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随方亦圆(1)
- 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 吴蔚
- 4984字
- 2015-06-11 14:28:42
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水的无形无色正是“虚”的象征。
水无形无色,可以用任何承载者的形状来构形,在杯子中是杯子的形状,在盆中是盆的形状,在任何容器中都可依据容器之形状而呈现出不同形状的风貌。不管人们如何的摆弄它,它永远能展现出其最好的一面,所以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水还能根据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水,在冰点下是固态的冰,在高温下是气态的蒸汽。
水这个随方亦圆的特征意味着柔韧性与适应性,即人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能力。
人应该仿效水之所为,顺从压力,适时变形。处逆境时应下更大的决心,处顺境时应更谦虚的学习,就像水的随方亦圆精神,在不同的环境中要能去适应环境、调适自己,去学习不同的东西和感受,给自己的人生或企业的未来下一个目标,然后去做它,不能自我设限、自我定型,而是不管在什么情形下,皆能去适应它、去调适、去面对它、去克服这些环境,那终将有一番不同的成就。
【引子】
“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
——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
庄子说,水流于无形,发泄于太虚清静的自然。
“君者槃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荀子《君道》
荀子说,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如果用盘子盛水,盘子是圆的,那么水也是圆的;如果用盂盛水,盂是方的,那么水也是方的。
【原理】
水因为无形,随方亦圆,同时也代表着它善于变通,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机应变。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型态,例如以水、水蒸气、雨水、冰块等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它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转化。
为人处世和做事业也是一样。世界上的变化无穷尽,遇到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为什么有些人事业做得那么成功,有些人却不是那么成功呢?成功的抉择到底何在呢?关键在于自己。因为,市场和人生乃是变化无穷的,需要有弹性去适应,就如同人在雨天时就应撑伞,企业在低潮、不景气时,就应调整策略,而非一成不变、僵化、无以应变。
这就是水的随方亦圆之道。
事情的成败,都有主客观许多因素,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水的随方亦圆之道恰好与“相机而行”的谋略相似。“相机而行”、“见机行事”这一谋略的实质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选择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主线。这正是水的随方亦圆的特性。
随方亦圆的谋略,要求在实施计划时,随着敌情变化而随时加以改变。即根据战场变化了的情况,灵活地相应地改变战法。根据敌情变化而改变作战计划,即敌变我变,是重要的用兵原则。
随方亦圆还是商家最惯常运用的谋略,也是商界最常见的一种不是手段的手段。随方亦圆、随机应变的关键就在“瞅准”上,千万不要只知“变”,而疏忽“机”,只有在“机”上作文章,深掘出并紧紧抓住这个“机”,才算是真正把握随机应变的深奥机理。
随方亦圆的前提是审时度势,了解实际情况和时机。
随方亦圆的关键是随着实际情况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机动,应付自如。
随方亦圆的诀窍是不死板而心中有数,调动人而不被人所调动。
随方亦圆的目的是克敌制胜,而不是故弄玄虚,显耀巧智。不然的话,很容易失之于油滑,聪明反被聪明误。
总而言之,水的随方亦圆之道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故事】
随方亦圆——曹操应急佯献刀
东汉末年,董卓收服猛将吕布后,威势更盛。并于公元189年九月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鸩杀少帝(弘农王),绞死唐妃,甚至夜宿御床,篡位之心毕露无遗,他的行为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愤恨。
渤海太守袁绍与司徒王允秘密联络,要他设法除掉董卓。但文弱书生出身的王允面对骄横的董卓无计可施。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他便以庆祝生日为名,邀请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讨计策。
席间,酒行数巡,王允突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司徒贵诞,为何悲伤?”
王允说:“今日其实并非我的生日,因想与诸位一叙,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专权,国将不国。想当初高皇帝刘邦诛秦灭楚,统一天下,谁想传至今日,大汉江山即将亡于董卓之手!”
王允边说边哭,众官也皆相对而泣。唯骁骑校尉曹操于座中一边抚掌大笑,一边高声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吗?”
王允闻言大怒,对曹操说:“你怎么不思报国,反而如此大笑呢?”
曹操回答说:“我不笑别的,只笑满朝公卿无一计杀董卓!我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于国门,以谢天下。”
王允肃然起敬说:“愿闻孟德高见。”
曹操说:“我近来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为了找机会除掉他。听说司徒您有七宝刀一口,愿借给我前去相府刺杀董卓,虽死无憾!”
王允闻言即亲自斟酒敬曹操,并将宝刀交付曹操。曹操洒酒宣誓,然后辞别众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
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
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
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
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正说间,董卓的女婿李儒来到。李儒是董卓的谋士,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
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
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曹操是一个高明的刺客,深谙水的随方亦圆之道。在行动前,他不仅想到了成功,而且也想到失败后怎样保全自身。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作为进献的礼物。最关键一点是曹操的随机应变,像水那样随方亦圆,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随机应变,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身取义的莽汉。
像水那样“随方亦圆”地伺机而作、灵活应付,意思浅显易懂,但实际运用起来却艰深异常,非常人能轻易驾驭。而香江首富李嘉诚却能运用自如,他也因此而建功。纵观李嘉诚的成功经历,他的创业史中的两次最大的、最关键的转折点,都因他熟练地运用了水的随方亦圆之道,所以才为他今天的辉煌业绩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其一,正当年轻的李嘉诚惨淡经营塑胶玩具时,他突然从杂志上得到灵感:塑胶花将在未来时代进入千家万户。他瞅准这个机会,改道生产塑胶花,结果一举变成了“塑胶花大王”。
其二,当李嘉诚的塑胶花事业如火如荼时,他又瞅准地产这一行,理智地放下行将开至衰败的塑胶花,使他的事业又发生了一次飞跃。
此外,“九龙仓之战”也充分体现了李嘉诚精于水的随方亦圆之道。在开战之前,李嘉诚就对“九龙仓”心怀“野心”偷偷吸纳其股票。但突然间风云突起,半路杀出个包玉刚,同时“九龙仓”的原主人怡和财团也奋起坚决抵制收购,”船王”和“怡和”大打出手。这时,李喜诚深知与其参战“三败俱伤”,不如退出收渔翁之利,于是立即改变了策略——像水那样由方变圆。他以价转让给包玉刚1000万“九龙仓”股票,换取包玉刚手中的“和黄”股票,又因退出而得到支持怡和的汇丰银行的好感,可谓益处多多。
随方亦圆——蒯祥妙造金刚腿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把京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后,集中了各地著名的能工巧匠,在元朝京城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营造皇宫。江苏吴县人蒯祥被选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
不久,皇宫造得差不多了,俯瞰皇宫,但见金虬伏栋,玉兽蹲户,檐牙高筑,金碧相辉,红砖碧瓦,龙飞凤舞,显示着皇家的豪富和权力。精湛的技艺,明成祖龙颜大悦,连夸蒯祥是当今最巧的工匠。
这引起了工部右侍郎的妒恨。在营造最后一座宫殿时,工部右侍郎趁雷雨交加之夜,偷偷钻进工地,把尚未完工的金门槛截断了一段。这一招十分毒辣,如果找不到同样的材料补上,金门槛装不起来,蒯祥就有坐牢、杀头的危险。
第二天清晨,风停雨止,气象一新。蒯祥见了断门槛吃惊非小,他知道有人想害自己,是谁呢?他怀疑是工部右侍郎,因为明成祖对蒯祥的信任超过工部右侍郎,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所以工部右侍郎要陷害他。但是眼前重要的是如何补救这个损失。他冥思苦想后,干脆把金门槛的另一头也截短一段,再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槽子,这样形成了一个活络门槛。后来的建筑者把这个活络门槛叫“金刚腿”。
竣工之日,明成祖带着文武百官亲自来验收。工部右侍郎阴笑着随后。谁知,明成祖看到“金刚腿”上刻着两朵牡丹,叶绿花红,色彩鲜艳,富丽堂皇,顶部还雕着一对狮子,小巧玲拢逗人喜欢。门槛可装可拆,马车轿子可直进直出,十分方便。整个门槛造得式样新颖别致,装磺美观艳丽。明成祖大为赞赏,蒯祥名声从此大噪。
蒯祥能够像水那样随方亦圆、随机应变,不但避免了杀身之祸,还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水的随方亦圆之道同样可以在经济活动中大显身手。在这一方面,德国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公司可谓是精于水的随方亦圆之道的典范。该公司十分注重改进产品,以适应顾客的需求;每开发一种新产品,总要邀请有关的专家来出谋献策,提出改进意见。数十年来,阿迪达斯始终坚持水道的随方亦圆的经营谋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和经营,从一个仅有几十名职工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的体育用品公司。
每当人们打开电视机观看精彩的世界体育节目时,就会看到那些蜚声体坛、家喻户晓的著名运动员们几乎都是身着各种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阿迪达斯运动衣,在国际大赛中叱咤风云,连创佳绩。阿迪达斯的高级运动鞋就更成为体育明星的宠儿,凭着它才得以扬威天下而称雄一时。
人们常用“哪里有世界冠军,哪里就有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这句话来形容阿迪达斯公司在世界体育界的影响。说起来并无夸张、过誉之嫌。阿迪达斯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世界体育用品界的瞩目。然而,它坎坷曲折的创业之路却是为人们所不知的。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赫若拉齐的小镇上,有兄弟两个鲁道夫和弟弟阿迪。受父亲的影响,他们长大后便从事了制鞋事业。开始,他们用母亲的洗衣房开了一个制鞋厂。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他们逐步扩大了业务。
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夜以继日地连续苦干好几个月,研制出了14种式样新颖的跑鞋,然后派人到处兜售。就这样,他们渐渐扩大了影响。1928年,阿迪达斯牌跑鞋正式成为阿姆斯特丹世界奥运会的比赛用品。
由于种种原因,二人经营上受到局限,直到1948年,他们的工厂才有40多名职工。因为资金紧缺,使用的设备也较陈旧、简陋,生产停滞不前。就在这一年,兄弟俩闹起了矛盾,虽经多方调解,仍然无效,最后,亲兄弟只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从此,小镇上的一家鞋厂变成了两家公司。兄弟俩变成了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对手,两家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角逐,从双方经营状况表明,弟弟阿迪的经营管理才能高出哥哥鲁道夫一筹。
时光整整过去了30个年头,经过几十年苦心的经营,他的阿迪达斯公司从一个仅有几十名职工的小厂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目前,它已是拥有4万多名职工,年产值39亿马克的世界头号体育用品公司。它的分公司分布在全球的50多个国家,产品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体育明星和追求时髦、崇尚健美的青年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在阿迪达斯生产的众多的体育用品中,最主要的产品是足球鞋。仅此一项,每年就生产500多个品种、28万余双,在150多个国家的体育用品销售中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