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伏蒙 天語垂問古樂今樂雅樂俗樂之變。律度量衡之曷由同。樂音樂字之本末同異。編鐘倍律。及有設而不作之故。臣章句鯫生。不學操縵。其於律呂。目剽耳食。非有真得。承 問茫昧。震懼失圖。竊惟古樂。自周衰而廢。仲尼以前。魯猶守之。季札觀樂。載在左氏。迨師摯適齊。在魯者亦遂淪墜。論語所記。記樂亡也。魏文侯與子夏問答。語在樂記。時去師摯適齊未遠。列國猶有吉光片羽。至於七國入秦。而澌滅盡矣。雖然。觀子夏言樂與音相近而不同。則知樂之與音。猶識之與性。性不離識。不涉識。識不同性。不異性。樂不離音。不涉音。音不同樂。不異樂。識在則性固無所虧。音在則樂亦無所闕。性雖無虧。而必俟空有雙融始能見。樂雖無闕。而必俟欲淨理純始可作。縱使搏拊考擊之法。笙鏞鐘鼓之制。於今泯焉。而宮商角徵羽。出於天然。非人力之所得與。則豈世代今古之所可殊。古樂安得而亡。況黃鐘之管。曾經 聖祖仁皇帝考定。而樂器制度。散見於經史者。猶可沿流以溯源哉。惟在人存政舉而已。樂經曰。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髫大夏大濩大武。樂德則以理義養其心。樂語則以聲音養其耳。樂舞則以舞蹈養其血脈。古人所謂以樂教者如此。所以聲音之道與政通也。後世不知樂為教之事。故其職領於有司而已。學士大夫。鮮有知者。其精微之旨不傳。而徒索之鏗鏘節奏。已不足以和神人。況太常工人記其髣。用之郊廟者。存什一於千百耳。其施之民間日用。莫非子夏所謂及優侏儒。猱雜子女。則其所化之民。所成之俗。當何如耶。溯自列國時。古樂既廢。俗樂繁興。桑間濮上之音。流入宮掖。左氏所稱撞鐘舞女。吳越春秋所載越夫人教舞。史記所載優旃優施之屬。自朝廷以至閭巷。以娛心志。以悅耳目。莫不用是。惟郊廟所用。則略存古樂之鏗鏘。百姓不得而知。則謂之曰古樂亡也亦宜。非樂亡也。樂教亡也。使鏗鏘之節同於古而即可謂之古樂。則孔子亦不當云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矣。使器必簣桴土鼓。歌必鹿鳴四牡。而後可謂之古樂。則孟子又不當曰今之樂猶古之樂矣。孔孟之言必同而無異。則古樂在今匪存而匪亡斷可識已。迨漢高祖入秦。有制氏者。世隸太常。記其度數。叔孫通因之制為漢樂。高祖好楚聲。唐山夫人為安世樂。實楚聲。用之房中。安世樂秦名壽人。或曰即關雎之度數。至文帝時。以奉高祖祠廟。而楚聲又混入古樂矣。漢武帝以謳者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造新聲。制樂章。述己功德。陳之宗廟。為太一天馬等歌。汲黯諫。丞相公孫宏斥黯誹謗。先儒以古樂之亡。斷自漢武焉。嗣後俗樂音節。盡入古樂。如油入麵。越世愈久。愈不可考。歷代雖欲修明。無徵不信。人自為說。莫能斷其是非。史氏但以用之宗廟朝廷者曰古樂雅樂。其雖在朝廷。而本出於里巷者。謂之今樂俗樂。依古有雅樂部。俗樂部。前明以來。亦有太常部。教坊部。其源流沿革。文雖煩賾。而亦具有條貫。另單開呈。濂溪周子有言。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於耳。感於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此數語者。狀古樂之音。最為明盡。夫目之司視也。口之司味也。凡悅目悅口之物。未有不敗道而傷生者。何獨於耳而有殊。故凡樂聲激烈慷慨。流蕩靡曼。則耳必悅之。若淡且和。何悅之有。古之作樂於以養德。後之作樂於以悅耳。所以三代而下。朝廷之上。奮然欲正樂復古者屢矣。而卒不能者。以反乎周子之言。而未嘗於此加之意與。
至於度也。量也。權衡也。皆本於律。尚矣。黃鐘為聲氣之元。象數之本。度量權衡。皆於是受法。度量權衡正而人生日用萬事筦焉。 皇上深維事本。而期四海之同。誠立政要之也。按漢書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各自其十以陞於引。而五度審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各自其十以升於斛。而五量嘉矣。權衡者。權重也。衡平也。銖兩斤鈞石也。本起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歷代諸儒。考古制者。胥以此為鼻祖焉。夫黃鐘元聲。自在天壤。而造律之尺。難得其真。蔡元定律呂新書所載。有周尺。漢劉歆銅斛尺。蔡邕銅龠尺。建武銅尺。魏杜夔尺。晉田父玉尺。始平古銅尺。汲玉律尺。劉曜土圭尺。劉宋錢樂之渾儀尺。後魏元延明尺。後周玉尺。梁景表尺。隋開皇木尺。五代玉樸律準尺。宋和峴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鄧保信尺。大晟樂尺。共二十種。其同異則宋史詳之。至於量。周制則見考工記氏為量章。漢志則見漢書律志。至梁陳則以古升五升為一斗。後周獲晉古玉升。仿其制。頒天下。徑七尺八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兩。以彼時官斗較之。多三合四勺。隋開皇以古三升為一升。大業後。復古升。嗣後史無其文。至於權衡。漢志雖詳。而不知其器之何似。石勒十八年。造建德殿。得圓石。有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云。又後魏景明中。并州人王顯達獻古銅權一枚。具有銘。銘七十九字。識者云。皆王莽所造也。梁陳以前。猶依漢古秤。齊以晉宋時一斤八兩為一斤。開皇時以三斤為一斤。大業中復古秤。貞觀時鑄銅斛與古玉尺玉斗同符。古玉尺玉斗。藏於大學署。武后時亡之。宋化間。詔以秬黍依古法。較定權衡。史稱其制為精備。頒之天下。奸弊無所措。元明兩朝無聞焉。我 聖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學貫神樞。既以斗尺秤法馬式。頒之天下。又凡省府州縣。皆有鐵斛。收糧放餉。一準諸平。違則有刑。又恐法久易湮。且古法累黍定度。度立而量與權衡準焉。度既不齊。黍數即不符合。 躬親累黍布算。而得今尺八寸一分。恰合千二百黍之分。符乎天數之九九。於以定黃鐘之律。尺既定矣。又恐不寓諸器。則法不可明。乃於 御製數理精蘊書內載其法。以金銀製為寸方。著其輕重。而度與權衡之準。瞭如指掌。雍正九年。列之為表。載入 大清會典頒行天下。誠百世之俟聖人而不惑也。臣以為在今日非法度之不立。在奉行之未能。請 命有司按表成造尺秤法馬斗斛。頒行天下。再為申明違式之禁。務使畫一。併令直省將會典內權量表刊刻頒布。使人人共曉。或亦同之之一法也。五方風氣不齊。民俗所便各異。然在官者有一定之程。則能以我之至齊齊彼之不齊。而不齊者亦齊。其所不齊亦無害。臣昔聞於 聖祖仁皇帝者如此。今蒙 聖諭。虞舜巡狩同律度量衡。惟其時亦有不同者。是以同之。若其皆同。何同之有。然而在我者安可不同。至哉 聖言。信乎 先聖 後聖。其揆一也。臣又謂立法固當深講。而用法自在得人。度量權衡雖同。而官司用之。入則重。出則輕。而以為家肥。其鄙陋更甚者。轉以此為國利。譬如平糶。以穀貴故平其價也。往者有司轉就民間貴價之數。略減五分。以賣官米。則加以銀色法馬使費之數。必轉貴於現在之貴價矣。於是米價以平糶而愈貴。鄙陋之見曰。此乃國之利也。否則曰。如此乃可告無罪也。豈不與平糶之意。適相反耶。行之在上如此。百姓至愚。必以為度量權衡。 國家本無定準。浸假而民間各自為制。浸假而官司轉從民制以為便。此歷代度量權衡所以不同之本也。夫期民間之恪守。先從官司之恪守始。臣愚見如此。伏候 聖訓。至樂音與工尺。樂字之根本同異。及編鐘倍半之制。現在與莊親王校定聲律。容另摺合詞具奏。
論樂
陸世儀
樂之難諧。大約學士大夫泥樂理而不知樂音。工師伶人識樂音而不達樂理。其實樂者音與理而已。其聲翕純曒繹則音正焉。廣大和平則理存焉。故君子但當審音察理。若夫器數之事。如銅劑之厚薄。律尺之長短。則工師之事。聽之工師而已。不能審音察理。而反紛紛於銅劑律尺。究竟不能通曉。反為工師所笑。如宋景祐之樂。李照主之。然太常歌工。病鐘聲濁。私賂鑄工。使減銅劑。聲清歌協。而照不知。元豐之樂。楊傑主之。欲廢舊鐘。樂工不平。一夕易之。而傑不知。崇甯之樂。魏漢津主之。請帝中指寸為律。徑圍為容盛。其後止用指寸。不用徑圍。且製器亦不能成劑量。工人但隨律調之。大率非漢津之本說。而漢津亦不知。則知論樂不務審聲。而紛紛器數者。大抵皆說夢也。蔡元定律呂新書。尚不可用。況其他乎。樂不過聲詞二者。聲要渺而難尋。詞平實而易辨。三代而下。求詞之合於雅頌者寡矣。聲云乎哉。
洪武癸丑。以祭祀還宮。宜用樂舞生前導。遂命翰林儒臣撰樂章。諭之曰。古人詩歌樂曲。皆寓諷諫之意。後世樂章。惟聞頌美。無復古意矣。嘗聞諷諫。則使人惕然有警。若頌美之辭。使人聞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驕。自警者日強。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無有所避。於是儒臣乃上所撰神降祥祝酣酒色荒禽荒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鑾樂歌。其辭皆存規諫。命禮部付歌工肄習之。按此真得古人詩樂本旨。祭祀還宮之日。正去敬就弛之日也。於此而敬。則無不敬矣。回鑾歌。用意深哉。
滿漢字音論
魯之裕
國朝之制。以進士與詞林選者。年四十五歲以前。必使習國書。而四十五歲以後者免焉。良以其舌本因年而。不能強之圓捷也。予雖不與其習。而嘗耳目乎其間。徐乃悟夫中外文字聲音之不同無他。左與右之別也。偏與正之分也。音與字之異也。而且有橫與直之判也。口與耳之殊也。聲與音之歧也。何也。滿書之文左旋。而其行則條而向右。漢書之文右旋。而其行則條而向左。漢之書正而錯之以成形者也。滿之書偏而纏之以為體者也。漢以一字主一音。滿以一字貫數音。漢書自上 而下。相聯以屬辭。而滿之外。若喇嘛。若回。若西番等國。則左旋橫繞。以層盤疊綴。而為始終焉。其相為授受也滿以耳。漢以目。耳貴聰。非聰無續也。目貴明。非明易訛也。故漢書以詳勝。詳乃該之而靡遺。滿書以簡勝。如譜曲者然。雖有書特以標其略焉耳。故漢書之讀別在聲。就聲而借之。有轉註假借之術。以通其所窮。滿書之讀別在音。即音而傳之。愈屈曲愈圓轉。而愈不可以窮。聲有盡而音無方。故無字之音恒多也。然漢學者之辨於字。必晰其點畫。至於音則彼此互異弗較也。滿學者之辨於音。務研其清濁。至於字則體勢小差弗計也。故漢有不可勝記之字。滿有不可勝誦之音。漢字以變化神其奇。 滿音以圓捷靈其妙。是以切韻之學。漢之不識其起例者甚多。而滿則自然而合之。無他。源流近而舌音習焉耳。
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奉 敕撰。考譯語對音。自古已然。公羊傳所稱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是也。譯語兼釋其名義。亦自古已然。左傳所稱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穀梁傳所稱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是也。閒有音同字異者。如天竺之為捐篤身毒印度。鳥桓之為烏丸。正如中國文字。偶然假借。如歐陽漢碑作歐羊。包胥戰國策作勃蘇耳。初非以字之美惡。分別愛憎也。自魏書改柔然為蠕蠕。比諸蠕動。已屬不經。唐書謂回紇改稱回鶻。取輕健如鶻之意。更為附會。至宋以後不通譯語。竟以中國之言。求外邦之義。如趙元昊自稱兀卒。轉為吾祖。遂謂吾祖為我翁。蕭鷓巴本屬蕃名。乃以與曾甫作對。以鷓巴鶉脯為惡謔。積習相沿。不一而足。元托克托等。修宋遼金三史。多襲舊文。不加刊正。考其編輯成書。已當元末。是時如台哈布哈號為文士。今所傳納新案納新原本誤作迺賢今改正金臺集。首有所題篆字。亦自署曰泰不華。居然異。蓋羌俗已漓。併色目諸人。亦不甚通其國語。宜諸史之謬百出矣。迨及明初。宋濂等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挂漏。尚難殫數。前代譯語。更非所諳。三史所附國語解。顛舛支離。固其宜也。我 皇上聖明天縱。邁古涵今。洞悉諸國之文。灼見舊編之誤。 特命館臣。詳加釐定。併一一 親加指示。務得其真。以索倫語正遼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宮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屬國。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以滿洲語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職官。附以軍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門。以蒙古語正元史。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宮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國名。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各一一著其名義。詳其字音。為漢文所無者。則兩合三合以取之。分析微茫。窮極要窅。即不諳繙譯之人。繹訓釋之明。悟語聲之轉。亦覺釐然有當於心。而恍然於舊史之誤也。蓋自 欽定三合切音清文鑑出而 國語之精奧明。至此書出而前史之異同得失亦明。不但宋明二史。可據此以刊其。即四庫之書。凡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涉於三朝者。均得援以改正。使音訓皆得其真。 聖朝考文之典。洵超軼乎萬矣。
擬上今方言表
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