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流寓苏州
- 白衣卿相:大宋柳永浮生录
- 多瑙河的春天
- 1993字
- 2025-05-16 21:47:39
(一)阊门的烟雨,宛如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编织成一张轻柔的大网,将整个秋的世界紧紧网住。雨丝如银灰色黏稠的蛛丝,交织成一片轻柔的网,仿佛要把整个秋的世界都笼罩其中。柳永站在阊门城楼下,仰头凝望着城楼上高高飘扬的那面“万岁”旗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那面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座城市的威严与繁荣。
突然间,柳永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那是他穿越前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他记得那幅画中描绘的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然而,此刻的苏州城却与他记忆中的那幅画有所不同。这里的空气似乎更加湿润,青石板路的缝隙里,隐隐渗出赭色的苔藓,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丝古朴和潮湿的气息。
不远处的运河上,一艘艘货船缓缓驶过,船上的人们忙碌地装卸着货物。柳永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新剥的莲子散发出来的味道。这股清香与运河上的水汽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一种清新的气息。
与此同时,官盐栈房里飘出的咸腥味道也随风而来,与莲子的清香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味。这种混合的味道,让柳永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感受。
“柳公子!“清越女声破开雨幕。陈师师提着鎏金灯笼追来,藕荷色裙裾扫过青砖,露出绣着《辋川图》的裙摆。她腕间银镯刻着“三变“二字,与柳永玉佩裂纹如出一辙。
(二)在虎丘剑池边,夜晚的风似乎都被剑气所包裹。柳永和七位来自苏州的才子们围坐在“千人石”畔,这里是虎丘的一处名胜,周围环境清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石案上摆放着新鲜的碧螺春,那嫩绿的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下,散发出阵阵清香。而范仲淹的侄子范纯仁,则正全神贯注地挥毫临摹着《多宝塔碑》。他手中的狼毫笔尖蘸的并非墨汁,而是女儿红,这使得他的字迹在月色下更显古朴醇厚。
“柳兄这阕《玉蝴蝶》...“范纯仁搁笔推过砚台,“'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怎的句句似杜牧《早雁》?“
柳永瞥见石案下压着的《万言书》残页,那是三日前从王禹偁书房盗取的。泛黄的宣纸上“青苗法弊“四字被雨水洇开,竟显出血色批注:“此法行,则天下士子无完肤“。
“范兄可识得此物?“柳永突然将残页浸入茶汤。墨迹遇水浮现出密语:“丙午年霜降,观虎丘剑池“。他腕间玉佩突然发烫,裂纹中渗出的金光在剑池水面投射出青铜剑影。
(三)山塘谜踪
七里山塘的夜市正飘着糖炒栗子香。柳永蹲在评弹船头,看盲女弹唱自己新填的《八声甘州》。琵琶弦突然迸断,惊飞了船头栖息的白鹭。
“这曲谱有古怪。“陈师师将糖渍枇杷塞进他掌心,“您方才唱到'争知我、倚阑干处'时,琴轸里掉出半枚鱼符。“她从琵琶腹中取出鱼形铜符,正面刻着“提举市舶司“,背面却是柳永穿越前见过的现代防伪水印。
深夜子时,梆声敲响,万籁俱寂。柳永独自一人走在七子山殡仪馆旧址,四周静谧得让人有些害怕。突然,他脚下似乎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哐当”一声响。柳永低头看去,发现竟是半块墓志铭。
墓志铭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但仍能隐约看到一些字迹。柳永好奇地凑近,仔细辨认着上面的铭文。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宋故司理参军柳君讳三变之墓”。
柳永心中一惊,这个名字怎么如此熟悉?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所熟知的那位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难道这半块墓志铭真的与他有关?柳永继续看下去,发现立碑的时间竟然是2023年!
这怎么可能?柳永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手腕上的玉佩一阵异动。他低头看去,只见那玉佩竟然毫无征兆地爆裂开来,金粉如雪花般飘散在空中。
然而,更让柳永惊讶的是,这些金粉在空中并没有消散,而是逐渐凝聚成了一个二维码。柳永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凭空出现的二维码,心中充满了好奇。
犹豫片刻后,柳永还是决定拿出手机,扫描了一下这个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立刻弹出了一行字:“欢迎体验大宋沉浸式词人养成系统”。
(四)枫桥晓月
寒山寺的钟声撞碎晨雾时,柳永在枫桥码头遇见神秘人。那老者竹笠下藏着半张青铜面具,手持的罗盘指针正指向汴京皇城。
“公子可知为何青苗法总在霜降推行?“老者突然掀开斗篷,露出满身刺青——竟是《乐章集》里“是处红衰翠减“的词句。他掏出的龟甲上烙着“丙申年仲夏“,正是柳永穿越那天的日期。
货船上传来《雨霖铃》的唱词,柳永猛然惊觉,自己昨夜填词的墨迹已变成三维石刻,嵌在枫桥石壁上。陈师师提着灯笼追来时,发现他正凝视着石刻上的小字:“此词传唱至钱塘,方知玉蝴蝶折翼处“。
河面忽然漂来一盏青铜宫灯,灯芯里封存着王安石的字迹:“青苗法弊,望速毁此稿“。柳永腕间玉佩的裂纹已蔓延到掌心,渗出的金光在河面投射出未来画面:范纯仁正在烧毁《万言书》副本,火堆里赫然躺着现代印刷的《乐章集》校注本。
“该启程了。“陈师师将糖霜抹在他唇边,那些晶莹糖粒突然凝成微型《望海潮》词碑。当第一缕阳光刺破虎丘塔的晨雾时,柳永在剑池深处发现了带铭文的青铜剑——剑脊纹路与《戚氏·晚秋天》的词牌结构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