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记忆融合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新型机器人在尝试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暴露出无法调和的情感缺失和冷漠。人类社会中的细微之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那些微妙的情感交流,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同遥不可及的梦。由于心脏等大脑用于反馈于身体器官的缺失导致了大脑产生的情感不能映射到其他载体之上,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但不能与人类共情。

这些机器人在与人类互动时,往往呈现出机械化的冷酷,无意间引发了不少误解与冲突。温暖的记忆和冰冷的身体使得这些机器人从战争的功臣沦为众人口中的怪物。

随着社会不满情绪的上升,媒体开始报导一些机器人被指控的“犯罪事件”。这些事件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由于新型机器人的逻辑推演与判断基于冷静而非温暖。当一个在战场上以程序化的方式识别与消灭敌人的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误解了他人的意图时,悲剧便这样发生了。一次次的事件愈发加深了人类对这些“战斗机器”的警惕与排斥,他们被视为“无情的异类”。那些新型的“机器人”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能融入原泵的生活之中了,不再有正常人类的感官和情绪。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犯罪事件使得领导人方面只能将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机器人”停机保存。在新时代的法律公文下被彻底销毁,只剩下通过机械改造的机械改造人。

人类关于记忆的探索再次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一家公司的横空出世在原有的大变革的基础上让记忆领域的进步更上一层楼,NeuroLink公司——一家在战后迅速崛起的记忆领域研究公司。由被称为“记忆之父”的李天水博士代表创立研究,通过不断地实验,关于基因的切割和融合等成果不断的被发现出来,记忆的融合不仅能作用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上面,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重新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人类。

将不同的人的记忆融合在一个人身上,原本平均只有10%几的大脑开发度来到了25%。只要将杂碎零散的生活片段进行打散和删除就能够塑造出一个智商能力远超本体的新型人类,从此以后记忆开始变成可以被交易的最为珍贵的资源。NeuroLink公司创造了“思维网”,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在那里亿万用户可以自由交易传输彼此的记忆片段。沿着螺旋基因链造型的扶梯下行,七十二台柱状培养舱在幽蓝冷光中脉动。每个舱体内漂浮着用死者捐献的脑组织培育的“量子生物处理器“,浸泡在液氦里的灰质表面不时爆发出虹色磷火。这些被称作“湿件服务器“的活体计算机,正以生物电脉冲与量子比特叠加态并行运算,处理着思维网每秒五十万TB的记忆交易数据。

往往一项技术的创新会带来很大的连锁反应。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的探索与创新不断突破着传统的界限。在记忆技术日益成熟的同时,生物科学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种名为“记忆植入”的新技术,使得科学家们得以将人类的记忆和意识植入到动物的体内,这一发现引发了伦理、社会和生理等多方面的讨论。通过对动物生理结构和基因特性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成功解析并编译出了各种动物的最佳形态。

这些新型的生物体不仅继承了动物的力量与敏捷,还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无需再依赖肌肉的强度或是速度,这些经过改造的生物体能够根据植入的人类记忆进行复杂的思考与决策。它们的行动不再是单纯的本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成为了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体。

随着这种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原有的人类躯体,转而整合这些改造组装后的新型动物。这种超越人类极限的改造,吸引了大量追求力量与长寿的个体。有很多的人选择了抛弃自己原本人类的躯体来操纵着改组装后的新型动物来进行新的生活,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和更为悠长的寿命。

但不少人认为人类本身就已经是大自然几十亿年来所产生出来的完美的形态,通过22世纪对于植物和宇宙物质的研究,人类的寿命已经可以长达300年。从此新型人类和新型动物人。形成了对立的两种不同的种群,有不少新型动物人搬离了人类生活的城市选择了与自身习性更为贴合的大自然进行居住。但也有不少选择加入人类成为人类中新的人种,但由于基因的不同只有同种族的动物人之间可以繁衍后代。以人类躯体为主体的动物人与人类一起居住以动物躯体为主体的则与动物一起居住。而人类这边也分为机械改造人和普通人类,两种人类共同执掌社会的话语权。

为了避免因为记忆相关层面的犯罪问题,联邦成立了专门逮捕记忆不法分子的组织——忆局。分别设立在各个联邦的大中小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