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基金
编委会
作者简介
总序
内容提要
绪论 精神史、问题流中的当代伦理觉悟
1.伦理,如何“与‘我们’同在”?
2.“伦理世界”的“悲怆情愫”:悲剧与喜剧
3.“教化世界”的“伟大可恨”:上帝之“死”与孔子之“倒”
4.道德世界的“伦理觉悟”:罗素之“悟”与陈独秀之“叹”
上卷 伦理道德的“形态”理念与伦理学研究的“形态观”
第一编 “形态论”的理念与方法
一 伦理道德的“形态”理念与“形态学”理论
二 “形态观”与伦理学理论形态
第二编 伦理道德的“精神”气质及其哲学形态
三 精神哲学形态(一):“伦—理”形态
四 精神哲学形态(二):“道—德”形态
五 精神哲学形态(三):“伦理—道德形态”
六 “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
中卷 现代西方伦理学诸理论形态
第三编 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形态的历史哲学考察
七 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形态的历史遗产与话语背景
八 西方伦理学的现代形变
九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形态”问题
第四编 伦理实体主义,或“伦—理”形态
十 “伦—理”形态(一):“从实体出发”——社群主义
十一 “伦—理”形态(二):“集合并列”(1)——正义论伦理学
十二 “伦—理”形态(二):“集合并列”(2)——契约论伦理学形态
第五编 道德理性主义,或“道—德”形态
十三 “道—德”形态(一):“道德”世界观——德性论或德性主义
十四 “道—德”形态(二):“自然—道德”世界观——道德心理主义—精神分析
十五 “道—德”形态(三):“自然”世界观——存在主义
第六编 还原主义,或“伦理—道德”形态
十六 新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形态
十七 生态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
下卷 现代中国伦理学的“形态”问题与“形态”发展
第七编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形态”问题
十八 网络时代的伦理方式
十九 基因技术的“自然”伦理意义
二十 孝道的文化之重
二十一 现代社会的伪善及其形态
第八编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形态的精神哲学发展
二十二 “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
二十三 “社会”伦理形态
二十四 老龄化时代的伦理形态
二十五 情理主义的伦理精神传统及其现代形态
二十六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结语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终极忧患的基因解码
2.何种文化自觉?“伦理型文化”的自觉
3.何种“文化”自信:“有伦理,不宗教”
4.“文化”如何自立: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
后记
修改再记
更新时间:2022-11-18 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