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出场
在刘伯温一行来应天府之前,朱元璋已经接到了朱升的来信:他即将带刘伯温一行四人来应天府报到。
朱元璋大喜过望: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个让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浙东四先生”已全部拿下!刘伯温已答应出山,前来相助!
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实在是一件太让人欣喜的事情。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备感欣慰——最厉害的王牌刘伯温终于得到手了!
其实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难请反倒是好事,说明这人本事最大。本事大的人,架子大点儿、身价高点儿也正常。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端点架子是正常的,不端才不正常。端完了再出来,跟不端架子、听到人家一吆喝就屁颠屁颠地跑出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档次。
但刘伯温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牛,那么厉害,是否言过其实,朱元璋心里也打起了鼓。刘伯温很快就会到达应天府,到时候该怎样考验他,这是一个问题。为此,朱元璋决定先问问他人的意见,摸摸刘伯温的底,于是命手下请一个人过来,想听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但朱元璋之所以叫这个人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心里隐藏着一个秘密的动机——要亲眼见到这个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同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态度如何,以便从中窥探到自己想要窥探的东西。
很快,这个人来到了朱元璋面前。大明开国之时,论功行赏,如果说文臣之中有人够资格可以与刘伯温争夺“第一功臣”这个称号的话,唯此人而已。
人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相当英明的人,任何人想在他手下混第一,绝非易事,所以能在他手下拿第一,说明此人一定是个特别牛的人。
这个特别牛的人的名字,叫李善长。朱元璋当时帐下两大谋士之一(另一个大家都知道,是朱升)。
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据史料记载,李善长这个人不是一般的聪明,而是相当聪明:天资聪颖,自学成才,少年时就博学多才,确实多才,而且擅长两样一般人不会的学问(下文再说)。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定: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个被认为很有前途的人却“自甘堕落”,自动放弃了远大的前途。他放弃前途的方式很简单——不去考试。
这在所有人看来是很白痴、很傻的行为,因为你不去考试就意味着哪怕你学富五车、十车、一火车都做不了官,做不了官就没法飞黄腾达,没法飞黄腾达就没有远大的前途,没有远大的前途你就活该一辈子倒霉蛋、穷光蛋。
当时李善长的邻里、朋友看到李善长数年如一日地苦学却不去考试,纷纷感叹,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去考试当官简直白瞎了。然而,李同学却微笑着对他们说了一句:“不!”
李善长拒绝科考这件事让大家很不解。要知道,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人不想当官,如果不是皇亲国戚、高干子弟,要当官就得通过考试。“学而优则仕”是每个底层读书人的必经之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以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
然而,这并不是李善长的梦想。他下定决心将抗拒科举、抗拒考试的斗争进行到底。没有人知道,李善长抗拒考试并不是因为他怕考试、他怕考不上,也不是因为他想学陶渊明、林逋隐居,而是因为他实在太精明。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元朝开国以后就把国人分成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西部民族的统称,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汉人(主要指北方汉人)、南人(长江以南的汉人)。蒙古人高高在上,汉人处于元朝统治结构金字塔的最底层,长江以南的汉人更不用说了。元朝统治者压制汉人,汉人即使考上了也当不上大官。几十年都上不去,白混(刘伯温堪称典范)。
绝顶聪明如李善长者,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从这一点来说,他比刘伯温精明得多。李善长相信,以自己的才能,不参加科举,有朝一日有机会照样能当官,出人头地。若干年之后,他做到了。事实上,李善长当时之所以能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擅长两样别人不会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就是他拥有强大自信的资本——法家学说和经济学。
所谓法家学说,就是韩非子、李斯一派的学问,讲究审时度势、机变权谋和利害权衡。所谓经济学,就是财务管理、物资配置,万事讲究调度有方,最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管子(管仲)。这门学问的用处实在太大,李善长一生的事业都得益于此。
这两样学问,自秦汉以来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那都是相当冷门的学科,几乎无人问津,一般的读书人想都不会想,更别说去学,但李善长剑走偏锋,学会了这两样东西,从此这两样东西就成了他的独门秘籍。
他相信,就算法家学说现在没用,经济学还是大有用处的——经商。虽然说在古代重农抑商,商一直排在“农工商”三大行业的末位,没什么地位,但商人发家致富有的是钱,有钱就能买豪华别墅、娶美女,比穷书生和穷当官的强一百倍,人家那生活才叫一个滋润。
一不做,二不休,李善长同志直接弃考经商。很快,他就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还娶了定远一户豪门的白富美当老婆,过上了美满富足的生活。事到如今,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天生的商业头脑。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像吕不韦、范蠡、沈万三、胡雪岩那样为数不多的顶级天才商人,放到今天也绝对能排进“胡润富豪榜”前十。但上天注定,李善长跟这些前辈一样,也要跟政治扯上关系。他终究要踏上从政之路。
他不会想到,这条路将会是一条不归路,他最后的结局也会跟吕不韦一样凄惨,只是他的地位没达到吕不韦那种程度,区别仅此而已。他也没有范蠡那样幸运,可以逃脱鸟尽弓藏的命运,所以只能以悲剧收场。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李善长是不知道这些的,他要是知道会这样,就不会蹚这浑水了。李善长发财之后如愿地过上了美满富足的小康生活,但好景不长,元朝天下大乱,战火四起,定远也遭了殃,李善长只好带着家人逃进了深山老林避乱。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刚刚白手起家,只有三万多人马,准备进攻滁州。李善长却以他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玄机:机会来了。有战必有事,有事必需要人,需要人就有工作岗位,有了工作岗位就必有自己的一番用武之地。
李善长打听到朱元璋出身贫苦,现在当了大将突然有了大笔财富,肯定不会理财,大军后方一定需要有人帮他管理、打理,于是决定适应朱元璋的需要,雄赳赳气昂昂走出深山,投奔了朱元璋。这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富豪壮年投靠有志青年,理财达人投奔军事新秀,皆大欢喜。
果然,朱元璋得知李善长饱学多才,尤其善于经营和打理财务,大喜过望,相见恨晚,缺的就是李先生这样的专业人才!于是任用他为军中总管,人称“李总管”,名头很响。
李善长的经济学终于派上了用场,这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考科举,老子不照样也当官了?老子两门绝学不照样也能发光发热?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能力,一旦遇到机会,就会有你的一番用武之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善长用他的名字告诉了世人一个事实:你们擅长的,我同样擅长。你们不擅长的,我也擅长。你们擅长我也擅长的,未必能成功,但我擅长你们不擅长的,我成功了。
我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个世界只需要有特长的人才。有特长的人,才会获得特别的青睐、特别的待遇。
李善长虽然没进过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知识,全都是业余自学,但他丝毫无愧于“专业人才”这个称号,自打他走马上任之后,不仅协助朱元璋整饬队伍,安抚民众,而且还帮朱元璋整理军队财务,筹集粮草,调节各方面关系,大凡他经手之事,无不办得妥妥帖帖。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工作相当满意,拉住他的手嘉奖道:“先生后勤工作干得非常不错,真是我的萧何啊!”
于是,就在占领应天府之后,朱元璋改原来的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用李善长为领府司马,兼参知政事,对他相当信任。
摸底调查
如今,朱元璋把他叫到自己面前,却不是布置工作,而是为了听听他对刘伯温几人的意见,问问他该给予他们怎样的职位才合适。
李善长明白,这是朱元璋对自己的信任。他更清楚,在那四个人中,朱元璋最在乎的只是其中一个人。
朱元璋虽然嘴上说想听他谈谈对这四个人的意见,但李善长明白,他其实只想听他对刘伯温的意见。其他人都可以一笔带过。
李善长是个聪明人,在社会上滚打多年,他早已深深懂得,如果不是自己当老领导,要想在职场上混得好,仅仅靠能办事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善于领会领导的精神。
所谓领会领导的精神,无非就是四个字——“心领神会”,很多时候,你懂得领导的意思已经够了,并不需要说出来,只要顺着他做就行。
既然如此,李善长决定,就重点谈刘伯温好了,如他所愿。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开口就直奔主题,问他道:“传闻刘伯温此人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觉得这些传言靠不靠谱?”李善长一听,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领导最在乎的只有刘伯温,于是心中大喜:
你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李善长按照事先组织的思路,开始回答朱元璋的问话:“回主公,臣对此人也早有所耳闻,他以满腹韬略闻名江浙,曾组建民军多次打败过方国珍、邹普胜,收复龙泉、丽水、青田、温州,一介文人能率军屡屡打赢胜仗,足见其本领确实非同凡响,堪比三国诸葛孔明。只因在元朝廷不得志,几度愤而弃官归隐,主公慧眼识才,数次派人请他出山,天下无人不称颂主公的英明,如今总算达成所愿。主公得刘伯温,如刘邦得张良,刘备得诸葛孔明,此乃主公之幸,社稷之幸。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朱元璋听了心花怒放,他看出李善长很会说话,既对刘伯温赞赏有加,也不忘拍他的马屁。此人对说话的艺术、做官的艺术都相当精通,实在难得。
朱元璋对这样的下属很满意。李善长对有这样的领导也很满意。“只是我还担心一个问题。”朱元璋忽然面露忧容。李善长继续发挥他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和机警聪明,赶紧问道:“不知主公所忧何事,臣愿为主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