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咪和雷总

林西刚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常鹏飞就眼尖地看到了他手里的那张卡片。

“卧槽,西哥,你手里拿的啥玩意儿?”常鹏飞一把抢了过去,瞪大眼睛看着上面的字。

“特长证?允许……下午后两节课离校?歪日!还有这种好东西?!”

常鹏飞的声音瞬间拔高,两眼放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特么不是等于每天能少上两节课?!”

他猛地一拍大腿,把证塞回林西手里,脸上露出“我懂了”的表情,信誓旦旦地宣布:“等着!明天!最晚后天!我常鹏飞,就也是特长生了!”

林西瞥了他一眼,懒得问他是怎么办到的。用脚后跟想都知道,除了他爹的“钞能力”,还能有什么?

其实在这个年头,像李堃这样的特长生并不少见,还有学美术的、学播音主持的、学编导的,五花八门。

在东亚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大环境下,只要最终能敲开一所好大学的门,无论走的是哪条路,都会被认为是“正途”。

不过常鹏飞这货,纯粹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好了。

他父母早就计划好,高中毕业直接送他去美国混个文凭,所以他压根就没关心过这些曲线救国的路子。

加上他脑子有时候确实一根筋,以前看到那些下午两节课后就消失的艺术生,还真以为人家是集体被拉到哪个画室或者琴房关禁闭去了。

压根没想过这“特长生”居然能这么自由,甚至可以溜出校门!

不过这些人要是没有出现在琴房、画室那肯定免不了被爸妈一顿混合双打,但林西就不一样了,自己去网吧敲代码,天经地义!

下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林西收拾好东西,在“网吧五连坐”的其他四个兄弟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施施然地走出了教室,轻车熟路地直奔网吧。

今天来的比较早,林西还想着能多给刘淼雯上一会儿课,多赚点课时费。

没想到推开包间门,里面空荡荡的,那“泡面头”姑娘并不在这儿。

“啧,居然不在?看来今天的课时费是没着落了。”林西嘀咕了一句,也没太在意。

他打开电脑,开始刷题。

以林西的编程功底,这些竞赛题,大多没什么难度。

也就是碰到一些工作中根本不用的数论或者组合数学问题时,需要稍微查查资料,给自己补补课。

还有就是熟悉这个时代相对落后的编程环境了。

刷题间隙,他顺手点开账号交易平台,自己的号总算是卖出去了,成交价只有可怜的1500块。

好不容易重生一次自然要抓紧机会,刷题之余,林西的精力也还算充沛。

既然还有余力,那不如利用起来。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快速拿到一笔钱,更重要的是,能为未来的游戏事业铺路搭桥呢?

林西无意识的扭动着自己诺基亚的小腰,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

对了!

预装机游戏!

买过手机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手机出厂时就会内置一些软件或游戏,甚至还有某些黑心厂商,内置的垃圾软件删都删不掉。

给厂商做预装软件,最大的优点是回款快!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选对合作对象,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一个与未来行业巨头建立联系的契机!

那么,找哪家手机厂商合作好呢?

这个时间点,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诺基亚?已经日薄西山,指望不上了。

华子?这时候还在做运营商贴牌机和低端安卓机呢,而且他们的风格偏硬,未必看得上小游戏。

果子?别想了,人家在这个时间段已经有很多优秀游戏了。

林西大脑飞速运转,筛选着目标。一个名字跃入他的脑海。

小咪!

雷君的第一款手机——咪1,正是在2011年的暑假份发布的!

距离现在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那石破天惊的“1999”,林西两辈子都忘不了!

如果能在这个时间点,与小咪建立合作,这不仅仅是获得一笔启动资金那么简单!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提前结交雷君这位未来的行业领军人物,在他的生态还未完全成型时就占得一席之地。

这对于林西未来想要创立自己的游戏公司,做出真正牛逼的国产3A大作来说,简直是价值无可估量的战略布局!

而且,初创公司往往决策更快,也更愿意尝试新东西,合作的成功率会大得多!

目标锁定!小咪!雷君!

开干!

林西将题库最小化,打开了游戏引擎。

他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项目文件夹,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三个字——“第一难”。

第二天一早,常鹏飞这货又在课桌上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口水都快流到桌子上了。

刚进教室的张燕一眼就发现了他,随手抄起讲台上的粉笔头,手腕一抖,那截白色的粉笔头划出一道精准的抛物线,“啪”地一声,准确无误地砸在了常鹏飞的额头上。

“嗷!”常鹏飞猛地惊醒,捂着额头就要发作,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道:“哪个不长眼的……”

话没骂完,抬头一看,讲台上站着的是双手抱胸、正含笑看着他的班主任张燕。

他脸上的怒气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腰也立马挺直了,变成了十足的乖宝宝模样,嘿嘿傻笑:“张老师早!今天天气不错哈!”

张燕没理他的耍宝,清了清嗓子,对着全班同学说:“好了,都安静一下。今天咱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

这话一出,底下顿时响起一阵小声的议论。都高三下学期了,这时候转学过来?

“我知道大家都很忙,学习任务重。”

张燕继续说道,“这位新同学情况比较特殊,只来借读一个学期,和我们的相处时间有限,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互帮互助,照顾好新同学,让她尽快适应我们班的环境。”

随即,她朝教室门口招了招手:“进来吧。”

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女孩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