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华药食本同源(2)

2.慎食。首先强调要排除饮食中杂质,尤其是水。他认为“饮食物中,水为最切”。其次为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康熙主张老年人饮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有益。还有就是禁烟酒。

3.择食。对饮食,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择其所宜。康熙认为“各人的肠胃有所不同,应择其所宜者”。

另外,康熙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即进膳后,自觉保持良好的心态,只讲开心事,只说开心话,或者欣赏自己喜爱的古玩字画,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消化,于健康大有益。

六、乾隆皇帝的长寿之道

长寿皇帝乾隆曾把他的长寿秘诀归纳为十六个字,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足常搓,面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第三节药食本同源

根据各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要,应用日常食物的营养来调理养生,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或疾病康复的目的,此种方法也称食养或食疗(药膳)。

食养在我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饮食疗法就是在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医学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而化气与成形是由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因此,食养的关键是保护脾胃。

三千年前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秦汉时期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十分丰富。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

到了宋代,王怀隐等编辑的《太平圣惠方》论述了许多疾病的药膳疗法;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医学专著,在其所载的方剂中,药膳方约占70%。元代御医忽思慧所著的药膳专书《饮膳正要》,药膳方和食疗药十分丰富,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明代高濂的养生学专著《遵生八笺》,也载有不少养生保健药膳。

清代的药膳专著各有特色,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七门三百余种,章穆的《调疾饮食辩》所涉及的药用食物更多,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多种药膳的烹调原理和方法,曹廷栋的《老老恒言》中则列出老年保健药粥百种。

中医食养的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不致损伤脾胃。

2.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3.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此尤其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

4.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

5.清淡增寿。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关于长寿秘诀问题时,曾特别强调“薄滋味”。所谓“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饮食不宜过咸,《素问》说:“味过于咸,则脉凝涩而变煞费苦心。”另一方面是主张以素食为主。元代养生家朱丹溪对素食更是推崇备至,专门著有《茹谈论》一书。

第四节名医名典话食疗

春秋战国时代,中医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结构,而谷、果、菜均为植物性食物。正是这种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豆制品、蔬菜、水果等杂食型的食物结构,体现了中国饮食中养生思想的精华。

当时的名医扁鹊认为:“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东汉名医张仲景曾说:“人的身体本来平衡和顺,只需要好好调养就行了,不要随便乱服药物。因为药的力量比较强,而且偏助身体某一个器官和机能,吃了会使人五脏的气不平衡,容易感受外来的疾病。”(注:“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

他在《金匮要略》中主张“两五、配四加新鲜”,是指饮食中的主食为五谷相兼,粗细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与烹制的味道要五味适合;所用饮食要与四季气候特点相结合,饮食品原料都要用新鲜的。

他认为不可吃的食物有:凡是会浮在水上的肉都不可以吃;有红点的肉不可以吃;腐败的鱼肉饭菜,吃了会伤人,等等。

西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在《巢氏诸病源候论》中说:“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对食养颇为重视,他强调“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说食养不仅可以强身,而且可以防治疾病。

孙氏主张顺应四时,饮食随之而变。饮食宜清淡,少吃晕、腥,忌吃生、杂。他认为“少食多餐”有益健康。

他还提出许多食养主张,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食不欲杂”、“学淡食”、“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做到“饱中饥,饥中饱”。

孙氏十分重视“食治”,他的《千金方》中总结和收集了许多食养方剂。

孙思邈还对饮食宜忌问题做了多方面的科学论述,“常须少食肉多食饭”,“每学淡食”,又如“常食如饱中饥、饥中饱耳”,“食当熟嚼”,“久饮酒者,腐烂肠胃”,并强调食后漱口、摩腹与散步等卫生方法。

李东垣晚年自称东垣老人,是我国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是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养生学家。他在所著的《脾胃论》中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告诫人们,饮食虽是维护人体生命之物,但应注意食物内容及量的适度,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现象,影响脾胃的功能,降低抗病能力,滋生百病。“食助药力,药不妨食”,即食物与药物,应相互起到协调作用,必须要有合适的食物来滋养脾胃,才能使药物发挥疗效。

“调味”是中国饮食中的核心之一,注重五味平和而勿使过偏是我国饮食结构的一大特点。元代御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一书系统总结了食物的药效和食疗方法,他曾指出:“五味调和,饮食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他还说:“多食盐,骨气劳短,肺气折。”所以盐不可多吃。又说“肝病禁食辛”,就更有意义。

元代养生家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告诫人们:“饮食以籍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杂然丛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52卷、收集了1898种天然药物,其中食物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还详细记述了各种食物的性质、药效、适应证、禁忌、用量和用法。他认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水去则营竭”,说明没有水人体就会枯竭。

针对控制膳食的重要性,明代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一书中曾论述:“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便一般流行中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令太和,以臻遐龄……人之可畏者,饪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之为戒,过也。”这段论述,对今日防治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因此,肉是辅助性的食物,少吃一点有益于生命,如果吃得比粮食作物还多,就好比喧宾夺主,反而对人有伤害。

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认为:“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