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水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中都有水的存在,这是水独具的神奇之处。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充满生机与活力,靠的是水的滋养哺育;如果没有水,万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水不仅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命之本,同样也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本源:“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凝蹇而为人。”这就强调了人是由水生化而来的,即男女精气相合,水流布形成胚胎再成为人体。

其实,人和万物一样,不但生命孕育离不开水,而且生产生活更是时时刻刻离不开水。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除了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泥土以外,水则成了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物质元素。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一个什么状态?这很难想像,也不敢想像。每当脑中闪现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就看到了浩瀚无边的沙漠沙土半掩着的骷髅;似乎看到了近人宽的裂缝和稀稀疏疏一点就燃的枯草;似乎又看到了电影《上甘岭》中战士因干渴而无法翕动的双唇,又隐约听到了那喉结半天才抖动一下而发出的颤弱的声音:“水……”

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将变得黯然无光,整个的世界也会变成一片废墟,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也就“灰飞烟灭”了……如果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横伸枝条的苍郁,没有了鲜艳山的烂漫,没有了流觞曲水的诗意,没有了巫山云雨的伤怀……如果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日照香炉升紫烟”的气象,没有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闲,没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

水,是世上最美的东西,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水,我们才有了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才有了黄河流域的远古文化,才有了江南水乡的周庄、乌镇……因为有了水,大山才显得越发有灵气,树林才青翠欲滴……因为有了水,我们才拥有了绿色,拥有了清纯,拥有了生命。

进一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

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它标志着希腊人已经开始抛弃宗教神话的思维方式,改换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世界了。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视为世界的本原。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水生万物的哲学观念(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几乎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心理意识。

从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选择“风水宝地”作为栖息之所的重要性。因此,在数千年的进化过程中,“风水”(尽管其中含有不少迷信的成份)也就成为中国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代名词。不言而喻,不但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离不开水,而且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不能没有水,水在“风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故有“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出现的大地有机说中,始终把水看作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不但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水文化。水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水不但影响着人的素质,还给人以美的快感、美的享受。长期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共处,不断陶冶和强化着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亲和感和审美意识,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是中华民族崇尚山水自然美的真实写照。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关于水的观念与华夏民族对宇宙的洞悉、对生命基本原则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理解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水是中华文化中最普遍、最具创造活力的意象符号。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管仲在《水地篇》中说:“水,具材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

这段话主要意思是说:水是既具备材又具备美的。水柔软而清澈,能洗去人身上的污秽,这是水的仁德。水看起来是黑色的,其实是白色的,这是水的诚实。计量水不必用“概”(刮平斗斛的器具),流到平衡就停止了,这是水的道义。人都愿往高处走,水独流向低处流,这是水的谦卑。谦卑是“道”寄寓的地方,是王天下的器量,而水就聚集在那里。

《管子》依据水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以德赋之,唱了一曲水之美的赞歌,实与老子“上善若水”和儒者“以水比于君子之德”的观念一脉相承。尤其是“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的言论,分明是道家水性哲学的体现。《管子》通过盛赞水具有的“仁德”、“诚实”、“道义”、“谦卑”等优良品德,主旨是规劝人们要向水学习,效法水的无私善行,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能从水性和治水活动中得到修身处世的启发,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的思想。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页。水之道则是中国传统智谋最集中的体现。本书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案例,涉及到战争谋略、商场征战、待人处事等等,深入系统地揭示水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尽可能地指出中华水文化的核心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