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新闻眼
- 《体育新闻眼》编委会
- 3470字
- 2020-06-24 17:29:45
移动、移动还是移动
周杰,2002年被评为高级编辑,现任新华社体育部发稿中心主任。1986年从广州外国语学院(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毕业,进入新华社,在体育部先后任记者、编辑、发稿中心副主任、主任。曾在英国汤姆森基金会和新华社共同举办的高级新闻培训班学3个月,翌年被推荐到英国汤姆森基金会总部学习,受益匪浅。还曾到山西支教1年。从1992年开始,参加了所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报道。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每逢大赛,除报道外,还参与后勤安排如工作间、设备租用、房间安排等工作。
写下这个标题,心中很是忐忑。这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广告语?其实不是。这主要是我从事体育报道20多年来的一种感受:就体育报道本身来说,从小的单项赛事到大的综合性赛会,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体育记者一直在移动;就支持体育报道的技术发展来说,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移动技术未来将是体育报道的主宰。
结合个人体验,本文重点不谈体育报道,而是交流一下过去20多年来在体育报道中的技术进步和所起到的作用。
和现在的通讯条件相比,20多年前应该属于刀耕火种时代。1986年年底,我从事体育报道后第一次出差,到吉林采访亚大区青少年冰球赛,所要带的采访设备有稿纸、笔、英文打字机。中文稿件只能用笔写,英文还可以用打字机,这在当时应该算比较好的条件。稿件写好后,通过传真的方式发送到编辑部。
当时的通讯条件相当落后,从吉林到北京没有长途直拨,只能通过人工接转。为了保证稿件能及时发送回编辑部,和我们同行的就有一名来自技术部门的报务人员,她专门负责传送稿件。记得有一天,稿件写完后,长途电路很难叫通,2个小时都没有将稿件发回,这位大姐急得直抹眼泪。当时也是年轻呐,我和同事竟然不知道安慰一下大姐,就自顾自地喝酒玩耍去了。
逐渐地,我们的发稿条件有了改善,基本上英文能使用电脑发稿了。最早使用的是RADIOSHACK公司的TANDY 100,这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便携式电脑,很轻便,重量仅为1公斤多,而且内置有300BPS的调制解调器,但是这款电脑的屏幕宽只能显示40个字符,长仅为8行,无法输入大量文字。当然,这对偷懒如我这样的记者是有好处的:有理由不写长稿了。而且文章修改起来也十分麻烦,稍微修改一两个单词,整篇文章显示就乱行,格式整理十分麻烦。后来我们还用过TANDY200,翻盖式的,改进有限。现在这种电脑已经找不到了,应该属于古董,不过在RADIOSHACK公司展室应该还能看到,现在要是拿出来,能够震翻一大片,运气好的话,还能卖个大价钱。这种型号的电脑在北京亚运会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我就是使用这种TANDY 100发出了第一枚金牌的消息。
因为有种种局限,TANDY100和200电脑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就退役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们使用的是AST手提电脑,非常沉,不过比较好的是随机装了一些游戏,比如拼单词。单词拼不出来就会被吊死,这到是学习英文的好机器。但是,当时依然是只能发英文,无法发中文,中文稿件还是需要回到编辑部,在编辑终端上写就,或者纸笔写作,然后再有专门的报务员输入进发稿终端。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第一次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不过那还是局域网性质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当时已经提供INFO服务,不过当时主要也就是提供成绩公报,此外就是大会公告,如媒体班车、天气、赛程调整等。即时引语、新闻发布会内容等当时都还比较欠缺。不过,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在INFO系统上为所有注册人员开通了内部电子邮件功能,用户名就是注册号,密码似乎不是护照号码就是各人的出生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任何注册人员发邮件。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当时想联系中国体育代表团官员,只要你知道他的名字,那么就可以在该系统上搜索到他的相关信息以及他的注册号,也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同这名官员保持联系。
该INFO系统还开设有MESSAGE BOARD功能,一向重视媒体服务的美国体育代表团各运动队新闻官就经常向INFO系统上传各种信息,供需要的媒体检索使用,这大概就是早期的INFO服务。
该服务对单兵作战的媒体帮助很大。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上,包括新华社在内,中国只有几个可数的记者名额,无法涵盖所有场馆和所有新闻事件,许多有关美国代表团报道的内容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
组委会提供的INFO系统的电子邮件功能为我们的采访提供了很大便利,可以让我们随时同需要采访的人联系,对此我深有感触。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临闭幕前,我接到一个任务,要采写各主要代表团团长对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感想,而且两天之内就要交稿。能被领导交办这个活儿,这说明领导对俺的重视,但也是极大的挑战。写这篇稿子,美国团团长不能不采访,但约了几次,都被新闻官给推了,据说他很忙。情急之下,我想到使用INFO系统的电邮,于是就给他发了封邮件,提了几个问题。估计问题不是那么难,团长第二天就回复了邮件,帮助我完成了采访任务。
领略到电子邮件之便利,从亚特兰大回来后,当时国内刚刚开始通过拨号方式登录国际互联网,我当即在一家公司申请了一个登录账号,从此开始与世界保持便捷的联系。
亚特兰大百年公园大爆炸的遭遇更让我感觉新闻竞争的严酷和便利通讯的必要。当晚在听到大爆炸的声音后,我们就赶到主新闻中心,但是主新闻中心已经被警察封闭,只能出不能进。幸好当时我们编辑部还有几名同事没有下班,我和同事急切地想把当时外面的情况告知同事,但是没有电话。当时手机还很贵,没有普及,我们当然也没有。此时,看到一名相熟的美联社记者手持手机,我就像在暴晒的沙漠上行走多时的苦主见到一汪清水。于是,我向他借手机,结果被他拒绝,他说他也要向编辑部报情况,我这个苦主当即被他摁在清水里淹死了。
随后,我和同事彭东赶往附近医院采访。亚特兰大街头夜灯下,到处都是慌乱的人群和兴奋的记者。匆匆结束采访,再奔波了差不多三个街口后,我们才找到公用电话。凑齐了身上的钢镚儿,我们就用公用电话向编辑部报告了采访情况,再由编辑部综合成稿件对外发出。这种报道方式在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已经普及的今天看来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有了这个教训,同时也是因为移动电话资费的大幅下降,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我们报道团所有成员都配备一部手机,从此联系无忧,记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将稿件发回编辑部,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1998年长野冬奥会INFO系统中提供的邮件服务应该是最出色的,他们提供了外网接口,我们不仅可以在内部互发邮件,而且可以同互联网互发,当然不能添加任何附件,只能发纯文本文件,这估计也是组委会为安全着想所采取的措施。
有了这个内外网均通的邮件系统,而且是免费的系统,不尽力使用实在说不过去。当然,当时和朋友联系的多,用于工作的少。
不过,长野方式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绝唱。从长野冬奥会以后,大概是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奥运会的INFO系统似乎就不再提供邮件服务。
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体育报道的进步,对我们做大型报道的前期准备也带来极大的方便。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我们同当地组委会的联系都是通过传真方式,租用办公间、设备等都是通过传真你来我往,这很容易造成文件的耽误或者丢失。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组委会开始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同媒体机构联系,这同传真时代相比是很大的进步。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组委会设置了供媒体机构租用设备专用的服务器,收费卡预定通过勾选就可完成,但是当时受带宽限制,完成租用设备手续需要有比较好的耐心,否则会自毁机器和键盘。从雅典之后,无论是都灵还是北京,抑或是温哥华,所有同组委会的沟通和设备租用都通过网络进行,一切都浓缩在小小的键盘和屏幕中。
上面有点儿说远了,还是回到体育报道本身。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奥运会组委会也开始为媒体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服务。按国际奥委会的考虑,国际奥委会对技术的使用规范是要“适用的,可靠的,先进的”。这种排序主要是从可靠性和适用性考虑,因为奥运会不是技术试验田,技术必须特别可靠才行。
2006年,都灵冬奥会开始尝试为媒体报道提供无线网络服务。总体来说,这届奥运会的无线网络服务是不成功的,在线用户数经常大大超过无线网络可容纳数,结果要么传输速度奇慢无比,要么经常掉线。有了都灵的教训,北京奥运会就大大改进,而且形成了标准和模式。北京奥运会当时不仅仅为媒体提供无线上网服务,还提供无线INFO服务,这在体育报道的服务上是革命性的。
2010年以前,尽管体育新闻服务不断进步,但是体育报道模式则一直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尽管此前“推特”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其他新闻报道领域产生影响,但是在体育报道上缺少一个契机,南非世界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开始改变传统体育报道模式,并将体育报道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传统媒体如我们也要顺应时代变化,探索新的报道方式,更好地为用户和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