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九区上映

时间悄悄过去,《星际穿越》暂时先搁置了。

索尼分公司那边,《火星救援》还没搞定,至少还要两三个月才行。

马良很急,但是又没有那么急。

一上班,他就有些等不及,一下班,他就无所谓。

只能说打工人的通病了,就算给自己打工也是一个鸟样。

不过说到工作,马良现在轻松的很。

每天上班看一看,然后催催编剧组搞创作,下午就去索尼分公司监督了。

之前他们搞的特效,马良要一帧一帧地拉。

这给索尼的特效师都给搞的很紧张,布洛姆坎普更紧张。

他紧张的不止是担心马良的差评,还有他即将上映的电影,他心里没底。

两座大山下,是个人都得每天紧张地跳脚。

马良很能理解。

但是《第九区》搞得确实很不错,比前世要好上不少。

尤其是特效上,比前世好了两个台阶。

数量多了,质量也好上不少。

对马良来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布洛姆坎普这家伙为了强行将他拍的镜头加进去,浪费了不少时间,还造成了一些画面调度的瑕疵。

这种瑕疵明眼人看不出来,但是专业摄影师认真的看,就会发现。

但是瑕不掩瑜,马良完全有信心这电影会大爆,底气就是来自影片质量。

元旦当天,布洛姆坎普乘坐飞机,带着马良《星际穿越》的剧本,去往大漂亮国。

又过七天后,避开了圣诞节绞杀局的档口,布洛姆坎普携着《第九区》上映。

索尼宣传不算给力,毕竟《第九区》的投资不高。

但是,在布洛姆坎普据理力争下,《第九区》宣传带上了马良的字号,还特别突出。

只要看到过宣传片,就能看到马良两个大字。

这让不少《源代码》的影迷都挺期待的,在首映时贡献了一张票。

当这群影迷看完,立马就成了自来水。

他们不断安利其他影迷过来看,另外的科幻迷也是如此。

好作品不怕被埋没,在影迷的推荐下,《第九区》的上座率逆势上扬。

第一天只拿到八百万美元的它第二天直接翻了一番,到了第三天更是再次翻倍。

三天后,北美影院也从四千块屏幕直接涨到了八千块屏幕。

但是,随后票房就持平了,一直维持到第七天,票房开始削减。

不过,这都是正常现象。

就这成绩,索尼那边的人每天都乐呵呵的跟马良打电话报喜。

布洛姆坎普那边也是,第一部影片成了,欣喜若狂。

每天晚上都要小酌一杯后,跟马良聊上几句。

在媒体面前,布洛姆坎普更是快要把马良吹到天上去,什么天才之类的词汇毫不吝啬往马良头上按。

这就是有有出息小弟的好处。

马良人不在江湖,名字却在江湖广为流传。

本来他就不太出镜,大漂亮国更是基本没去过,让他有些神秘色彩。

加上布洛姆坎普的疯狂赞扬,让北美影迷都对马良这人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听到马良最近拍的《火星救援》暑期档能上映后,不少影迷都感觉很惊喜。

这种情况也属于是粉丝效应。

只是作为当事人的马良却是感到尴尬。

在布洛姆坎普一轮轮的吹嘘中,国内媒体天天来逮他,让他上下班都没有正常过。

这种出名以后的坏处,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不止是媒体,奥运会那边的人也疯狂致电,想要他考虑考虑,一天打八个电话,烦死个人。

在给韩董发了个闭关断联的消息后,马良也不再出入公司,每天就缩在小区里。

然而就这也没挡住狗仔们的窥探。

各种长枪短炮再加上翻墙,还真让他们找到了马良所在的楼栋。

但是不巧的是,保安也在。

在发生这种时候,小区立马加强安保,尤其是马良所住楼栋左右周围,巡查格外严格,完全不给狗仔机会。

狗仔不是没有想过歪心思,贿赂一下安保人员。

但是一顿饱和顿顿饱,小区安保还是明白的。

毕竟在这里做保安的人不是有荣誉出身的退伍军人,就是接受严格训练的大学生,工资都是很高的。

要是被这一件事搞丢了工作,名声也搞臭了,以后怕是很难在京城混了。

高官达贵聚集的场所可不是那么好犯错的。

马良也是第二天得知了消息。

小区物业亲自上门通知,并在楼下多装了两个摄像头。

这两个摄像头全在后面,一左一右,将所有能钻空子进来的路线全部堵死。

虽然狗仔是进不来了,但是马良也出不去。

每天他都只能在屋中和两女打打牌,看看电视,度过日子,提前四十年享受退休生活。

要是给马良一个选择,他肯定是想要布洛姆坎普闭嘴的。

虽然名声很好,但是麻烦更大,弊大于利了属于是。

《第九区》的爆火还在继续,布洛姆坎普依旧在马不停蹄地夸马良的路上。

马良人不在北美,但是声名已经传遍五十一个州。

枫叶国:恩?怎么回事,大漂亮国多了个州,我怎么不知道?

大漂亮国:嘿嘿,多出来那个就是你,没想到吧!

半个月后,《第九区》在布洛姆坎普疯狂上节目走线下宣传中,成功突破一亿五千万票房。

此时,国际票房正好达到一亿。

这可让索尼大赚特赚,一个个都乐疯了。

开年红了属于是,雅尔・兰道还再一次给马良打电话,大声说谢谢。

然后,在交流了一会后,他又打探起马良有没有再合作的想法。

毕竟双方合作这么愉快,先是《源代码》大火,后是《第九区》火爆,完全可以再强强联合嘛。

可是马良并没有答应下来,而是模棱两可地搪塞了过去。

他也不说拒绝,毕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人走在路上,不要只看着眼下。

等《火星救援》和《星际穿越》还有他跟华纳第一次合作结束后,他的身价可就不是涨眼下这一点点了。

一部两部的成功,可比不上持续的成功啊!

五部电影成功后,他的名字必将悬于好莱坞之上,是香饽饽中的香饽饽。

就跟小李子一样,成功的多了,别人就觉得你一直能成功下去,外国人迷信起来比国内人强的多。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恐怖片、邪典和宗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