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采访

夏毕安在书房大书特书时。

9点,记者张信石率着《诚实早报》的采访班子,准时叩响卫继文的家门。

他敲的声音不大,不急不缓,但刚敲完三下,没等过几秒,门立即从内打开,露出一张愠色的老脸:

“你敲那么大声干什么?”

“啊?”张信石愣了一下,看一眼自己敲门的左手。

“快进来,别发出大的声音。”

卫继文敞开门,让开身位。

张信石迟疑一秒,今天的卫继文脾气似乎有些不对。

上次沟通交流时,不还很和蔼吗?

发生了什么?

他小声地道一声“打扰了”,轻手轻脚地跨过门槛,然而没几秒,“铛”。

后面扛着摄像机的同事一时不察,皮鞋踢到老旧的铁皮门槛。

声音发的不算大,但卫继文立即扭回头来,目光凶得像要杀人。

“对不起,对不起。”摄影师连忙小声道歉。

张信石愈发感觉不对,凑近了小声问道:

“卫老,是有谁在睡觉吗?”

如果是卫继文的儿子和孙女从外国回来了,睡觉倒时差。

虽然听说卫继文和他儿子关系不融洽,但考虑到孙女,对惊扰的动静如此紧张,也便不意外了。

卫继文摇头,看书房一眼。

“有人在专心写作。”

啊?张信石惊疑。

有人,在卫继文家里写作。

并且这个人身份恐怕非常不一般,让卫继文唯恐外界的声音影响到他?

国内有这样的人吗?

“能请问下是……”

张信石话还没说完,卫继文就直截了当地说:

“我们就在客厅吧,小区里也可以,有个凉亭。

“屋里就动静小些,人家小辈来灵感不容易。”

小辈?!

原来如此,是老来得徒,护犊子啊!

卫继文设立白芷奖,为的就是挖掘白芷市写作的天才。

能入他老人家法眼,被如此悉心呵护的,想来有极大概率是投稿白芷奖,被卫继文相中,进而拐回了家。

张信石心思急转,一口答应下来,就在客厅里布置好反光板,开始采访。

他压低声量问,卫继文压低声量答。

声音虽然小,但好在麦克风够灵敏。

如此聊了半晌,总算结束采访。

张信石顺着卫继文的目光,思索着看向书房。

采访时,卫继文的目光不时暼向书房。

“卫老,我们能一睹这位小作家的风采吗?”

张信石说出口,卫继文刚嗖地皱起眉头,他立刻续接道:

“我们一定动作轻,开门没声儿,更不靠近,只在门口看一眼,绝不会影响他!”

卫继文皱着眉头,盯着书房,思索片刻。

他书房的门轴是上过润滑油的,为的就是开关门别有声音惊扰。

而以他书房的布局,夏毕安只要在专心写作,就不可能察觉到有人偷偷打开房门,将他观察。

更何况,他最初的打算,收夏毕安当他徒弟后的打算。

本就是想让其在采访中露露脸,出出风头。

虽然和计划不符,不是顺带采访夏毕安几句,但拍摄他专心写作的画面,也未尝不可。

卫继文轻轻点头。

张信石欣喜,如此这次采访就有大料了。

他赶忙在摄像机前补几句,随后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向书房。

缓慢地握住门把手,轻轻压下,推开……

将头小心地探入书房。

张信石看到一个无比专注认真,埋头奋笔疾书的俊俏少年郎。

这少年郎写作之专注,何止没听见他们开门的细微动静。

张信石深深怀疑,恐怕自己这会儿突然咳嗽一声,也不会将他惊神。

这么一想喉咙立即有点痒。

张信石忍住,以免今天走不出卫继文家的门。

他回头对摄像机露出惊异和放心的神色,动手比划了两下,招手示意摄影师同事快来拍拍。

摄影师扛着摄像机蛇行鼠步,悄然把镜头探入书房,窥视正写作的神秘小作家。

卫继文见状,心头舒了口气的同时,也起了好奇心。

他也着实想看一看,夏毕安专心写作时是什么模样。

卫继文悄然上前,碍于张信石和摄影师一高一低站在门口,挡住了身位,只好弯下腰探脑袋去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心中猛然吃了一惊,旋即涌现难以置信和狂喜。

无我之境!心流状态!

夏毕安写作时全神贯注,已然将身心尽数投入纸笔中!

他此刻不是在用脑力书写,而是用精神书写,用生命书写,他是创作者,也是作品本身!

这般状态就连卫继文自己都不一定能有,偶尔难得体验一次,总要回味数载!

身旁异动,摄影师似乎想走近几步,拍得更真切。

要是没人制止,说不定还想把镜头怼到夏毕安脸上拍。

卫继文顿时沉不住气,唯恐这些人一个不慎影响到夏毕安写作,害得脱离心流。

他急忙把他们拉回客厅,慎之又慎地关上书房门。

张信石被迫恋恋不舍地回到客厅,他也察觉到夏毕安的写作状态似乎有些不一般。

可惜,不能仔细观摩。

张信石遗憾着,作出强忍激动的样子,压低嗓音对摄像头说了几句。

心念一转,又把卫继文哄到小区凉亭,如此方才能敞开嗓子正常配音。

他把夏毕安大声夸赞一通,夸得卫继文老脸重泛笑意,将心流简明扼要解释一番。

更引得张信石一阵惊叹,频频套话,可惜卫继文老而不昏,精明得很,套不出更多来。

总算结束采访,送回卫继文老先生。

张信石几人立即聚到摄像机前,检查拍摄到的画面。

“怎么样怎么样,拍到他写的什么了吗?”

“没,被桌上的书堆和稿纸挡住了,只能看到他的笔头刷刷在动。”

“这小子有点帅啊,是个好噱头。”

“不过,他是谁?”

几个人抬头对视一眼,卫继文没有把夏毕安的身份完全透露。

简单说的几句相逢缘由,和张信石猜想基本一致。

“要不蹲一蹲?”

“还是别了吧……”

也是。

不知姓名来历的神秘青少年作家,被白芷奖设立者卫继文另眼相待。

这样的噱头放今次采访依然足够,若出得彩引来舆论瞩目,一期期细细深挖,也不迟。

而在小区里蹲守,等神秘青少年作家出来了把大话筒怼到他面前采访,这种事……

可以,但没必要。

毕竟天知道神秘青少年作家什么时候出来,而近40摄氏度的老天奶实在太火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