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学知识(8)

医疗机构的中药房或中药零售药店的中药师对中医师的用药有监督权,为保证患者科学用药和合理用药,对处方须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后须签字才能调配。但中药师没有处方修改权,不论处方中有任何差错或疏漏,都必须请开写处方的中医师修改。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对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五、中药饮片处方中的脚注是什么意思?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中药饮片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其作用是简明地指示调剂人员对该味药的饮片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脚注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等。常见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

《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都有明确的规定。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1.先煎在群药未煎煮前,先煎煮一定时间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需先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先煎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以提高疗效。如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生龙骨、生龙齿、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蛤壳、生珍珠母、龟甲、鳖甲、水牛角片、鹿角霜等。

(2)某些有毒饮片通过先煎可以减弱毒副作用。如含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制川乌和制草乌、附子等,久煎能减低毒性。

2.后下在群药煎煮出锅之前5—10min放入。需后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久煎易使有效成分损失,如薄荷、砂仁、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等。

(2)不属芳香药,但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番泻叶、徐长卿、大黄等。

3.包煎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需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辛夷等。

(3)粉末状的药物,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另煎单独煎煮,取汁后倒入药汤中服用。需要另煎的药物一般是比较贵重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等。

5.冲服一些用量少、贵重、珍稀药材的细粉,一般直接用温水冲服,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免药物损失,如三七粉、羚羊角粉、珍珠粉、琥珀、沉香等。

6.烊化不经煎煮,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需要烊化的中药主要有:一些胶类,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等;膏滋类,如饴糖、蜂蜜、枇杷膏等;无机盐类药物,如芒硝等。

六、特殊中药的调剂管理

1.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一类中药。中药罂粟壳只作配方使用,不零售。经考核有资格使用罂粟壳的职业医师方可开方。每张处方不超过3日常用量,每次用量不得超过6g(3—6g/d),总共不超过18g。不得单包,必须混入群药。处方保留三年备查。晚期癌症患者可凭专用卡,大量持续使用。

2.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根据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类和二类精神药品。第一类不得零售,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零售,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保留2年。

3.毒性药品毒性药品是指药物作用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一类中药。凭医师签名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超过2日极量,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配方时应付炮制品种。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留2年,在发票注明“处方保留”。毒性中药的保管:“五专”: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毒性中药共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声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第四节)中药剂型

一、中药的常用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1)中药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膏药等;(2)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合剂、滴丸剂、膜剂、栓剂、气雾剂、中药缓释制剂、中药透皮制剂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剂型日益丰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的原则。

二、什么是汤剂、酒剂、酊剂?

1.汤,荡也。荡涤病邪、起效迅速。又称“煎剂”。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用途:内服;外用(洗浴、熏蒸、含漱用)。

汤剂发展的剂型有:芳香水剂、合剂、口服液、浸膏剂、膏滋、糖浆剂、颗粒剂、注射剂、外用的熏洗剂、熏蒸剂等等。

2.酒剂,指药材用蒸馏酒或黄酒浸取的澄清的液体制剂,又名药酒(醪醴)。多供内服,可加适量糖或蜂蜜。

酒剂发展的剂型有:酊剂、醑剂、酏剂、甘油剂等。

3.酊剂,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如藿香正气水、灵芝酊等。

三、什么是散剂、煎膏剂?

1.散剂(powders)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者,散也,去急病。

散剂的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4)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不易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成散剂,如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散、黛蛤散、紫雪散等。

由散剂发展的剂型有:冲剂、干糖浆、包衣颗粒剂、胶囊剂、免煎剂等。

2.煎膏剂,又称膏滋。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为古老剂型之一,具滋补调理作用,已成为强身健体、防衰老、防治慢性病而深受欢迎的剂型之一。

四、什么是丸剂?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丸剂是最古老、最常用的剂型之一,与汤剂、散剂等比较发挥药效作用迟缓,但作用长久,适宜于对慢性病的治疗。正如李东垣所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如治疗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治疗气血亏虚的人参归脾丸,治疗脾虚久泻的补中益气丸;尤其是糊丸和蜡丸,在胃肠道中缓慢释放,属于传统的缓释制剂。丸剂因制作方法和赋形剂的不同,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滴丸等不同种类。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据其特点可供临床选用。由于丸剂需要直接口服,一般婴儿不宜,必要时可研服。

1.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以下的称小蜜丸。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等。

2.水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合固金丸。

3.水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

4.糊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糊丸因干燥之后硬度较大,崩解时间比水丸和蜜丸缓慢。内服后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所以方剂中含有刺激性较强的、有剧毒的,或要求在体内徐徐吸收,以缓慢发挥药效的药物,常制备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丸、青州白丸子、周氏回生丸等。

5.蜡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