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融技术创新需求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和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移动电话的普及,银行客户和电信用户的范围越来越重叠,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和交易依赖于银行与电信的紧密融合来实现。银行业与电信业的合作与发展由单一的电信向银行提供技术、网络支持,发展为联手开发新产品、实现客户共享等全方位的合作。商业银行以网络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跨行、跨地区的服务,服务品种不断增加,开发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移动炒股等多种产品。电子支付工具也在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IT的广泛应用削弱了银行的支付媒介功能,银行业必须对支付手段进行创新。

近年来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金融技术的创新、标准的制订、业务模式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对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提高金融监管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新型支付业务的开发,是跨行业合作的产物,不论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行都应该清楚地看到,仅凭一方之力不可能实现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革命。电信运营商、银行、信用卡协会及有影响力的贸易商如果想在新型支付领域开辟新的天地,就必须携起手来加强合作。随着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支付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金融支付已朝着无线、移动的电子支付方式发展。移动支付具有便捷及时的特性,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服务。因此,手机这样的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成为支付工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催熟移动支付市场,需要解决诸如行业标准、成本、安全、产业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电子支付,推动我国移动支付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联、各大运营商等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多次的探讨,在产品形态、业务形态、商业模式等方面地行了尝试。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份发布了2号令,即《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了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服务的管理要求。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形式,同时具备线下/线上的支付特征,是电子支付发展的方向,应纳入办法的规范和监管范围。

政府的介入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产业链各相关企业也都本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路,在谋求凝聚共识、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移动支付试点和技术与业务模式的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