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特色
- 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
- 冯霞
- 2518字
- 2015-12-26 16:04:36
一、初步形成对人文体育观的理论建构
本文在人文体育观理论建构方面的创新体现在,从人自身作为生存主体出发去理解体育的本质、存在和价值,从而使体育回到人的主体价值的轨道上,确立了人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人文体育观的“立人”的实践观点,即在理论上建立对“人”的科学、完整的认识;在体育价值中体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等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尊重,在体育实践中从身体、心智和精神上全面地塑造人。通过对人文体育观的构建与阐释,使体育“以人为本”有了具体的实践含义。
首先,从人生存的三种主体状态出发,确定人文体育观的内在结构。根据人学观点,人本身是类的人、社会的人和个体的人的三位一体的生存结构,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单个人的本质,构成了人的本质的三重属性,是人生存的三种主体。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只有当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人才能从实践上,按照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由此判断,人和体育的关系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存在本质决定了体育的存在本质,这种必然联系成为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的发展是一个“由人而生,向人而进”的过程。因此,体育与人生存的三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文体育观的内在逻辑结构。
其次,人文体育观的三个理论焦点:第一,肯定人的自然本性的合理性,在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基础上全面地发展人的身体的权利;第二,尊重人作为社会个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弘扬人的主体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注重人作为精神个体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体育文化,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手段和精神动力。
第三,围绕上述三个理论焦点展开对人文体育观的阐释。人文体育观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在体育的文化属性问题上,体育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体;在价值与理性的关系上,体育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点;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体育追求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协调性。
第四,通过人文体育观对体育实践中的“人”的问题的关注,阐发人文体育观“立人”的核心主张,即在理论上科学完整地认识人,在价值上尊重人(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独立人格),在实践中全面地塑造人(对身体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促进、对人格的塑造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引导)。
二、人学研究视角与方法的独特性
关于人文体育观研究中选择人学视角的必要性,已在本章第二节中进行详细论述。这里主要从人学方法与以往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说明本文选择人学这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人学研究方法不同于以往“对实体的注释”的方法,而采用了现象学“对关系的理解”这一认识方法,从人的本质与体育的关系中揭示了体育的本质。现象学方法,是注重通过对象来研究人和通过人来研究对象的对象性思维方法。这是在超越了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遍直观以及费尔巴哈式的二重性直观基础上所形成的“高级哲学直观方法”,这是对“感性的活动”的理解,而不是对“感性的对象”的理解,因而是对关系的理解,而不是对实体的注释。这种高级哲学直观的方法在认识人的本质时,实际上是将人的本质看成是一个人的本质化和对象化的过程。运用上述现象学的方法看体育,是从人的本质与体育的本质的关系入手,把体育看作“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从而解决了过去对体育本质认识上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以往对体育的理解,是建立在把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实体性质的感性对象的框架内来研究,人学研究视角的确定,使得对“体育”的认识能够跳出“把体育看作人的活动的产物”这个固有的框架,建立起一种“体育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过程”的动态的、开放的观念。
三、在“体育”认识上的观念创新
本文在体育认识上的创新体现为,没有把体育当作某种具有定势的结果或现象,从而局限于从教育、社会、文化领域等现象层面,而是从体育与人作为生存主体的关系层面,把体育看作是人的一种现实的、历史的、动态的实践过程而非凝固的结果来建立对体育的认识。
人文体育观在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上,提出体育是“不断生成着的、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从人、历史与实践三者之间存在的共生性关联中,建立起了体育观念中的“人”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历史是人的历史活动过程,实践则是人的具体的历史过程,人是历史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体育”,“人”都是这一对象性活动过程的主体。这是在体育认识上强调“人要真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人及其活动”的结果。
由于人们对体育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们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因而本研究通过中、西方对体育概念的争论及其焦点的分析,从中找出中西方在体育认识上的不同,得出中西方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对概念的争论中,西方始终围绕着“个体的人”与体育的关系这一主题,对体育领域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精细的分类,在教育、娱乐两大属性的基础上,形成许多体育的分支学科和实践领域。
四、理论建构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
本文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研究以及人文体育观的理论构建,都是针对“如何在体育中体现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正确发挥人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往人们对人文体育观的讨论,一方面因为不同的论者对“人文”和“体育”两个问题的理解不同,因而论及的内容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观念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人文”与“科学”的分裂导致了人们对人文体育观的误解与偏见。在这一前提下,人文体育观较多在抽象的层面上谈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性、人文精神的弘扬,缺乏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
本文在对“人文”和“体育”的历史的、现实的考察基础之上,从人自身的角度,运用辩证的分析方法,批判地看待“以人为中心”,并运用系统综合的思想方法把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划分人文体育观的内在结构的依据,建立起人文体育观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文体育观的三个理论焦点”,并对人文体育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这种建立在对“人文”、“体育”以及“人”的现实和历史的考察基础上的人文体育观理论建构,使人文体育观脱离了从抽象层面对人的关注,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鲜明的实践指向性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特色,并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研究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