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扬之水

累计创作0

作品粉丝4

完结作品(9)
会员
成年之后,总会分外怀想一去不返的童年时光,然而中国古典文学中,却是最少表现这一类情感的作品。唐路德延《孩儿诗》五十韵便近乎空谷足音而格外令人珍视。有趣更在于,同时代美术工艺中的孩儿游戏差不多与它在在相契。婴戏图的活泼自然与健康,也正是大唐气象中的一缕清新之气,且融入两宋风俗而瀰漫始终。
古诗词8.9万字
会员
《问道录》为著名学者扬之水(赵丽雅)先生最新的一本随笔集,收录了:《绿窗下的旧风景》、《谷林先生的最后一通来书》、《今在我家》、《泗原先生》、《关于南星先生》、《尽情灯火走轻车》、《“应折柔条过千尺”——送别杨成凯》、《以“常识”打底的专深之研究——孙机先生治学散记》、《仰观与俯察》、《我与书》等作品。
名家作品7.8万字
会员
沂南画像石墓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很多创新,风格也不离它的时代,不过整体安排和设计却特见斟酌,因此能够把既有的程序变作一种与众不同的叙述语言,且以画像石中少见的刻画精微突出了叙事中细节的真实,其中的若干细节与文献对照,竟分毫不爽。作品选择了墓主人生涯中时人以为有意义的一二事件和生活场景,构成一部简略的画传,而“拟绘画式”的写实之笔又使它成为在石头上用形象表述出来的汉故事,那么寻找和认识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
民间艺术10.4万字
会员
中国的艺术,自古以来是生活的艺术,早期的“载道”,其道,为礼乐制度。而初创时期的礼乐制度本身即是一种合于生活节奏、合于人情冷暖的艺术,贴近生活,自然也贴近人情。在今人所谓“狞厉”的造型与纹饰中,其实有很多温暖,乃至温柔的东西,漫溢于《雅》《颂》的虔敬与自省恐怕与它是一致的。而彼时礼与人情的贴近亦即礼的日常化生活化,便最是令人向慕。观“物”所追踪的古人之日常,也每每使人感到琐碎中有着谐美和秩序。
绘画10.6万字
会员
“敦煌艺术名物研究”,它的重心不是佛教艺术,而是佛教艺术移植过程中接纳它的土壤、这片土壤上面的物质文化,此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接纳来自殊方异域的各种事物。
各国艺术10.4万字
会员
扬之水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古名物专家。其经历颇富传奇色彩,青年时代去做工,开卡车,蹬三轮,送白菜,卖西瓜;1977年参加首届高考,成功考取大学,却阴错阳差未能入学,只能通过自学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代著名学者。《问学记》即是扬之水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除了数篇带有强烈自传性的篇章外,作者还追忆了与徐梵澄、孙机、谷林、赵萝蕤、南星、杨成凯等良师益友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并用精致传神的
现当代随笔13万字
会员
“名物新证”所追求的“新”,第一是研究方法。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身的考古学异军突起,为名物学的方法革新赋予了最为重要的条件。第二是研究层次的深化以及研究内涵的丰富。由单纯对“物”的关注发展为“文”、“物”并重,即注重对“物”的人文意义的揭示与阐发。
史学理论28.7万字
会员
两宋是养育“士”气,即士大夫之气韵的一个黄金时代。士人在世俗生活中,以山水、田园、花鸟,以茶以香为语汇,用想象和营造别为自己酝酿了一个独立的小天地。宋代家具式样、特别是士人居室陈设的品位更深入影响到后世,其中所蕴涵的对雅的定义,被诗和画携带着浸入新的时代。
文物考古10.6万字
会员
茶事只是社会生活之一端,但在《全宋诗》与《全宋词》的范围里检阅其详,却不能不惊讶于它的丰富。茶事中的细微末节,在茶诗中原是有情,有境,有性灵;饮茶方式的选择,也每每显示着饮者的气度和风神。陆羽曾经努力使茶事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两宋士人则把悬浮着的艺术和境界化为日常,而依然可以用“物”来承载属于自己的“文”。那么士人之茶与世人之茶是否有所区别?从考校名物入手,应该可以发现茶诗与茶事相互映衬中若干
中国史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