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恩威并施:施恩取其善,施威避其恶(4)

受哄的老婆不变心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出现问题以后,领导者既要严厉批评部下的错误,但在批评以后,又要通过客观评价和恰当的鼓励来安抚部下的情绪,并在日后工作中继续委以重任,这一恩威并施的领导艺术不但会换取部下的忠诚,还会促使部下通过努力工作来弥补由失误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往往会气不打一处来地打骂孩子。事后又觉得懊悔,于是就会买一些东西送给孩子,从而化解了由暴力行为带给孩子的憎恨情绪,由此形成了“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的特殊教育方式。

1909年,德国最后一位皇帝威廉二世曾因出言不逊而招致了一场大麻烦:当时的德国在欧洲大陆属于后起之秀,它虽不能与老牌强国如英、法相比肩,但其实力却让其他的欧洲国家所敬畏。但威廉二世作为一国之君,却因为傲慢而常常出言不逊,口无遮拦。

一次,威廉皇帝公然宣称德国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德国却没有得到世界最强大国家应该得到的地位和待遇,早晚有一天他会率领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去征服欧洲和世界。威廉还宣称他是和英国惟一友好的德国人,是他独自一人挽救了英国,使英国免于被俄国所征服;也正是由于他的策划,才使英国的罗伯特爵士得以在南非打败波尔人等等。

这些狂妄的言论激怒了英国和法国——在欧洲历史上,还从没有哪个君主敢如此大放厥词。整个欧洲舆论大哗,英国向德国发出了抗议,并要求威廉皇帝马上道歉。在一片愤怒的抗议声中,威廉二世自己也慌了神,无奈之下,他向当时的德国总理大臣布洛亲王求助。他向布洛亲王建议,由他来承担由他的言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希望布洛亲王对外宣布这些言论是由他建议威廉二世说的,以此来保全一国之君的面子。

布洛亲王是个为人谦虚和善、风度优雅,深得德国人民喜爱的君子,他本人对威廉二世的出言不逊也极度不满,认为他所说的一切与一个国家君主的身份极不吻合,所以,当威廉向他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忍无可忍地说:“陛下,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全德国人、英国人和整个欧洲人都不会相信我有能力建议陛下说这样的话。何况,一个人总要为他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是吗?”

“住口!”威廉二世咆哮着说,“你认为我是一个蠢人吗?难道你自己就没犯过错误吗?你敢蔑视国王?”

布洛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的方式欠妥,他只好改变策略说:“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其实陛下在许多方面都比我优秀得多,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每次陛下在解释晴雨计、无线电报或仑琴射线时,我总是认真聆听的。我十分佩服陛下的丰富知识,同时也觉得非常惭愧,因为我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对物理和化学,我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弄不懂。当然,我知道自己学识浅薄,所以我也一直在弥补这方面的知识,我同时还学习了历史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外交上有帮助的知识。”

听他这么一说,威廉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他说,我不是经常告诉你吗,只要我们俩互补长短,就可以闻名于世。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如此!说完,他十分激动地握着布洛亲王的手说:“如果任何一个人敢对我说你布洛亲王的坏话,我就一拳打在他的鼻子上。”

于是,国王和大臣之间的矛盾便化解了,这场不愉快的误会反而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从那以后,君臣二人便以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的方式解决和处理了许多棘手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人受到上司的批评后,都会垂头丧气,甚至心灰意冷,并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变得不自信起来。他们会想,完了,从此以后领导再也看不起我了,我今后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如果当事人抱着这样的念头,那么他要么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要么与领导反目为仇,阴奉阳违,甚至在私下里拆领导的台,把公司搅得一塌糊涂,再找个机会拂袖而去,到头来真正的受害人却是老板。

当然,一做老板不能因为顾虑上述结果而就姑息或迁就一个犯错误的员工,因为,姑息和迁就意味着同样的错误会再度发生。但是,聪明的领导者在对犯错误的人进行严厉批评后,应该及时对对方以往的工作成就或工作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在批评者情绪低落的时候,领导者的适当抚慰不但会平息受批评者的怨愤情绪,还会激励部下以感恩的心态发奋工作,以优异的业绩来弥补以往的损失,并以此来报答上司知人善用的恩德。

一句话就能让人赴汤蹈火

在人力资源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虽然各个行业都不缺少人才,但如何让部下自觉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则是一门学问——优秀的领导者会通过以心攻心的策略来感化职工,由此调动他们效忠于企业的积极性。

美国管理大师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期间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基层经理人,因为女儿不愿换学校而拒绝韦尔奇对他的调任和提升,理由是他女儿不愿离开纽约的学校而到外地另一所中学就读。韦尔奇知道后便写了一张便条给他:“比尔,你有很多原因被我看中,其中一点就是你与众不同。你今天的决定更证明了这一点。我祝你合家安康,并能继续保持生活规划的优先次序。”

不难想象,这位基层经理人在接到这张便条后,该有多么激动啊!从那以后他肯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此来报答上司的理解之情。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员工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只有弄懂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愿望,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心存感激之情地、以报恩的动机自觉自愿地忘我工作着。

一般说来,一个员工具有以下四种心理渴望:

一是对安全感的追求。员工希望企业领导者是一个正派而公道的人,他不会整人、害人或给员工穿小鞋;他不妒贤嫉能,不栽赃陷害。当员工有了偶然过失时,他不会把这位员工当替罪羊一抛了之。这是每个员工对上司最基本的心理诉求。

二是追求温暖。员工无不希望领导能关心自己的疾苦,能够把员工的疾苦视为自己的疾苦,习惯于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的利益着想,在员工遇到天灾人祸时,做老板的能够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如果老板们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受到恩惠的员工就会以“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为其卖命。

三是渴望信赖感。员工希望领导者能信任他们,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单独完成,而不要怀疑他们的能力和品质;甚至,员工希望老板能像自己的兄长似的,经常和他们说说知心话,以便彼此沟通感情,融洽上下级关系——这虽然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但对那些富有人情味的老板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四是追求事业。员工希望老板能为自己的才干提供一个广阔舞台,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甚至希望能替老板担当起一定的决策风险——这虽然是极少数雄心勃勃且有一定能力的部下的较高心理诉求,却并不对老板的事业构成任何潜在威胁,重要的是看管理者是否能以豁达的胸怀赋予部下这样的机会。

真正聪明而老练的领导者,不但对员工的上述四种需求了如指掌,还会根据各个员工的实际能力给予充分的配合。

A.在适当的机会和适当的场合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某些偶然犯了过错的员工公开给予谅解和鼓励,甚至公开赞扬某些犯了过失的员工的长处,以此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B.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下属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对某些重点员工给予特殊“关照”,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这不仅会温暖部下的心,也会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C.有意识地让一些素质较强、能力较高的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或经常向他们征询对企业工作的方法和建议,赋予他们一种主人公的感觉,以此满足部下追求信赖的愿望和激励员工对事业的积极进取心。

在《战国策.中山》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中山君宴请众士大夫,司马子期也是其中的一个。羊羹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可惜准备的不足,司马子期没有尝到,中山君因此而向他赔礼,请他谅解。司马子期却感到羞愤难忍,于是就跑到楚国,劝说楚昭王攻打中山。

中山国势单力薄,无法与楚国抗衡,最终国破家亡,亡国之君中山君狼狈外逃,只有两个随从跟在身后。中山君说,事到如今,我已经无法东山再起了,你们为什么还要跟着我?一个随从答道,我们的父亲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您给了他一碗饭吃,后来,父亲临终前对我们说,如果中山国将来有祸事,你们一定要为之赴汤蹈火。所以我们今天不惜以死来报答您。

中山君听到这儿,不由地仰天长叹,极为感慨地说:“看来,给予别人,不在乎多少,却在于其适逢危难。一道菜可使一个国家灭亡,一碗饭却使人赴汤蹈火,可见小事不可大意。”

还有一个故事:三国东吴的周泰是位武将,因骁勇善战而很得孙权的宠信。建安23年,孙权留周泰为镇守重镇的主将。孙权借到考察的名义来到前线,置酒宴款待众将。席间,孙权借众人酒酣耳热之际,让周泰脱掉上衣,孙权指着他身上的累累伤痕,一一询问受伤的过程,周泰则逐一作了回答。孙权拉着周泰的手流着泪说:“将军作战如此勇猛,置生死于度外,以至于数十次负伤,我怎么能不像亲兄弟那样对待你,把重任托付给你呢?”孙权的一番表演,使周泰感动的热泪盈眶,从此以后,周泰对孙权更加忠心耿耿。

我们说,任何管理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臣都是不行的。所以,那些深谙心理学的管理者都习惯于采用收买人心的方式来获得部下的拥戴和忠诚:几句关心和鼓励的话,员工过生日时一件小礼物,员工有困难时送上一个红包,这些举手之劳的“滴水之恩”不但会换来员工的“涌泉相报”,而且还会换来部下“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与激情,这样一石数鸟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历史上有个典故,叫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一次战斗中,刘备的妻子受了重伤,抱着周岁的儿子刘禅,艰难地逃命。刘备在前线指挥作战,顾不上照顾母子二人。这时刘备手下的大将赵云舍命救出刘禅,刘妻因腿伤无法行走,怕连累儿子和赵云而跳井自杀了。赵云背着刘禅,出生入死地把他安全地交给了刘备。刘备捧着儿子,看着满身鲜血的赵云,心中百感交集。他愤愤地骂道:“为此一子,险些折我一员大将,留他何用?”说完就把儿子扔在地上。

从那以后,刘备爱将如子的名声却传了出去。当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备借摔孩子收买了人心。从此以后,三军将士,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却毫无怨言。虽然刘备一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在这件事上却做得相当漂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领导者有针对性地满足部下的某些心理需求,与权力者玩弄权术并不是一回事。那些依靠政治权术来收买人心的统治者,只能得逞于一时,很难维持长久,一旦下属识破了他的权术,他的攻心策略也就失效了。因此,一个负有远大抱负的企业领导者如果想获得员工的真心爱戴,并让员工视企业发展为自己的事业,那就需要将上述策略长久地坚持下去,使下属真正地信任、爱戴和敬佩自己。

摆出你的空手道

有人爱吃萝卜,有人爱吃白菜,因人而异地管好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施展才能的过程——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像诸葛亮那样的驭人智慧,通过扬长避短的用人方式让部下发挥各自的积极性,由此形成一股促进企业发展的“合力”。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只是一个村夫,就因为他智力超人而成为刘备的宰相和首席军师,还因为辅助刘备开创江山而流芳百世——从诸葛亮加入了一无权势,二无钱财,三无地盘且又少兵缺将的刘备政治集团以后,他便从因为占得天时而势不可挡的曹操手中虎口拔牙,连夺荆州、益州、汉中,从三分天下的角逐中占得一席之地,凭借的完全是刘备自己的那点人马。这就像一个用了很少一点本钱就赚了大钱的暴发户,而诸葛亮则是这个暴发的政治小集团中的智囊,他只是动了动脑子就为自己赢得了名声、地位、权势和财富,他的成功不仅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怀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也为大大小小的领导者们提供了一个如何通过“管人”获得名利双收的驾驭模式。

诸葛亮的用人智慧主要体现在争取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三个方面,而这正是中国企业家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早在隆中时期,诸葛亮就注意到这样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刘备手里虽然没有多少本钱,但却拥有许多别人所没有的无形资产。首先刘备是汉室甲胄,被皇帝认作是皇叔,有奉带诏书征讨奸臣曹操的合法身份,这样便有了师出有名的理由。其次刘备有宽厚待人的良好声誉,这对于在动乱时期追求政治前途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劳苦大众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最后刘备用桃园三结义的方式,搜罗了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人才做帮手,这是一笔可观的人力资源。在诸葛亮看来,只要用好这一笔人力资源,《隆中对》的计划就可以实现。

刘备在这个暴发户集团中扮演董事长的角色。他既然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做军师,自然对诸葛亮的经营方针和措施给予全力支持。诸葛亮于是发挥刘备的两个作用:一是作为汉室合法接班人的招牌作用,另一个是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也就是这个集团一家之长的作用。所以诸葛亮发布一切命令,总是在刘备身边进行,并不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