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该书为面向法学本科生的一本法制史教材,全书共十二章,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全面阐述了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内外法律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重开阔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本书第四版,一方面,将吸纳近几年学界在法史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对部分资料进行更新替换;另一方面,将对一些文献资料予以更新补充。该书既适合教师教学,也适合对中国法法律史40.5万字4.4万人气
- 会员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学习中国法制史,能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法学基本素养,不但可以为部门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可以为部门法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和视野。法律史14.8万字3.9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写中国法制史,以作者本人的穿越旅行为线索,以其深厚的法制史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写作水平将中国法制体系的发展、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个个故事中生动呈现,用历史旁观者的角度见证时代的变迁。本书第一版2012年出版后,被评为“法律入门必读20本书”“最有趣的专业书”。此次再版,加入了作者的一些新见解。法律史23.7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明〈大诰〉研究》主要内容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编纂的四编《大诰》的研究,该书由朱元璋口述当世之事,儒臣较少润色,是研究明初法制及社会状况的珍贵文献。《明〈大诰〉研究》前半部分收录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后半部分中附录有四编《大诰》原文,以便读者研究和参考。本书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参考书。法律史20.2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法律史19.7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本卷是何勤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的系列成果之一,由第13子课题《现代公法的变革》的课题组成员集体撰写完成。全书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公法变迁展开研究,十分详实地阐述了宪法、行政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变革的主要线索、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以及未来趋势,大致以立法更迭和制度变革为基本载体,从中总结出现代国家公法的发展演变规律。法律史74.5万字3万人气
- 会员本卷《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作为“法律文明史”丛书的最后一卷,主要描绘人类法律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国际法”的发展本身就是法的国际化的一种体现,关于它的论述构成了本书三分之一的内容。法律史46.6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法:首先,反思了近代以来有关中国传统法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对以“西方法”的发展模式为标尺评价“中国传统法”提出了质疑。并指出牵强附会的比附及机械的比较导致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法的诸多误解。其次,界定了“古代法”与“传统法”的概念。简言之,“古代法”是已经成为历史的客观存在,而“传统法”则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动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古代与近现代、历史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传统法”是以今法律史34.9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本书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拉丁美洲的法律采用总体性描述和代表性国家具体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宏观把握是对拉丁美洲法进行整体性研究,从而把握拉丁美洲法发展的概貌,勾画出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阐明其特征和一些重大问题。微观分析是对拉丁美洲各国法制发展的状况、拉丁美洲各国的宪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司法制度等部门法的内容、特色及其作用进行研究。法律史27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唐律疏议》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集大成者,影响唐后历代立法,相传至今。本书收录的十九篇文章,基本涵盖了唐律研究的所有方面。试图以当代的眼光来解读唐律,充分发掘传统刑法资源在新时代法制建设中的实际价值,沟通当前法律史研究和部门法研究,使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更具有法学的实践品格,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传统中寻找力量”的夙愿。法律史20.9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古代远东法是与“古代近东法”、“古代西方法”并列的一种文明形态,具有较为独立的地域范围和文明发展特色。本卷主要研究隋唐之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明。经历了从夏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演化,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朝鲜、越南充分吸收了中国文明的成果,形成了十分相近的法律文明样式,同时又保有自己的特色,如日本的“神道法律思想”等。古法律史55.8万字2.8万人气
跳转至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