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同时间过程决胜时刻——经典战例介绍 分析与训练(3)
- 高水平竞技篮球决胜时刻攻防技战术理论与实践
- 毕仲春
- 16729字
- 2022-07-29 16:50:10
第七节 4.4秒~8.1秒决胜时刻战例介绍与分析
在距离比赛结束时间还有4.4~8.1秒的时间过程中,运动员接到球后可以完成多种技术组合或者是2~3人之间的战术配合,在本文基本理论分析中已经归纳出了在4.4~8.1秒时间段内的技术组合有以下几种:
1.摆脱接球—投篮;
2.摆脱接球—运球1次—投篮;
3.摆脱接球—传球1次—投篮;
4.摆脱接球—运球突破到篮下—投篮;
5.摆脱接球—基础配合—投篮。
实际情况是在这一个时间段内可以演绎出更多的变化、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精彩,下面我们挑选三个精彩的战例作一介绍。
一、精彩战例回顾
战例一:2006年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对斯洛文尼亚
比赛背景介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斯洛文尼亚球队的情况。作为前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国家之一,斯洛文尼亚拥有很强的篮球实力。在2005年举行的欧洲男篮锦标赛中,斯洛文尼亚队小组赛连克法国、波黑和最终夺冠的希腊队,3战全胜,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本次世锦赛是他们的处子秀,虽然国际排名不高,但谁都不敢小视他们。
斯洛文尼亚有5名球员在NBA打球。本届世锦赛,姚明要和效力于新奥尔良黄蜂队的“死党”纳克巴首次在NBA以外的赛场上进行较量了,纳克巴可以说是斯洛文尼亚的绝对主力。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首发中锋和本诺·尤德里也是姚明的老对手了。还有夏洛特山猫的布雷泽克和洛杉矶湖人队的武贾西奇都是实力派选手。除此之外,效力于意大利博洛尼亚俱乐部,去年欧锦赛上大放异彩的新星洛贝克也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在击败塞内加尔队后终于迎来世锦赛的首场胜利,虽然战绩仅有1胜3负,但是延续了出线希望,斯洛文尼亚2胜2负,中国队只要能够再击败斯洛文尼亚队就能实现出线的愿望。
比赛情况简述:第四节两队的比分交替上升,最后阶段斯洛文尼亚的斯洛卡勾手命中,领先中国队2分,中国75:77落后,比赛还剩5.8秒,最后一击的具体过程如下:
这时中国队已经没有暂停,刘炜迅速开出底线球,王仕鹏得球,利用姚明的一个掩护,一路快速推进到前场左侧,斯洛文尼亚队的布雷泽克和尤德里赶快上前夹击,王仕鹏急停跳投3分,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飞入篮圈,比赛也随之结束。中国男篮在最后时刻以78比77击败斯洛文尼亚队,成功晋级16强。
王仕鹏最后一秒命中压哨3分,中国队1分绝杀斯洛文尼亚队。⑦号队员王仕鹏在姚明掩护下,接到球直接运往前场,在3分线附近跳起投篮,绝杀成功。
战例二:2006年NCAA的64强比赛,头号种子康涅狄克大学爆冷未进入四强在美国,NCAA的64强锦标赛,特别是Final Four,其造成的声势不亚于总统大选或是NBA的总冠军战。整个3月份,全国民众都笼罩在大学篮球的疯狂风暴之中,为数不少的球迷一路跟着球队征战各地,披星戴月横跨数州,依然乐在其中,不以为苦。电视台如ESPN全天放送各分区决赛及特别报导,收视率总是居高不下。最好的例子,曾担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的Final Four时公开表态支持当年的首强阿肯色大学,冠军赛甚至还亲临现场观战。这种特殊现象,他们称之为“3月疯狂”(March Madness),形容的相当贴切。
北京时间2006年3月28日,美国NCAA男篮赛,华盛顿赛区11号种子乔治梅森大学队在赛区决赛中,经过加时赛以86比84击败头号种子康涅狄克大学队,闯入这一代表美国大学生篮球最高水平的锦标赛的4强。
这是自1985年NCAA把季后赛(锦标赛)参赛队增加到64个队以来,头号种子队第一次未能进入4强。
比赛情况介绍:北京时间2006年3月28日,美国NCAA,GMU(乔治梅森大学)对阵CONN(康涅狄克大学),比赛非常激烈,下半场的比赛比分交替上升,直到剩余7.9秒时候,康涅狄克大学投中2分,乔治梅森大学以74:72暂时领先。乔治梅森大学队叫暂停布置战术,准备最后一击,康涅狄克大学也进行了战术安排,具体过程如下:
根据NCAA的篮球比赛规则,乔治梅森大学队掷底线界外球,但是康涅狄克大学立即犯规,乔治梅森大学队1号队员罚篮不中,康涅狄克大学抢到篮板球后立即发动快攻,12号抢到篮板,传给5号威廉姆斯,后者快速推进到前场传给快下的33号,33号突破上篮得分。
康涅狄克大学从抢到篮板球,即:篮板—接球—运球3次后传球—接球突破(运球2次)-上篮,3人配合。整个配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体现出了强队应有的风范,从而把比赛拖入加时赛。遗憾的是在最后的加时赛里,头号种子爆冷惜败给了乔治梅森大学。
战例三:NBA2008~2009赛季凯尔特人103:102险胜鹰队,皮尔斯最后时刻显MVP风采
众所周知,在NBA赛场上,从来就不乏最后时刻一球定胜负的场面,胜负悬而未决,直到最后的一投才能决定输赢,使无论在现场或是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捏着一把汗,这样的比赛极大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刺激了篮球市场的不断向前发展。
比赛情况简述: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3日,2008~2009赛季NBA常规赛,凯尔特人对阵鹰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又一次展现卫冕冠军本色。当威廉姆斯终场前7秒时命中3分反超时,凯尔特人队并不慌张,皮尔斯展现MVP风采,他命中一个压哨绝杀,帮助凯尔特人队险胜鹰队。
第四节比分交替领先,直到最后21.1秒的时候,鹰队犯规,凯尔特人队的皮尔斯两罚两中以101:99暂时领先,此后鹰队命中3分以102:101反超,比赛剩下7.4秒,凯尔特人队叫暂停,布置战术进行最后一击。
凯尔特人队掷边线界外球,5号加内特给34号皮尔斯掩护,后者拉出准备接球,但是34号被严密防守无法接到球,5号接应,皮尔斯利用加内特的掩护接加内特的回传球,皮尔斯接到球后,立即进行突破,然后急停跳投,球进,凯尔特人队以103:102反超赢得了比赛。
整个过程,即从:掩护、前锋策应、回传球给队友进攻、运球突破(运球四次)、急停投篮,绝杀赢得比赛。
二、三场比赛进攻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以上选取的这三个经典战例,覆盖了男篮世界锦标赛、美国NCAA64强锦标赛、美国NBA比赛,在4.4~8.1秒决胜期的这些比赛中,所剩余的时间和掷界外球的地点决定着进攻球队所要采取的技战术配合,虽然由于国际篮联、NBA、NCAA比赛赛制的不同,导致规则稍有一些区别,但是总体情况差异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这三个战例,掷界外球(或发动攻防转换)的地点可分为后场端线、后场抢篮板球后攻防转换、前场边线、中线四种情况。一般球队都会充分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来根据自己的球队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战术,搏取最后一击,而尽量不给对手留下还击的时间。
在掷后场端线界外球和后场抢篮板球后攻防转换的两个战例中,首先要保证的是从后场向前场的快速推进,保证快速推进到前场3分线弧顶以上,其次就是衔接3分远投或者突破上篮的技术能力,说明3分远投和突破上篮这两者是主要的进攻手段。
在前场边线掷界外球的战例中,NBA比赛基本的配合就是先利用掷界外球的阶段给最后一击的进攻者进行跑位掩护,使他能顺利的接到球,然后利用其超强的个人能力进行攻击。此时间段内收集了16场比赛,由一名队员控制球,其它队员拉开单打,运用个人突破上篮的占56%,其次是突破分球,突破分球在收集的比赛里占的比例第二,占13%。
在中线掷界外球的往往是有暂停布置战术之后的配合,针对性很强,由于离篮圈较远,进攻球队一般选择直接传给借助掩护拉出接球的队员,这个队员也是队中突破能力最强的,意图借助他的运球突破上篮或者突破分球来进行最后一搏,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防守队过分把注意力集中到高位,对低位有所放松,可安排直接传球给空切到低位的进攻队员。
第八节 4.4秒~8.1秒决胜时刻训练方法
练习一:中远距离传球和快速突破投篮练习
练习目的:许多战例掷界外球的地点是后场端线,从技术层面来看,后场端线界外球最后一掷需要的首先是中远距离的传球技术,如此的距离一般要加强用双手胸前传球、反弹传球、单手肩上传球以及双手头上传球的针对性练习。然后是衔接快速突破急停跳投或者突破上篮的技术,尤其是长距离的突破后的急停衔接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练习要求:传球要快速准确到位,突破坚决果断,快速突破后的急停跳投要保证呼吸节奏以及控制好身体找到投篮的平衡点。
练习二:接应能力训练
练习目的:在这种快速进攻体系中,接球人接困难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与平时快攻练习和对抗训练中的针对性训练分不开。由于从后场发动进攻的机会普遍发生在对方投篮得分后,所以一般来说时间上不允许进行掩护配合辅助接球,所以在后场端线界外球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接应队员摆脱接球的能力。
练习方法:防守队员放弃防守掷球入界的进攻队员,而采用二夹一封堵接应队员的方法来阻止接应队员接球推进,如果②顺利得球,③就要快下准备接球攻击,如果②没能接到球,③就要马上回撤接应球并快速运球推进准备自己攻击。
练习要求:要求②的摆脱要位突然有力,与掷界外球和前线接应的同伴要有呼应。开始的时候要求②必须把球接应出来,随着②接应能力的提高,可以要求队友回撤帮助接应。这个练习也可以作为破解全场紧逼防守的一个配套训练进行练习,要求球队中的外线队员即1、2、3号位都要练。练习要有时间限制,掷球入界开始到球出手,时间不能超过8秒钟。
练习三:全场一过四运球快速突破能力训练
练习目的:由于在这样的快速进攻体系里,尤其是从后场推进到前场,或是在前场有机会可以突破上篮,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突破训练。
练习方法:全场一过四练习进攻球员⑤沿图示方向运球突破,以中轴线和中线为界,①、②、③和④分别负责四个阴影区域的防守,要求防守后场的①和④不要轻易伸手掏球(容易失去重心而丧失防守位置),严禁从后面捅球(因为容易造成消极防守的习惯且容易犯规),最少防守进攻球员运球三次后再回去防守下一个进攻球员,两名防守前场的球员②和③还要进行封盖和篮板球的争夺,直至球进或者一方抢得篮板球离开,另一人以最快速度攻守转换返回相应区域防守。
练习要求:为保障防守的质量并防止受伤,防守后场的球员最多防守四名运球队员就要换一名球员来防守,以防体力透支降低防守强度,防守前场的球员则要尽力防守进攻球员的进攻,直至获得球权或者被对方得分,这其中还有防投篮队员的挡抢篮板球的训练。也可以视情况规定非故意的犯规不判罚来加强对抗强度,由于这个练习强度很大,所以建议不要超过十分钟,否则难以达到预想的训练效果且容易受伤。
练习四:两人掩护配合的进攻练习
练习目的:当对方盯人防守时,为同伴摆脱对方,获得攻击机会。无球队员可以给有球队员掩护,而运球队员也可给无球队员掩护。
练习方法:⑤传球给④后,给他进行掩护,后者利用掩护突破,回传球给⑤进行上篮。
练习要求:掩护要到位,堵住进攻队员的移动路线;突破队员要看准时机,贴近掩护队员突破;掩护队员看到同伴突破后,要转身挡人跟进。
练习五:半场利用掩护配合的整体进攻练习
练习目的:训练队员利用掩护迅速的摆脱对手,能顺利进行接应,从而进行攻击。
练习方法:①将球传给右侧的侧翼队员②之后,通过篮下空切到强侧的场角,他的行动等于告诉另一侧的③要及时向组织后卫的区城移动,强侧的中锋队员④要在①绕过自己移向场角时马上去给弱侧的中锋⑤做底线掩护,后者利用掩护摆脱防守移动到强侧的篮下抢位要球攻击。
练习要求:在形成强侧局部防守负担过重之后,持球员②可以将球传给利用掩护移动到强侧的⑤,之后去给①或③进行掩护。他们之中没有得到掩护的队员①或③可做背后反切以制造战机,而被掩护的队员则将利用掩护跑到中锋⑤的外侧形成策应配合。②传球给⑤后去给③做掩护。这时①利用背后反切摆脱防守队员,而做完掩护后的②则转身向篮下抢位接球攻击。
第九节 8.1秒~24决胜时刻战例介绍与分析
当距离比赛结束时间还有8.1~24秒钟的时间时,根据本文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分析中的决胜时刻进攻战术运用指标的统计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可知,决胜时刻比赛剩余时间在8.1~24秒之间运动员所能完成的技战术组合方式有如下6种:
1.接球—投篮;
2.接球—运球一次—投篮;
3.接球—传球一次—投篮;
4.接球—突破到篮下—投篮;
5.接球—基础配合—投篮;
6.接球—全队配合—投篮。
由此可见,决胜时刻比赛剩余时间在8.1~24秒之间时,可选择的技战术组合方式比较丰富,并且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队配合。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此时间段内收集的13比赛,由一人控制球,其它队员拉开单打,运用个人突破到篮下进攻的占54%,其中多数是个人突破上篮;其次是突破后急停跳投,此时间段内运用基础配合进攻的占23%,其中以突分配合为主;再次是掩护配合,此时间段内运用全队配合进攻的同样占23%,配合形式主要是有球掩护后的突破分球,下面让我们根据以下几个精彩战例来进行分析。
战例一、吉诺比利单刀赴会,命悬一线邓肯相助
2005年NBA总决赛第5场,马刺对阵活塞,在之前的4场比赛中两队战成2比2平,谁拿下第5场,夺得总冠军的胜算就很大,此场比赛可谓是生死对决。马刺队最终凭借着老将霍利在距离加时赛结束还有9秒钟时的一记3分球,以95比94获胜,老将霍利再次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关键先生”的荣誉称号。比赛结束后马刺队核心球员邓肯和他紧紧抱在一起,对他表示感谢。其实邓肯在这场比赛的第四节结束时就有以补篮的形式绝杀活塞的机会,只可惜球擦筐而出,上帝给他开了个玩笑,比赛被拖入了加时。当时的比赛情景是这样的:在这场比赛第四节最后还剩下16.9秒时,两队战成89平,马刺队控制球权,这最后一次进攻将决定整场比赛的输赢。马刺队教练波波维奇叫了暂停,布置了一个前场发边线球战术,具体战术过程如下:
发前场边线球时,马刺队场上队员的站位分别是,大前锋④霍利发边线球,其他四名队员分别站在限制区的四个角上,呈四方型站位,进攻后卫②吉诺比利在靠近④霍利一边的限制区顶部和组织后卫①帕克呈对角站位,中锋⑤邓肯在远离④霍利一边的限制区顶部与小前锋③鲍文呈对角站位,当裁判把球递交给④霍利时,②吉诺比利开始起动去给①帕克做掩护,之后突然上提通过⑤邓肯的掩护摆脱防守到3分线弧顶接④霍利的发球,组织后卫①帕克同时佯装通过③鲍文的掩护去接发球。②吉诺比利接到④霍利的发球后在3分线弧顶运球拖延时间,待其他四位同伴站好位拉空篮下后,突然起动突破到篮下上篮,这时埋伏在限制区旁边的⑤中锋邓肯已经把防守自己的对手死死卡在了身后,从而顺利的冲向篮下抢到前场篮板球顺势补篮,但遗憾的是球擦筐而出。
在这里我要简要介绍一下吉诺比利,有人称吉诺比利为“灵蛇”,虽然没有强壮的身体,但身体控制能力极其出色、空间感觉超出常人,在场上常常以飘逸灵动的步伐结合奇快的速度,令人意想不到地以诡异的行进路线表演“手术刀”般的犀利突破,经常可以见到他突破上篮时能在身体极度扭曲变形的情况下得分。这个战术可以说是马刺队主教练波波维奇特意给具有超强突破能力的后卫吉诺比利设计的,因为他是左手进攻队员,突破能力非常出色,所以让场上其他四位队员把左边篮下拉的很空,让他从其左边突破上篮,中锋邓肯随后卡位冲抢前场篮板球,以防吉诺比利上篮不进,战术设计的可谓相当周密。
战例二、热火一鼓作气,小牛与奥布莱恩杯擦肩而过
北京时间2006年6月21日,在总决赛开始时并不被众多美国专家看好的热火队开局以0:2落后小牛,热火处境非常艰难,但正是这支受到质疑的球队凭借着主场的3连胜以及在客场的一场胜利取得了创记录的总决赛4连胜,并最终以4:2的总比分拿到了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个总冠军。今天的比赛是第六场,比赛一开始,小牛队坐镇主场气势逼人,诺维茨基绝佳的状态让球迷对小牛充满着期待。但是韦德又一次挡住了德国人的去路,他在首节比赛最后的1分58秒时间里连续拿下了7分,热火队也随之开始了升温。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11秒时,热火领先小牛3分,小牛队在热火队员韦德身上实施犯规战术,韦德获得两次罚球机会,可惜韦德两罚不中,更加遗憾的是在执行最后一次罚球后抢篮板球时热火球员哈斯勒姆抢到篮板球却走步违例,小牛队获得球权,这时候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9.1秒,小牛发后场边线球,他们还有获得胜利的最后一线希望,毫无疑问这最后一攻小牛要赌3分,小牛队进攻后卫②特里接到后场发的边线界外球后,迅速把球推进到前场,到达前场后充分利用中锋⑤诺维斯基的掩护,从其身边切过,从而摆脱防守跳起投篮,此次掩护配合的质量很高,诺维斯基的挡和特里的切几乎同时进行,特里把防守自己的队员彻底甩在了身后,获得很好的空位投篮机会,但遗憾的是球涮筐而出,被热火队球员韦德抢到了后场篮板球,韦德看时间已所剩无几,索性把球高高甩到了空中,球还没落地,比赛时间已经结束。这时候热火的队员疯一般的狂奔着,叫喊着,庆祝他们这个来之不易的总冠军。
战例三、两强相遇勇者胜,广东建立自己的王朝
2006年CBA总决赛,广东对阵八一,八一队是一支让全国各地球迷敬重的球队,军队的顽强作风、胜不骄败不馁的气质,曾让这支球队一度称霸中国篮坛。在CBA联赛开展的十几年间,也只有寥寥的几支队伍对八一队构成过威胁;但是广东队的崛起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按照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于嘉的说法,现在的CBA球队中,八一队属于靠防守赢得比赛的球队,北京队属于靠进攻获胜的球队,只有广东队是进攻和防守俱佳的球队,整体实力明显在各支参赛球队之上。看看广东队的配置,易建联、杜锋、朱芳雨、王仕鹏、李群,虽是全华班阵容,可是这五人中有四人是现役国家队队员,他们的配合自然不成什么问题,而经过“银狐”尤纳斯调教得这几个人经过大赛锻炼后,明显比以前成熟了许多。如果广东队真的可以如愿夺得总冠军的话,他们已经是连续三次夺得总冠军了,如果说广东队将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也应该是实至名归。
总决赛第一场,广东队旗开得胜,第二场两队打的难解难分,异常激烈,距离比赛结束仅剩16秒,八一队获得球权,但八一队落后广东队2分,这最后一攻对八一队至关重要,八一队如果再输一场,以后的几场比赛将会更加被动,八一队把球推进到前场后呈1-1-3阵型落位,后卫①王中光在3分线弧顶控球,突然位于限制区顶部的中锋⑤莫克提上给后卫①王中光做掩护,王中光利用⑤莫克的掩护把球推进到球场左侧45度角3分线附近,掩护后的⑤莫克移动到球场的左侧,这时位于篮下的前锋③李楠突然提上到3分线弧顶去接到后卫①王中光的传球,此时球场的篮下已经被拉空,③李楠趁机向篮下突破,在篮下遇到对手夹击时把球传给球场右侧底角3分线附近处于空位的后卫②李可投篮。此战术已经创造出较好的投篮时机,但可惜的是投篮稍稍偏出,八一队遗憾的输掉了这场比赛。
以上是决胜时刻剩余8.1秒~24秒以内所采用进攻战术打法中最典型的三个战例。观看比赛录象,决胜时刻剩余8.1秒~24秒之间实施最后一攻时,往往由球队最值得信赖的人去完成这最后一攻,总的来讲,是充分发挥球队中身怀绝技的球星的作用,他们普遍拥有很强的进攻能力,特别是突破能力,在比赛最后时刻的紧要关头,他们必须挺身而出。
在比赛最后时刻的紧要关头实施最后一攻时,球星往往在3分线弧顶控球,等到时间还剩下最后5~7秒时,开始发起进攻,要么突破直插篮下上篮,要么突破后急挺跳投,要么突破到篮下分球给处于空位的同伴投篮,要么在同伴的掩护下投篮,他们往往是决胜时刻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可以说是决胜时刻造就了他们。
第十节 8.1秒~24秒决胜时刻技战术训练方法
当比赛结束时间还有8.1秒以上时,进攻球队就可以组织一次完整的全队进攻战术了,根据北京奥运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队在全部比赛中平均每次进攻用时仅为8.9秒,就是说平均起来每次进攻时间也就是8~9秒钟的时间,当比赛剩余时间足够到可以组织一次全队配合时,这其中的变化已经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它可以采用进攻战术体系中的任何一种打法来进行最后的进攻,从这一点上来讲本节所介绍的几种训练方法仅仅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练习一:全场1打1训练
练习目的:提高队员的摆脱防守接球,快速运球推进以及突破的能力。
练习方法:每次上两名队员,一名进攻,另外一名防守。防守队员尽力阻止进攻队员接到教练的传球,进攻队员则运用各种脚步动作、变向、变速去尽力摆脱防守队员接教练的传球,进攻队员接到传球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球推进到前场,并且完成进攻。
练习要求:进攻队员必须在5秒钟的时间里摆脱防守接到教练的传球,并且要在5秒钟的时间内把球推进到前场,防守队员则要积极防守。进攻队员在突破后要主动去挡住防守队员的移动路线,进而占据有利的进攻位置。
练习二:三对三突分配合训练
练习目的:提高队员在实战情况下的突破分球能力以及接球直接投篮能力。
练习方法:三名进攻队员落位,持球队员①在3分线弧顶,其他两名进攻队员②和③分别在3分线两侧,落好位后持球队员①突破到篮下去吸引其他两名防守队员的协防,然后分球给无人防守的同伴,让其接球直接投篮。防守队员抢篮板球后变成进攻队员,然后再上三名防守队员。队员在进攻时位置依次调换。
练习要求:进攻队员突破时候可以持球突破,也可以运球突破,运用各种假动作去调动防守队员的身体重心,突破一刹那,蹬地突然有力,跨步迈至防守人脚的侧后方,侧身紧贴防守人拍球突破,运用假动作虚晃时不要失去身体重心。突破后不要低着头往前冲,要随时观察场上的情况,传球要及时准确。接球队员要在接球时迅速降低身体重心,接到球后立即起跳投篮。防守队员不打球,不破坏运球但应根据进攻队员的动作合理移动防守。防无球进攻队员的防守队员要主动协防以及协防后的迅速退回防投篮。
练习三:有球掩护配合训练
练习目的:提高队员掩护配合的质量以及利用掩护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
练习方法:②传球给①后跑去给①做侧掩护,①接球后运球做各种突破的假动作吸引防守队员。当②到达掩护位置时,①从②的身边切过急停投篮。②掩护后及时移动到有利的位置去接球或抢篮板球,然后站到①的队尾,①投篮后站到②的队尾,反复练习。
练习要求:练习中要不断强调掩护者不可以移动掩护,两人配合要协调一致,接受掩护的进攻队员要运用各种假动作、速度、节奏的变化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先向掩护的反方向做假动作,等到掩护队员突然提上占据合理掩护位置停下时,突然变向紧贴掩护队员切入,“停”与“切”基本上是同时进行,两者间不留缝隙,以防防守人挤过破坏掩护。在利用掩护摆脱防守队员后,持球队员要果断跳起投篮,千万不可犹豫不决。
第十一节 距比赛结束48秒战例介绍与分析
在距比赛结束还有48秒时,虽已超出了最后24秒决胜时刻的核心时间,但双方分差在4分以上的情况下,比赛的剩余时间仍为竞赛双方争夺的焦点—48秒钟。从篮球运动规则上看,双方各有一次完整的24秒钟进攻时间,这也正是攻守双方的主要矛盾所在,即使这时比赛双方分差在4分甚至更大,比赛结果也并非不可逆转,在NBA比赛历史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勒时刻和麦迪时刻,两次奇迹都是球队在最后时刻大比分落后,追回比分并反超,麦迪追回8分,米勒追回6分。
一、麦迪时刻
1比赛背景
具有传奇色彩的“麦迪时刻”发生在2004年12月9日休斯顿火箭队主场迎战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比赛中,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在本队以68:76落后8分的情况下,在最后35秒砍下13分(4个3分球加一个加罚球),率队在最后时刻大翻盘掀翻强敌马刺,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大量的连续得分堪称篮球运动历史上的奇迹。
作为麦迪的队友,姚明赛后评论:这样的比赛换别人来打200年一场,T-MAC50年一场。
马刺队主教练波波维奇则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你眼睁睁的看着他把刀子捅进你心窝,可你根本对此无能为力。
而作为这场好戏的主角,麦迪却说:提前退场的观众,你们错过了一场伟大的比赛。
“我们得以第一手地感受到他之所以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球员之一的原因,”火箭后卫苏拉叹道:“他竟然将我们从那样的绝境中拉了出来,真是神奇,令人难以置信。”
鲍恩也表示:“太狂野了,看着麦迪那样将球送进篮圈真是奇妙的感觉,他投中了一两个后我们开始想‘我们是否能将比分追近点?’也许当时每个人都是那样想的——至少我们能让比赛看上去不那么难看——但麦蒂迪有不同的想法,他想为我们赢得胜利,这真是神奇。”
2比赛关键时刻重现
在主场对阵马刺的比赛中,火箭队确实存在着实力上的差距,因此整场比赛都比较被动,比分始终被马刺队压制着,但是火箭人始终没有放弃取得胜利的希望,最后这52秒钟属于麦迪,这一刻他就是上帝……
52秒钟
在比赛进入最后一分钟时,火箭队虽然一直在努力追分,但迫于马刺队内线“石佛”邓肯和外线帕克、吉诺比利等人的压力,依旧落后于对手10分。麦迪在右路突破后投篮不中,但姚明在第一时间抢到前场篮板球,并直接将球补扣入网,此时的比分是66:74;
47秒钟
火箭队在姚明扣篮得分后立即组织全场紧逼,邓肯掷端线界外球给帕克,帕克在火箭队两人包夹下仓促传球被火箭队帕吉特抢断,后者直接扣篮得分,火箭队在10秒钟内连续追上4分,马刺队被打得措手不及,立刻请求了暂停。
44秒钟
暂停后马刺队在中场掷界外球,此时时间已经不多了,火箭队被迫采取犯规战术,以“稳”著称的马刺队坚如磐石——连替补也不例外——23号后卫布朗两罚全中,差距又拉到了8分,火箭队扳回比分的希望依旧渺茫。
35秒钟
麦迪的表演拉开了序幕,他由后场接球后运球到前场,同队友在3分线弧顶处简单进行了一次挡拆配合后,匪夷所思的直接急停跳投投中3分,这一投几乎没有任何准备动作。而麦迪的队友也为他进行单打拉开了空间,将所有其他防守队员吸引到了端线位置。
31秒钟
火箭队得分后依旧进行全场紧逼防守,在没有抢断成功时立即采取犯规战术,这一次麦迪又在迪文·布朗身上犯规,他的罚球依旧稳定,两罚又是全中,此时火箭队以71:78落后7分。
24秒钟
如果说麦迪在35秒钟投中的3分球为他的表演拉开了序幕,那么在这一刻他正将比赛发展成为他一个人的演出。这一次的进攻同上一个配合如出一辙,只是为麦迪进行掩护的队员变成了姚明,他和姚明在3分线弧顶做了一个掩护后,做出了3分球起跳投篮动作并成功引诱邓肯对他犯规,更为神奇的是麦迪在邓肯落在自己身上后,在裁判员鸣哨的同时将3分球投出——球进了,再加罚一次!此时邓肯的脸上写满了无奈。这一回合麦迪打4分成功,比分被他改写为75:78。
16秒钟
比赛的时间虽然在减少,但是火箭队反攻的势头却越来越猛烈,球迷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马刺队在中场掷界外球,火箭依然采用犯规战术,这一次走上罚球线的是“石佛”邓肯,不愧是号称NBA联盟心理素质最稳健的队员,他两次罚球未失一粒,稍微为刚才的犯规挽回了一些颜面,此时的分差已经变成75:80。
11秒钟
火箭队12号在前场掷界外球,形势所迫马刺队也将防守改为了半场扩大紧逼盯人,导致鲍伯·苏拉险些发不出球来。关键时刻,还是麦迪在帕克和鲍文的包夹下接住了难度极大的传球,然后径直突破到右侧3分线外45度角位置,就在上一个回合造成邓肯犯规并且打“3+1”的位置上急停跳投,素有“防守专家”之称的鲍文刚刚把手从麦迪手臂上拿下来,此时暗自庆幸没有犯规的他也只能看着麦迪再次3分命中,比分也随之被他改写为78:80。
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打击令马刺队乱了阵脚,势头正猛的火箭队乘势追击,将全场紧逼防守进行到底,没有办法将球发出来的邓肯无奈之下请求了最后一次暂停。暂停过后,经验老到的巴里在前场发球,火箭队则派姚明利用身高对他进行干扰,此时比赛时间还有11秒钟,立功心切的迪文·布朗此时在弱侧借助邓肯掩护迅速溜底线过来接球。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布朗拿球后为了保护住球和加速突破,用了一招“乾坤大转身”—转身、运球—啊!未曾想转身时重心过于前倾,他竟然连人带球摔倒在地板上,趴在地上的布朗大骂:“地板咋没擦干净?”不管地板擦没擦干净,总之他摔倒是真的!过来对他进行夹击的麦迪一步冲过去夺走他手中的球,这一刻麦迪的睡眼现在变成了狼目—here comes for Mcgrady,all turn out as tornado!如解说员所说,麦迪和火箭队杀的兴起的队员像龙卷风一样奔向马刺大营。Mcgrady,for the win!
时间还剩下4秒钟时,麦迪控球一路单骑闯关通过中场,他摆脱了鲍文,跑到巴里所在的场地左侧(难得麦迪在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还是那么冷静),只见他从3分线左侧45度角拔起来就投,球像抡圆了的拳头直砸马刺队的篮筐,球进了!
结束
麦迪最后一记致命3分球命中,比赛时间只剩下1.7秒,马刺队也已经用完了所有的暂停机会。邓肯在后场发球,帕克从后场运球到前场一记不着边际的3分球结束了比赛。这个时候,连老练的马刺也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所震撼,失去了反抗的斗志和能力。比赛结束,火箭队神奇般的以81:80战胜了马刺队。重温麦迪时刻35秒13分,连中四个3分球,其中包括一个打4分成功。麦迪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神奇的麦迪时刻就此诞生。
解析:11秒钟迪文·布朗的接球是马刺队教练一个有风险的布置,让一个无名小辈布朗去接球,希望直接突破形成得分或者造成对手犯规,波波维奇以为这招避实就虚可以防止被火箭队抢断,其实若布朗没有因过于紧张而失误的话本来也可以这样的,正因如此才成就了经典的“麦迪时刻”。时过境迁,麦迪已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冬眠阶段,成就他盛名的无名小卒布朗也已转投黄蜂队。
二、米勒时刻
与“麦迪时刻”不同,“米勒时刻”不能单纯指某一次比赛中的神奇表演,因为在NBA的比赛中曾经出现了太多的“米勒时刻”,他经常在关键时刻狂飙突起,率领球队打破僵局甚至是反败为胜。18年的职业生涯,留下了太多经典的“米勒时刻”,让人津津乐道。
其中,知名度较高的首次“米勒时刻”诞生在1994年6月1日,1994~1995赛季东部决赛第五场步行者队迎战纽约尼克斯队的比赛,在第四节比赛中米勒单节拿下25分,率领步行者队在客场翻盘,这是“米勒时刻”第一次在全美直播,同“麦迪时刻”类似的是米勒创造篮球历史上的惊天逆转的武器也3分球和罚球。最为著名的一次“米勒时刻”发生在1995~1996赛季东部半决赛首场,对手同样是尼克斯,在最后8.9秒钟内,他命中两个3分球、两个罚球,总共得到8分,帮助步行者完成NBA历史上最惊人的大逆转。从此“米勒时刻”名扬全世界。
1995年5月7日,东部半决赛第一场步行者和尼克斯的比赛中,在距离比赛还有18.7秒,尼克斯以105比99领先。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比赛已经结束了,只有米勒坚信会有奇迹发生。步行者队暂停后在前场发球,借助一个3分线弧顶位置的双掩护战术配合,米勒摆脱了防守,由内线冲出来接到了队友在中线掷出的界外球,他双脚落到3分线外,抓住这不到半秒钟时间的机会转身就投。此时纽约尼克斯的主力后卫斯塔克斯越过来补防,他的手已经伸到了米勒的眼皮底下,然而,正是这不到半秒钟的机会给予了米勒本场比赛关键时刻的第一次神奇表演——球在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进了!这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6.4秒。
下一回合,尼克斯发球,乘势追击的步行者队采用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与其说是米勒判断出了传球路线并断下皮球,不如说是尼克斯队在步行者强悍的防守面前露出了破绽,总之,尼克斯队的后场界外球鬼使神差的发到了米勒手里,他接到球后运球转身,一步跨到了3分线外,扬手便是又一记远投,没有丝毫的犹豫——球又进了。距比赛结束还有13.2秒钟,米勒在5.5秒钟之内帮助步行者连续追了6分,将比分改写成105:105。
此时尼克斯队已经没有暂停的机会来布置战术,幸好在步行者的再次盯人紧逼防守下,主力后卫斯塔克斯接到了后场发出的端线球,步行者立刻采取犯规战术,他们选择此次犯规也属无奈之举,因为被犯规的斯塔克斯虽未尝创造过什么“时刻”,但在NBA中也是有名的投手。
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那么每个成功球员的脚下都有无数个球员。踌躇满志的斯塔克斯站在罚球线上竟然连续两次罚球不中,凭借身高抢到第一个篮板球后,中锋尤因的仓促补篮竟也偏出。混乱之中又是米勒抢下篮板,他把球死死的抓在手中,刚才两罚未中的斯塔克斯气急败坏的对他犯了规,把米勒送上了罚球线,能创造“时刻”的球星同普通的球星就是不一样,米勒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两次罚球全部命中,将比分反超为107:105,这时比赛还剩下7.4秒钟。
也许是被米勒的表演所征服,纽约尼克斯队的最后一次进攻既无组织也无目的,慌乱之中的出手更是不着边际,最终步行者队以2分优势反超取胜。
令人难忘的“米勒时刻”不胜枚举,如:1998年5月25日,东部决赛第四场,步行者队迎战乔丹领军的芝加哥公牛队。比赛的最后阶段,公牛队领先1分,在全场还剩0.7秒的时候,米勒在乔丹的贴身防守下原地投中3分球,率步行者队以104比103反败为胜。最后,经过七场大战,步行者队以3比4惜败,但是,米勒始终坚信他可以击败乔丹。
也许米勒对于这场比赛的评价是他精神的最佳写照:“我知道他(乔丹)是最好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我想我可以和他斗!谁都想有好的表现,我也是一样。也许我不是最好的运动员,我跑不快,动作慢,跳不高,但我可以和最好的球员斗!”
比较“麦迪时刻”和“米勒时刻”,如果说按照投中第一个球算的话,米勒时刻是9秒得8分,麦迪时刻就是31秒得13分;如果按落后比分的时间,而不是投中第一个球的时间算的话,那么米勒时刻是16秒得8分,麦迪时刻是35秒得13分。“米勒时刻”存在尼克斯队失误的因素,在步行者队连续追分的同时,尼克斯队一分未得;而麦迪时刻却是真真正正一分一分追回来的,马刺队并没有很大的失误,在麦蒂连投带罚得到了13分的同时,马刺队所得4分在全场比赛来看也属正常。
解析
比赛进入关键时刻,是落后球队能够反败为胜或是领先者能够一鼓作气称王,其关键可以归纳为“一对矛盾”、“两种战略”和“三个因素”。
一对矛盾:
攻守双方的一对矛盾集中体现在时间和比分上。
矛盾的一方面表现在对剩余时间的把握上,领先者希望尽快耗尽比赛时间,避免关键时刻的一切意外情况;而落后方则想方设法将比赛时间延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比分是双方矛盾的另一方面,这个因素则决定了双方的具体战术选择。以是否拥有球权为标准,这个时段的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支球队却又由于各自的比分状况而产生了截然对立的两种战术思想,两种对立的战术思想指导了双方对立的战术选择,这段时间内双方在全场比赛中的博弈达到了高潮。
两种战略:
落后球队战略。落后方希望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每一次攻防。迫使领先一方在攻防两端犯下错误,防守上迫使领先队因失误或犯规而失去球权不能得分,进攻上达到最大效率,具体体现为3分球战术的大量运用。
领先球队战略。领先方要保证本队进攻和防守时间的完整性,希望尽快将比赛时间耗尽,避免其本身犯规的同时也力争避免被落后一方采取犯规战术都是这种战略的具体体现。
下属三个因素是能否够反败为胜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1、利用巨大的防守压力令对手措手不及并迫使其发生失误,其核心是阻止领先方得分的增加;
2、在阻止对手得分同时,利用稳定的远距离攻击点(球星)保持超高的投篮命中率;
3、不抛弃、不放弃,保持对胜利的执着信念。
第十二节 距比赛结束48秒技战术训练方法
落后球队战术:对于比分落后一方,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尽量多的得分,因此,宜采用追赶比分最为高效、迅速的3分球进攻战术。
练习一:
练习目的:本战术代号为“闪电”,旨在从后场迅速推进到前场,并在最短的时间通过五次传接球形成一次在双人交叉掩护下3分球投篮机会,属高效型的进攻战术,进攻时间约为8秒钟。
掷界外球位置主要有后场端线和记录台对侧跨中线两种情况,虽然位置不同,但是所实施战术可以是相同的,下面分别介绍。
练习方法:
若在本方端线掷界外球,则队员采取行进路线,由2号位和3号位延两侧边线快下,控球队员和内线队员从场地中央移动。1号位置为控球后卫,2号位置为攻击后卫,3号位置为小前锋,4号位置为大前锋,5号位置为中锋。
当2号位或3号位队员接到从1号位传来的球(传球后已经跟进),持球到端线之后,“闪电”战术开始发动。
此时4号队员应该作为一名追踪队员,在1号位之后进入到场地对侧的得分区域。于是,一旦球转移到了端线的2号位或者3号位,4号位队员做一个斜向切入,切向球侧的第一位置区去接来自翼侧的供中锋球,吸引对手的内线防守进行收缩。5号位队员滞留在进攻的后面,以预防任何在快攻失误或者投篮不中后,对手发动的快速反击。此时他应该占据4号位斜向切入后腾出的空位。
由于要进行外线进攻,如果1号已经传球给2号位,2号位队员也不应将球传给第一个下沉的高大队员(4号位),而是立即将球回传给1号位,1号回传给5号位,5号位再将球传给在对面侧翼的3号。在进行上述传递过程中,下沉到低位的高大队员(4号位)跟随球的运动方向移动。
一旦3号位队员接到球后,5号和1号开始为2号建立交叉掩护,2号位队员利用掩护拉开,找机会接3号位的传球完成远距离跳投。
若落后方在对方得分后请求暂停,则依照国际篮联规则在记录台对面跨中线掷界外球,这将缩短进攻时间并丰富进攻时可选择的战术方法。由2号位队员跨中线掷界外球传给1,进行传接球配合,最终由2号位队员完成外围远距离投篮,减少了由后场推进的过程,缩短此次进攻的时间。
上述为短时间进行外线攻击的“闪电”战术,正由于在48秒钟落后的一方往往会采用能够在短时间内缩小比分差距的3分球战术,这种时刻领先的球队亦预料到这一点,并对落后一方的3分球战术进行重点防守,因此落后球队在发现对方重点防守外围投篮的策略时,果断采用内线两分球进攻战术则成为更加稳妥的进攻手段,往往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此种进攻选择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低得分意味着更多的回合数,每一个回合可能都需要以本方的犯规和对方的发球而以非常规方式结束,且缩小分差的希望亦仅存在于对方罚球不中和本方的进攻成功率上。
下述在3分球进攻战术受阻后可以采用的内线强攻战术,一方面可以形成比较稳妥的进攻机会;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内线进攻造成对手犯规,在时间停止的情况下进行罚球,是落后一方理想的战术选择。
此种打法同“闪电”战术一脉相承,可以从任意一侧开始执行。如果对方扩大防守区域,重点在防守远距离投篮上,1号位不能将球传给2号位,他可将球回传给5号位,通过5号位将球转移传给3号位。随着1号位队员做出这样的选择,4号位队员低位同样随着球的转移而移动。
在5号位队员将球传给翼侧的3号位之后,2号位队员为5号位队员建立一个后掩护,我们此时要找机会从3号位向内线的5号位高调传球。如果不能利用高弧线传球给5号位,那么5号位队员继续移动到4号队员对侧,在低位中锋的位置落位,同时球在外线队员手中由3号位向2号位再到1号位回传。
当防守还在布置落位的时候,1号位队员可以运球并完成投篮,但更重要的是在5号位队员占据4号位对侧低位中锋位置时,将球传入内线,形成内线进攻机会,通过内线强攻得分或者造成对方犯规。如果二次进攻没有完成投篮,球队可以开始常规的轮转进攻。
对于落后一方,争取时间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在最短时间内犯规将对方送上罚球线,牺牲两次罚球以停止计时钟的运转并获得球权,这就要求有选择的对领先球队队员进行犯规,选择罚球命中率最低的场上队员犯规。为了及时、有效且不违反规则的进行防守,进行人盯人全场紧逼防守是理想的选择。
领先球队战术:稳健的完成进攻并耗尽时间是所有领先球队的理想选择,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每次进攻发动的时间,以每次进攻时间的最后8~10秒钟为佳,进攻战术也以球队熟练的内线进攻或核心队员的进攻为主。需要注意的是:
1、教练员应将具有较高罚球命中率的队员留在场上,因这个阶段落后一方往往会采取犯规战术,而罚球命中率低的球员将是对方理想的犯规对象。
2、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严格控制失误。因为仅仅一次失误就足以将全场比赛的努力和比分优势耗尽。
3、把握进攻时间,过早完成进攻等于将比赛主动权拱手交给对手,使其有更多进攻战术的选择。
4、重点防守外线,严格控制犯规。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本文在相关篮球比赛决胜时刻时间界定方面,在众多专家意见相佐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寻找研究的时间基点,以比赛结束时间为起点,逆向推导由0秒开始逐渐向上推移直至比赛终场前60秒,为决胜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
2、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经过统计学的因素分析,确定了影响篮球比赛关键时刻的时间、比分的关键因素,同时界定了暂停、界外球地点等其他相关重要因素。
3、本研究在以往决胜时刻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录像分析和试验统计测试,将此研究进一步推进到定量研究。把比赛结束前0秒~24秒的决胜时刻比赛双方的技战术分析落实到每一秒、每一个动作及每一个配合方面,为教练员制定决胜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建议
篮球比赛决胜时刻攻守技战术的变化伴随着每一秒的增加和每一分差的波动,技术和配合变化的可能性呈几何倍数增长,例如,比赛剩余同样8秒时间,分差1分和3分的技术和战术的运用大相径庭。48秒时间分差4分的技术和战术的安排也藏有玄机,本研究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广大教练员、教师在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决胜时刻技、战术的训练,临场比赛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把握好决胜时刻稍纵即逝的机会,争取比赛的胜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和建议,愿教练员们在比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