腑,老先生所修正是气养。”

“行者看出来了?”孙有善也不惊讶,李知蝉这般博学养生,看出来也不足为奇:“行者各有涉猎,可也会气养?”

“自是会的,孙林这些人的气养法,也与老先生同源。”李知蝉微微颔首。

孙有善体内有气,相比起吕红梅这些江湖武人,他的气十分柔和,不擅攻伐,侧重养身健体。

身强体健,增强体力,普通狩猎足矣,但若和江湖武人厮杀,却是不足。

不仅是孙有善,孙林这些人也在气养,气息同源,应是孙有善所传。

当然,他们的气养,皆是不如孙有善。

“村里无青壮,老头子也只会这点微末手段,养身健体,让他们能够狩猎为生。”

孙有善说到这里,也压不住火气:“那狗娘养的县令,将青壮全部带走,再未回来,全然不顾我们死活。”

“孙家村属于南方了,草原当年打到了这里?”李知蝉问道。

“并未打到,但战乱波及太广,皇帝下令,招募大军抵抗草原,县令自然要抓壮丁。”孙有善道。

“我多居山林,侥幸避开了此事。”李知蝉道。

孙有善叹息一声:“我们并非不爱国,可开国皇帝登基时有规定,独子不参军,如今立国两百多年,却是浑然不顾这规矩了。”

“老先生莫非是从开国,延寿至今?”李知蝉惊讶道。

“我哪有那本事,如今一百三十岁,不过是听异人所讲。”孙有善面露追忆之色:“我这气养法,也是异人所传。”

“异人?老先生不该称一声师父么?”李知蝉疑惑道。

孙有善道:“他神通广大,本领甚多,我资质有限,跟随在他身边,读过几年书,只学到了气养法。”

“不知那位异人如今何在,在下可否拜访一番?”李知蝉拱手道。

“已经是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去了皇都,如今也不知还在不在那里。”孙有善道:“行者如今高寿?”

李知蝉沉吟道:“比不得老先生,八十有六。”

孙有善一怔:“行者八十有六,貌若青年,当真非凡手段。”

他的气养之法虽然非凡,却也做不到驻颜有术。

“许是山林养人,多在林间行走,不觉岁月变化。”李知蝉糊弄道。

“应是如此,孙家村就养人,纵使不修气养法,寿七十者亦不少。”孙有善道。

“老先生,上鱼了。”李知蝉笑道。

孙有善这才注意到鱼竿,连忙发力,一条三尺长的草鱼:“今日有口福了,一尾已足,行者,我们回吧。”

“好。”李知蝉收起鱼竿,没有人帮忙挂鱼,自己果然只能空军。

随着孙有善回到家,李知蝉帮忙处理鱼,顺便讲述蒸馏酒的法子。

孙有善听的啧啧称奇,当即就决定,去山上伐一些竹子试试。

李知蝉自然帮忙,一同进山伐竹。

青青喝了一坛酒,晕乎乎地睡觉去了。

待到傍晚,伐竹归来,孙林在门外吆喝:“阿爷,县城有人稍信,影丫头和云丫头明天回来。”

“完啦完啦,行者,你要被拆穿了,我们快跑吧。”屋内青青吓得一激灵,酒劲消了大半。

李知蝉也没想到,孙云会这般巧合地回来,却也不慌:“莫慌,都是明理之人。”

“她们怎地突然回来?”屋外的孙有善面上浮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