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新闻眼
- 《体育新闻眼》编委会
- 3225字
- 2020-06-24 17:29:45
球拍和笔伴我走一生
刘小明,现任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
自幼喜爱体育运动,1965年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青少年男子乒乓球赛。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体育新闻工作,30多年来,先后采访报道过5届奥运会、7届亚运会,多次采访乒乓球等单项世界大赛,有多篇作品在全国体育好新闻和全国日报体育好新闻等评选中获奖,并带领人民日报体育部团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奖。
2009年荣获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奖、成就奖和银奖。
我在体育记者岗位上不知不觉间走过30年,快要走到离退休干部局的大门口。30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中,我采访过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跑过田径、游泳、各大球小球多个项目,唯独对乒乓球有着深深的情结。我同一代一代的乒乓国手以及普通基层教练结下深厚友谊,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作乒乓球专项记者。
1961年,在北京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热潮的影响下,我拿起球拍,少年和青年时代,都差一点走进乒乓球专业队行列。1965年我代表北京参加过全国少年比赛,1972年在黑龙江当知青时我打过全省乒乓球赛亚军。若不是“文革”及家庭出身等原因,我会圆一把乒乓球运动员之梦。岁月不饶人,不能当运动员的我于上世纪70年代末走上新闻工作岗位。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中国体育在那个时期发挥着振兴中华、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信心的特殊作用。1981年,我参与了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囊括世乒赛7座冠军杯的报道,编发前方赛场快讯、特写,组织人物通讯、照片,配发评论,还约请张采珍同志撰写《长盛不衰二十年》等长篇文章,总结中国乒乓球队成功经验,并大力宣传万里同志在庆功会上提出的中国乒乓球五点“最佳精神”。
几十年的采访中,我伴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分享过他们登上世界巅峰、创造一个个辉煌的喜悦,也一起体验过他们陷入低谷时遭受失败的痛苦。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数不清。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好的乒乓球记者,必须热爱乒乓球、熟悉乒乓球,同时在乒乓球报道方面要向乒乓球队那样不断有所创新,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下面是几段我印象较深的采访回忆。
汉城奥运会上与徐寅生对话后的思考
乒乓球第一次登上奥运大舞台是在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在前一年的世乒赛上获得6枚金牌,征战奥运看似优势不小,实际上队内技术打法陈旧的危机那时已开始显现。
从汉城奥运会乒乓球奖牌表看,中国队取得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比当时的南朝鲜队多一枚银牌;金牌数占中国代表团五分之二,成绩说得过去。然而外界对此总不大满意,评价并不高。说到底,在于对失去男子单打优势这点有意见。
而我通过现场采访,感到更值得忧虑的倒是中国乒乓球打法的发展方向问题。
徐寅生在汉城奥运会赛场看台上同我聊天,谈了他的一些想法。他说,好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想改进一下中国式直拍快攻打法,使之在旋转与速度的结合上更适应世界乒乓球发展趋势。可是由于习惯势力和传统思想的作怪,他的想法在乒乓球界无法顺利实施。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吃惊。在中国乒乓球界,徐寅生是数一数二的权威,他的主张竟然还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真不可想象。
不过从另一方面又一想,情况也许确实如他所讲。任何一项带有创新的做法,哪能那么顺顺当当地推行呢?要是创新那么容易,人人都可以发明新的打法了。
听了徐寅生的话后,启发了我对当时中国乒乓球打法的一些想法,尽管不很成熟,但我觉得应大胆提出,不怕争论,方向明确了,路子才能走对。我很快写了一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百花齐放曾是中国乒乓球不断保持优势的法宝之一,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件法宝渐渐被忘却了。上世纪80年代,国内乒乓球界为提倡和保护直拍快攻打法,硬性规定全国比赛每队必须场场有直拍选手出阵。这种做法看起来是想发展直拍快攻,实际却削弱了直拍快攻打法的生命力。
我认为真正有益的做法是,放手让各种打法自由竞争,不限制任何一种打法。国家队主力阵容最好也不要清一色,应当既放手使用直拍选手,也放手使用横拍选手,不要讲谁是谁的陪练。如果中国多出几个横拍世界冠军,也是值得庆贺的。这表明直拍快攻打法在国内有了强大的对立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直拍打法的重新兴旺有赖于中国横拍在世界乒坛的真正崛起。中国男队成绩不如女队,我看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男选手横拍技术不如女选手。
我还写道,也许有人担心,如果国内少年运动员都去练见效快的横拍打法,谁还去练直拍快攻?直拍打法若真的那么没有生命力,即使靠人为提倡和保护也难以发展。那种担心直拍打法会渐渐消亡的忧虑大可不必。当务之急倒是应赶紧为直拍快攻打法创造出一种真正有利其发展的客观环境,鼓励各种不同打法的竞争。只有这样,中国乒乓球运动才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提出“世界乒坛一花独放不是春”的观点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优势越来越大。国际乒联不断修改规则,仍然阻止不了中国队夺取一个又一个的大赛桂冠。2001年年初的时候,我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世界乒坛一花独放不是春。我在一篇言论中这样写:中国乒乓球数十年长盛不衰,世界领先,这是中国体育的荣誉,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放眼世界乒坛,近几年却不那么景气,在欧洲及南、北美洲,乒乓人口出现萎缩,新秀寥寥无几,劲旅瑞典队“廉颇老矣”;放眼国际乒坛,乒乓球职业化举步维艰,乒乓球竞赛市场一点点被蚕食。长此下去,中国乒乓球队真要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振兴世界乒乓球运动,“乒乓王国”中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环顾当今体坛,美国篮球NBA,欧洲各大足球联赛,都在不遗余力地向外推广,实际上这也是欧美文化的一种推销与展示。中国乒乓球历经多年奋斗,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凝聚了不少可以升华为“乒乓精神”、“乒乓文化”的精神财富,为什么我们不能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体育文化推介到各大洲?不要怕教会了别人,削弱了自己的优势。巴西人敢于大力为亚洲国家培养足球少年,他们不担心“足球王国”的称号易主,我们也没必要总津津乐道于每次国际比赛都包揽金牌。中国乒协完全可以开设国际乒乓球学院,为各国喜爱乒乓球运动的青少年提供深造的机会和场所。我们应当容许更多的外国选手参与到中国乒乓球联赛中来,同时也让省市队伍运动员更多地走向国际赛场。加强内外交流,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提高,是繁荣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体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乒乓球界为此已做了不少工作,希望今后对外交流的大门更开放些,限制更少些。
及时回答球迷疑问
2005年下半年,德国乒坛名将波尔状态极佳,先是在男子世界杯单打赛中,连克王励勤、马琳、王皓三位顶尖的中国好手,一举夺冠;接着在中国福州举行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又战胜各路强将,一人获得单打、双打两项冠军。波尔的出色表现给许多乒乓球爱好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很容易联想到前些年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并发出这样的问题:未来几年世界男子乒坛会进入“波尔时代”吗?
我采访了福州总决赛,在比赛结束当晚根据个人观察和判断,马上写了一篇报道,回答读者的问题。我认为,波尔在福州表现出的技战术水平,比此前又有新的提高,特别是在处理台内小球和反手弧圈球方面。波尔既有发球变化多、前三板上手快的能力,又保持了欧洲高手相持球好的传统,确实不好对付。波尔的技术打法具备一定领先优势,符合潮流发展,他的大赛作战能力也越来越强。
但是对于中国队来说,波尔不是不可战胜的对手,今日的中国乒乓球男队并非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处于青黄不接、缺乏创新的低谷,王励勤、马琳等人正值当打之年,后面还有陈玘、马龙一批小将紧紧跟上。中国选手当然不会听任所谓“波尔时代”的来临。中国队肯定要在以后的集训中,发挥集体力量,重点研究对付波尔的办法,并力争在技战术上有所创新,使“波尔时代”消失在萌芽当中。
后来几年大赛的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是对的,也使我更加认识到,采访报道中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看法,总是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复制文章,粘贴文章,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