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北山四先生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2)

咸淳戊辰腊月十有九夜,承北山何先生之讣。次早,排关往哭之。既敛,仆虽以深衣入哭,隐之于心,疑所服之未称也。自吾夫子之丧,门人不立正服,乃以义起,若丧父,而为心丧。程子曰:「师可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之大小处之。若颜、闵之于孔子,虽斩衰三年可也。其成己之功若君父,并其次各有浅深,称其情而已。」仆于北山受教为甚深,岂可自同于流俗!因思《仪礼》《丧服》、有「朋友麻」三字,岂非朋友之服乎﹖郑康成云:「朋友虽无亲,有同道之恩,相为服加绖带。」又曰:「士以缌麻为丧服,其吊服则疑衰。」疑之为言拟也,缌麻之布十五升,疑衰十四升,即白麻深衣,拟于吉物也。盖缌衰,服之至轻者也,他无服矣,止有吊服,所以拟之注云:「吊服加麻,其师与朋友同,既葬,除之。」疏云:「以白布深衣,庶人之常服,又尊卑未成服以前服之,故庶人得为吊服。」素冠吉履无絇。其吊服图云:「庶人吊服,素委貌白布深衣。士朋友相为服吊,服加麻。加麻者,即加缌之绖带,是为疑衰。」或曰:「深衣,吉服也,而可为吊服乎﹖」仆曰:「注固已云,拟于吉服也,况非正为吊服。亲疾病时,男女改服,注云:『庶人服深衣。』又曰:『子为父斩衰。尸既袭,衣十五升布深衣,扱上衽,徒跣,交手哭。』是孝子未成服,亦服深衣也。」或者又曰:「安知深衣为吊服,又为麻纯乎﹖」仆曰:「纯之以釆者曰深衣;纯之以麻者曰麻衣;纯之以素者曰长衣;以釆缘之,袖长在外,则曰中衣,又各自有名,不可乱也。」或又曰:「子创为此服,岂不惊世骇俗﹖人将指为怪民矣。」仆曰:「以深衣为吊服,乡闾亦行之,但未有麻耳。是服也,勉斋黄先生考之为至详。其书进之于朝,藏于秘省,板行天下,非一家之私书也,遵而行之,岂得为过!」仆于北山成服日,服深衣,加绖带,冠加丝武,即素委貌,覆以白巾,见者未尝以为怪。越数日,通斋叶仲成父来吊,仆问:「昔日毅斋之丧,门人何服﹖」曰:「初遭丧时,朋友以襕,仆加布带。」其后共考《仪礼》,至葬时,方以深衣加绖带。仆于是释然知无其戾于礼也,故作《朋友服议》。

梓材谨案:谢山《学案札记》有「鲁斋经说补」五字,盖其稿未全。)

附录

理宗时,讲官徐侨请锡命《论语》为鲁经,有诏奉行,时议迂之而止。先生以为,圣人言行,万世大经,曰语曰子,顾不得与帝王之书并,可乎!乃为《鲁经章句》,以《大学》、《中庸》、《孟子》为之传。

汪先生开之

汪开之,字符思,金华人,东莱弟子独善之孙也。居贫力学,与鲁斋为友,鲁斋称其「坚砺勇往,能自拔于困苦之中。予为为己之学,实开端于元思」云。先生尝自着贫约曰:「不衣绢帛,不食夜饭,不雇仆从,不妄收买,不趁人情,不作杂书,不转假借,不转恳事,不为妄费,不借人物。」凡十条。其卒也,鲁斋率朋友敛之,又请于北山为铭其墓。(参《金华府志》。)

(梓材谨案:吴礼部正传《跋固穷集》云:「元思力学忍贫,为贫约,指心以誓。其友胡潜类聚圣贤处贫言行为《固穷集》赠之,元思以贫约附焉,质于北山何先生,愈励其操。」据此,则先生尝及北山之门矣。)

干办倪先生公晦

倪先生公度(合传。)

倪先生公武(合传。)

倪公晦,字孟阳,金华人。鲁斋称其迁善改过,专志于下学。仕至转运司干办公事,清廉介直。所著有《周易管窥》。先生之兄公度,字孟容;公武,字孟德,皆受业何氏,时称箕谷三倪。孟德有《风雅质疑》、《六书本义》。(修。)

张思诚先生润之

张润之,字伯诚,兰溪人,号思诚子。从北山学,余三十年,尽得其要。北山辑《敬思录》,发挥未就,金仁山履祥续成之,每条必质于先生而后定。北山之葬也,先生为定士礼,不用品官之仪,以成其志。仁山曰:「思诚子于朱门为嫡孙行,端平、淳佑,文献灵光,值乱处约,蔬薪不继,人不堪其忧,处之裕如,至或靳之,不以为浼,冰雪中孤松也。」许白云谦亦曰:「先生天机骏利,襟度融朗,有浴沂咏归气象。」先生长于仁山二十年,与鲁斋为学侣,仁山视以前辈,称之为丈,而平居商略讨论,情好最密,他人不及。鲁斋为北山成服,用古礼,先生不以为然,独不赴。仁山曰:「张丈之言,自可以为朋友之纠弹也。」

王立斋先生侃

王侃,字刚仲,金华人,文定公淮之孙也。初从撝堂刘氏,卒业北山,与族父鲁斋自为师友。有《立斋集》。蔡枢密久轩,其契友也。(补。)

知州季先生镛

季镛,龙泉人。尝登北山之门。

(云濠谨案:《万姓统谱》载,先生字伯韶,括苍人。淳佑十三年,知睦州。时岁饥,先生既至,虚己问俗,首蠲私茶十六,力请于朝,宽京府榷籴之令,发廪分赈,顿之四明观,民乐安生。)

县尉吴先生梅

吴梅,字仁伯,丽水人。从北山游。咸淳进士,官浦江、钱塘尉。见《括苍汇记。》

文安金仁山先生履祥

金履祥,字吉父,兰溪人。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靡不毕究。已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鲁斋,从登何北山之门。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勿受。宋季,国势阽危,任事者束手罔措,先生独进奇策,请以舟师由海道直趋燕、蓟,俾捣虚牵制,以解襄、樊之围。其叙洋岛险易,历历有据。时不能用。宋亡,屏舍金华山中,视世故泊如也。北山、鲁斋之丧,先生率其同门之士,以义制服,观者始知师弟子之礼。当时议者谓北山之清介纯实似和靖,鲁斋之高明刚正似上蔡,先生则兼得之二氏,而并充于一己者也。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为仁山先生。谥曰文安。所著《通鉴前编》二十卷、《大学章句疏义》二卷、《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十七卷、《书表注》四卷。(修。云濠案:《四库书目》称先生《尚书注》十二卷,今存二卷,又《仁山集》六卷。)

百家谨案:仁山有《论孟考证》,发朱子之所未发,多所抵牾。其所以抵牾朱子者,非立异以为高,其明道之心,亦欲如朱子耳。朱子岂好同而恶异者哉!世为科举之学者,于朱子之言,未尝不锱铢以求合也。乃学术之传,在此而不在彼,可以憬然悟矣。

(梓材谨案:谢山《学案札记》有「仁山先生经说补」七字,而稿亦未全。姑录讲义数篇于左。)

复其见天地之心讲义

程子曰:「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万类散殊,品物形着。圣人作《易》,所以体天地之撰,而夫子赞《易》,独于《复》之一卦系之曰:「《复》其见天地之心。」夫以卦而论,则卦之六十有四,爻之三百八十有奇,皆天地之心所寓也;以时而论,则春生夏长,万宝秋成,形形色色,生生性性,皆天地之心所为也,而圣人谓天地之心独于《复》有见焉。盖六十四卦,固天地之用,不难见也,惟《复》乃见天地之心;春敷夏长,万物生成,皆天地之,不难见也,惟《复》乃见天地之心。夫所谓天地之心者,何也﹖仁也,生生之道也,语其象则复卦一爻是也。夫当穷冬之时,五阴在上,天地闭塞,寒气用事,风霜严凝,雨雪交作,万物肃杀之极,天地之间,若已绝无生息,而一阳之仁,乃已潜回于地中。吁,此天地生生之所以为化生万物之初乎!异时生气磅礡,品物流行,皆从此中出,故程子谓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盖其仁意浑然,而万化之全美已具,生气闇然,而一毫之形未呈,此其所以为天地之心,而造化之端,生物之始也与!故邵子《冬至吟》有曰:「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夫淡者味之本,为醪为醴,皆从此生。希者声之真,翕如纯如,皆从此变。而又终之曰:「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牺。」愚谓此一爻象天地之心,乃伏羲画卦之始。今人但见六十四卦更互交错,却不知孔子独于《复》之一阳赞之,曰「天地之心」,何也﹖此一阳爻,正是伏羲画卦之始也。邵子见此意本于先天一图,所谓天根者也,盖有生生之心,是以有天地生生之用。伏羲画卦,先从天地之心画起,故先画一阳爻,以其相生于是而有耦,又乘之而为四象,又乘之而为八卦,又乘之而为六十四卦,皆一画之生,而此心之用也。此一道理,直看则此一阳六十四卦之始,是为天地生生之心,《太极图说》见之;横看则卦气《剥》为纯《坤》,天地生物,若已尽矣,而一阳又复,是为天地不穷之心,《先天图》见之。程子又曰:「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夫《复卦》,一阳在下,便是动之端。先儒如王弼辈乃解为动在于地是为静,见天地之心,盖看卦象不明,所以看道理不出,大抵纔说静时,便是死杀,是固亦天地之,如何见天地之心!惟于极静之中,而乃有动之端焉,是乃天地之心也。然以理而论,则静不足以见天地之心,而动之端乃见天地之心;以人心而论,则动不能见天地之心,而静可以见天地之心。何则﹖人之所以失其良心,迷此仁性,而终不能见天地之心者,盖其欲动情胜,而常失之于动也。夫物之感人无穷,人之好恶无节,此心所存,逐物而动,则飞扬升降,幻贸驱驰,安能体认义理,充养仁心﹖其于天地之心,惘然莫知也。故学者亦须收视反听,澄心定虑,然后可以玩索天理,省察初心,而有以见天地之心。所以《复》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记》「仲冬之月」亦曰:「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凡此无非说静之工夫。虽曰古人如此,凡以养此阳气之微,然古人所以见得道理分明,保得人心全固,亦是以此工夫得之。故静之工夫,古人以此养阳气之微,学者当以此观义理之妙,则天地之心,岂不跃然而可见哉!故尝谓:「有天道之复,有吾心之复。」天道之复,前所说是也;吾心之复,则凡善念之动是也。盖四端之心,无时不发,而就中恻隐之心最先且最多,此正天地之心在吾心者。大抵人虽日营营于人欲之中,孰无一线天理之萌,此即吾心之复也,人自不察,亦自不充耳。所以不察不充,正由汩于动而不能静之故。学者须是于此下耐静工夫,察此一念天理之复,充此所复天理之正,而敬以持之,学以广之,力行以践之,古人求仁之功,盖得诸此。然则,茂对天时之复,以反求吾心之复,惟诸君勉之。是知复者,特此心之初耳。既复之后,无以长养之,则复失矣。朱子所谓复而不固,则屡失屡复者也。自天地之有此复也,日长日盛,进而为《临》,又进而为《泰》,又进而为《大壮》,又进而为《夬》,又进而为纯《干》矣。人心之有是复也,亦必日增日长,进而为《临》之大,为《泰》之通,又进而《大壮》之动以天,《夬》之刚决,《干》之不息,而与天合德焉。此又《复》之之后工夫也。又况凡事莫不有复,如学宫既废而新,则为学校之复;纲常既晦而明,则为世道之复;国家既危而安,则为国势之复。贤卿帅出镇大邦,作兴学校,崇建明伦之堂,此学校之复也。纲常既废而复明,国势阽危而复振,在诸君子必有得于《复》之义而充《复》之功用者,幸不废焉。

孟子性命章讲义

「性也」之性,是气质之性;「有性焉」之性,是天地之性,此固不待言。惟二命字难分。「有命焉」之命一节,是气之理;「命也」之命一节,是理之气。何以谓气之理﹖是就气上说,而理亦在于其中,为之品节限制。何以谓理之气﹖是就理上说,而气却在于其中,有清浊厚薄之不同。盖理气未始相离。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然理则一,而气则有清浊厚薄之不同,所以在人便有智愚贤否、贵贱贫富之异,而理固无一而不在焉,此皆所谓命也。但「命也」之命,自其清浊厚薄者言之,则全属气;「有命焉」之命,自其贫富贵贱之分限言之,则便属理。「命也」之命在前,「有命焉」之命在后,然方其清浊厚薄,便自有贫富贵贱;纔有贫富贵贱,便自有上下品节,所以总谓之命。但其上一截清浊厚薄全属气,到贫贱富贵各有品节则属理,此两命字所以同、所以异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