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献研究综述

体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主题下,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研究开始复苏。人文体育观逐渐形成,并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从“人文体育观渐进,生物体育观淡出”,到“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再到“人文奥运”的提出,体育的人文性问题在全球化的体育发展浪潮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凸现出来。

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给体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社会由主要投资于“物质资本”转向重点投资于“人力资本”,“强调体育对人的健康投资,对人的未来高劳动生产率的投资”【8】,这是人文体育研究的现实出发点,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所在。

人文体育观是以人文的观照去阐释体育、指导体育发展的思想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实践进程,体育价值观日益显示出差异性和多样性。人文体育观通过对多元体育思想的反思,在批判和宽容的原则基础上形成了对其他多元体育价值观的统摄,逐渐上升为当代体育的主导价值观。人文体育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存在以承认多元化体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为前提,体现了一种平等精神;人文体育观与其他价值观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与对话,则体现出一种宽容性的原则。当代人文体育观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使人们意识到体育所内在蕴含的人性意义,并使体育重新与人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体育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

人文体育观的研究,将为我们从人学的角度重新理解和阐释体育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就我国对人文体育观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力求把握我国人文体育观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当代人文体育观理论研究的主要命题及其进展

(一)“人文体育观”的阐发及其与“生物体育观”之辨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观念,人文体育观的出现,使人们在各自不同的经验和文化背景中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在其产生之初表述上的不完善,使得人们对人文体育观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胡小明(1999)提出:“人文体育观,指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生物体育观,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对人的生物性效果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呼唤体育以人为本,体育不能无‘人’”的主张。【9】“人文体育观”相对于“生物体育观”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一系列理论争鸣。吴翼鉴(1999)对把“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这一观点视为“生物体育观”提出异议,并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相关用语提出疑问。【10】曹卫(2003)则通过对体育人文理念的理解及其重要性的分析,指出生物体育观指导下的体育有其局限性,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需要人文体育观来统领其发展方向。【11】

在前述人文体育观提法的基础上,胡小明(2000)分析了新世纪中国体育需求变化,提出“新世纪的体育将发生两个重要转变:从群体的需要转向人类的根本需要;从社会的强制性需要转向个体幸福生活的主动需要”的观点,在论述中提到“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因为没有明确的释义再次受到了质疑。【12】此外,毕世明(2002)就体育界对人文、人本、人文精神等相关用语的理解进行了辨析,分析了人文精神与中国体育的关系,指出中国体育不是欧洲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的延续”【13】。与体育中的“生物观”和“人文观”的区分方法相类似,周西宽(2002)在对体育基本观念的研究中指出,“体育人文观是指一种文明的、理性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生物科学是体育的两大基础科学。前者的应用往往影响体育发展的方向,后者的应用则往往决定体育发展的实际效果和水平”。【14】这一提法在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前提下,肯定了体育的人文价值对体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体育领域科学与人文的界限分明。

把体育看成单纯的生物性活动,是对体育的科学性的片面理解;把体育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等理解为与体育本质对立的内容,是对体育的人文性的误解。当前体育界对体育的人文性及其相关概念表述仍然缺乏明确、系统的研究,引起了体育实践过程中的片面理解;与此同时,体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关系仍然存在着相互割裂的认识,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整合。生物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的争论,引发了我国体育界对体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之间关系的思索,对人文体育思想的推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

关于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国内体育界已经有过多种零散论述,但都没有最后形成对人文体育观的内涵、思想基础和理论建构等系统研究。宋继新(2000)分析了当今体育运动“物化”的社会根源,提出体育运动要由“物化”转向“人化”,首先要转变人的观念,扬弃地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新观念——学校体育要‘强身育人’、群众体育要‘健身育人’、竞技运动要‘夺标育人’。”【15】吴晓农(2001)从教育人本论和素质教育理念论的角度,分析了近百年来体育作为人类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历程,指出:“‘以人为本’的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以人为本’的体育可以概括为:作为人类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体育的根本宗旨是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将从竞技、大众、学校体育方面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6】裴立新(2001)从人类发展观的转变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对“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理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理性思考【17】。肖焕禹(2001)从世界体育发展的角度指出,“新世纪的体育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更加尊重生命,重视健康,保护环境,提升体育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18】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价值在社会发展体系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在体育领域也出现了对“以人为本”的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反映了人文体育观的内在价值核心。对体育“以人为本”的研究,使“人的问题”在体育发展理论中凸现出来,形成了体育的发展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在体育对人的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向度的思考。

(三)“体育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对体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思考

把人的发展问题作为体育研究的起点,其根本意义在于认识到人作为体育活动的主体具有的价值存在,从而淡化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体育的工具价值取向,突出了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体现了新时期体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探索。刘次林(1999)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指出人的活动是超越了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基于理性的活动,论述了人的身心内在统一的体育观。【19】周登嵩(2002)对我国学校体育领域中体育教学的人文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学要素的人文价值和属性。【20】杨文轩(2003)从“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发展可以预见的目标,是人的发展在当代的体现”的角度,探讨了体育和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体育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以人为本)和运行方式(教育与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现代化(素质、职业和组织现代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起到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21】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从侧重于对人的身体素质发展影响的实证性研究,逐渐转变为运用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探讨体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个转变过程也表明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逐渐在体育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对大众人文体育观念的影响

当前人文奥运的研究主要是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前提,以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和互动为目标。在“人文奥运”研究中,“人文”主要是文化的体现。孙葆丽(2001)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指出: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22】这一研究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人文奥运的人文性突出的表现为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彭永捷(2002)把对于“人文奥运”理念的理解和阐释加以归纳,总结出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解,分别是:(1)人文的解释即“人文的奥运”。在这种理解中,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2)人本的解释,即“奥运以人为本”;(3)文化的解释,即“文化的奥运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把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界定为“文化的奥运会”,即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统一的盛会。”【23】这一研究确定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发展定位,将北京的“人文奥运”主题定位在通过奥林匹克盛会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体育运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在发展层面上相得益彰。“人文奥运”以“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奥运为契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的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主题的展示,实现了从理念的构思阶段进入了奥运文化的操作展示阶段。

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文化”主题确定后,针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文化内涵分析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黄彬,周宁(2003)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主题的文化内涵研究,文章指出:“人道”是北京2008年奥运人文主题文化内涵的核心,“人道主义,即包含‘使人成为人’的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深层次的狭义人道主义;也包含‘把人当作人’的尊重所有的人基本人权的广义人道主义。”【24】文章从“尊重所有人的自由”、“公正对待每一个人”、“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三个方面诠释了“人道主义”这一人文奥运理念的文化核心。这篇文章从“人道”的角度论证人文奥运的文化内涵,是从对“人”的认识出发进行的关于人文奥运的文化阐释,深化了“人文奥运”的理论研究。韩晓东等人(2003)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对“人文奥运”的文化内涵研究。【25】胡春雷(2004)继续对人文奥运的“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三种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人本’更偏于强调思想态度,‘文化’更偏于强调物化的物质与精神产品,而‘人文’虽也涉及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更偏于强调文化之精神,……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文奥运’最为妥当。”【26】这类研究的涌现表明,当前人文奥运研究已经从北京奥运会的发展战略性研究转入到更深层面的奥运思想理论的研究层面。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对“人文奥运”的研究仍然没有从学理上系统、深入地探究展开探讨,但是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基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的理解与诠释,不仅无形中提升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文化感召力,而且在观念层面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体育的文化内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人在游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人”,到“人在体育中的生成”都反映了体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刻含义,应该说,“人文奥运”理念的形成与传播,为人文体育观思想体系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当前对“人文奥运”理念的研究,逐渐从北京奥运会的推广战略研究,走向对人的自身发展与体育的全面关系的理解,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向着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当代中国人文体育观的实践领域及其进展

(一)体育认识的演进: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建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这一时期体育的突出特点。(2)体育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978年谢琼桓在《体育工作情况反映》上发表文章指出,“体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针对体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论断提出质疑,在体育界引起很大反响。1979年体育界开始对体育概念、属性等问题的重新认识和讨论,逐步纠正了“体育是上层建筑”的论断。在随后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真义体育观”和“大体育观”的两大不同派别,至今在体育界还存在一定的影响。(3)体育属于社会科学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上掀起了“文化”大讨论,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其影响下体育界展开了体育概念的大讨论,人们认识到体育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开始在社会科学范围内开展体育研究。(4)体育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确立。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社会转型空前加剧。社会转型中人的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如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体育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1996年中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从而体育学正式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随后,体育学在研究生层次下设了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在内的4个二级学科,体育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确立。

从上述认识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人文体育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下形成的体育观念体系。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演进,这一过程不仅催生了人文体育观的雏形,其进步意义还在于使体育回到了人的主体价值轨道,使体育中的人从社会的工具回归社会的主体地位。

(二)体育主体关系的渐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变革,这一变革过程使体育主体关系发生了渐变,体育中的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利益逐步由一方压制一方走向双赢的统一。第一次制度变革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逐步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格局下,个人对于国家和集体具有相当的人身依附关系,国家、集体的绝对权威成为制约个体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由于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公共法则支配了全部社会生活,因而个人失去了个性,只是集体或者公共标准规定下的依附个体。因而形成社会普遍性的以公共领域代替私人空间,以社会本位压制个人本位的局面。在这种社会生活的网络中所形成的体育,也必然体现了明显的社会本位意识,国家主体在体育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体育缺乏对个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的弘扬。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第二次重要的制度变革,变革的基本动力是改革开放,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社会变革,实现了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新定位。因此,在当代中国,人的个体自我的觉醒并从传统共同体中形成为独立人格及主体意识,是现代社会得以确立的最重要的人文性的基础条件。

人文体育观实现了对“个人本位”的适度阐扬。在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的适度关系上,人文体育观既注重对人作为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肯定,也重视社会对个体的规范与制约。人文视野中的体育以其内在的人文品质和精神境界,实现着人渴望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本质,它使人在与运动的交融中,逐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现代社会意义上的个体,使人从身体、心智、精神、个性等方面,充满了创造的欲望和准备。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使体育的社会价值目标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由此实现了体育在主体关系上逐步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三)体育文化的整合:体育科学体系的建立与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的建立最初是伴随着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开始的。自从17世纪西方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理性精神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文化财富,形成了建立在“万能的科学理性”之上的西方文明,并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向东方各国渗透。在体育领域,人们在科学理性的影响下致力于按照最科学的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生理规律来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改善人的体质。随着西方体育的引进,这种唯科学主义的体育价值取向一方面推动了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的迅速建立,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对人文体育精神的忽视。以学校体育为例,体育教育本应作为使人“在游戏中成为人”的审美教育和全面的身体教育,却在片面追求“达标”、“测试”、“心率指数”等科学化指标的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单向度的生物人”进行技术训练和机能改造,因此引发出关于体育是“育人,还是制器?”的质疑。此外,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中“只有技巧,没有文化”等制约项目水平发展的现实问题,都说明了体育领域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分离的后果。

虽然我国体育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现代体育的科学化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的科学体系不完善,体育的科学手段发展不平衡(如虽然竞技运动的科学化发展较为领先,但是面向大众的健身手段以及普及化的大众体质监测等方面的科学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推动体育现代化的发展仍需要加强体育的科学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了解,体育科学的价值中不仅包含了重要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包含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将有利于体育科学体系的完善。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在于社会对人的本质及其体育需求的全面理解,即对体育的理解逐渐建立在对“人”的价值体认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在于体育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展望

(一)人文体育观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需要从理论上予以阐释

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重新认识体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积极的社会背景。人文体育观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需要从理论上重新予以阐释。我国对人文体育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得很不够,需要结合实际从学理上论证人文体育观的深刻涵义。当前,虽然大多数研究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重要性,但由于人文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人文体育思想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在体育实践领域缺乏明确的实践指向性,在实践中仍旧存在大量的“人的问题”。人们对人文体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既影响了体育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人通过体育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掩盖了体育对人的发展的应有贡献。

(二)人文体育观研究应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

单纯生物体育观,是从社会本位出发,把人看作社会发展的工具,把体育作为培养社会工具的手段,注重对劳动力的培养,注重对人的生物学改造。因而,人体作为体育活动改造的对象,体育活动的效果落实在生物性指标的改进上,而人在体育活动中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物化的人”。与此同时,现有人文体育观在批判生物体育观把人当作物进行机械改造的同时,忽略了科学性和技术性是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弘扬体育的人文精神和人在体育中存在的主体价值,并不应该以排斥体育的科学性和技术特性为前提。此外,当前生物体育观和人文体育观的矛盾,还体现了社会本位的体育观和人本位的体育观的两极矛盾。较好地协调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关系的人文体育观,应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在充分肯定体育对人的生物改造意义基础上,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人力资本再生产具有双重意义。

(三)人文体育观研究应对体育的人文属性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做出基于人学思考的回答

当前,人们对体育的人文属性和体育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体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已成为普遍共识。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人文体育观的认识前提下,需要对体育的人文精神做出基于人学的解释和思考。其目的是避免出现体育的“物化”,如:一方面,一味追求体育的精神价值而忽略体育对人体的生物改造的根本特征,将导致体育失去其存在的基础,从而以抽象的形式远离了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增强体质的科学效果,而严重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价值追求,极端的结果是把人等同于生物;或者为了人以外的其他目的而盲目追求锦标或商业利益,结果把人等同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因此,我国新时期的人文体育科学研究需要对体育的人文价值和体育人文精神进行学理上的探究,从观念上澄清对体育的认识。

人文体育观研究对现时代的人的意义表现在,促进体育运动与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遏制竞技运动的不断异化和物化,从“人在运动中的生成、人在体育中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使人成为人”的哲学体育观开始,使体育真正成为人的发展权利、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只有使体育真正成为“人”的体育的时候,才获得了体育与人的双向可持续发展。21世纪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应从人学的高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探索建立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相互融通基础上的人文体育观,从学理上阐释体育的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这是时代赋予体育人文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