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王气象(12)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那么,用什么样的人来代替这些人来做禁军的将领呢?条件有三:

一,是资历浅;二,是威望不高;三,是能力不强。接下来,赵匡胤又通过让禁军将领相互牵制,各个单线管理的统治方法稳定了内部,集中精力向南向西发展,迅速平定了南方与西方,建立了稳固的北宋王朝。

【评议】

在整个北宋乃至南宋王朝不仅没有发生禁军兵变,就是一般的军事叛乱,也不多见,赵匡胤的这一招的确有效,能够保数十代赵宋王朝,实在“英明”得很!只是有一条,那就是宋代由此对武将的权力限制很严格,使得武备松弛;对于文职官员,不仅在权力上,就是待遇上也比同级武职官员高得多。

秦皇汉武以来,是以武治文,但到了这位宋太祖这里,却是以文治武了。因此,宋朝在武备上一直积弱不振,不断被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侵扰,金、辽、西夏蚕食北宋,而南宋最后灭亡在蒙古人的手中。不过,中国的帝王历来有一个“光荣”传统,到了慈禧太后总算给总结出来,叫做“宁与外贼,不与家奴”。外族入侵,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要家奴造不了反,就算治国有方。即使到了地下,也可面对祖宗乃至前代诸朝的帝王了!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引言】

前些年流行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读书人不打扫自己的房子,却表示自己有高远的志向,于是别人说他“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被引入中学生作文,主题是只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但不久又出来了一个反题,认为“一室不扫,正是为了扫天下”,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更有道理。在历史上,细大不捐的人固然不少,值得尊敬,但毕竟要求太高,一般人很难做到。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小事不在乎,大事讲原则,也就够了。

【事典】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初,赵匡胤在陈桥发动了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但当时情况十分复杂,全国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朝政不稳,国内许多势力各霸一方,伺机进攻北宋,需要各个击破。而在周围的边境上,今天的宁夏、甘肃及陕西北部一带,聚居着党项族,也虎视眈眈地准备骚扰北宋。因此,采用怎样的策略来对待北方少数民族,是一项关系到北宋安危的大问题。

北宋统一南方诸国后,党项族首领李继筠曾派兵援助宋军攻打北汉。李继筠死后,其弟李继捧继任党项族首领,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亲自来到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表示愿归顺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并把李氏家族迁到东京开封。

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不愿意迁往开封,就率人马逃到夏州以北的地斤泽进行反抗。当时,北宋已经稳定下来,便对李继迁的反抗坚决镇压,宋军所到之处,焚烧党项人的庐帐,劫掠财物,强迫其内迁,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党项人更激烈的反抗,他们便聚集到李继迁周围,奉他为首领,积极地反抗北宋的进攻。开始的时候,李继迁由于势力弱小,便一方面积极与辽接触,寻求辽的支援和帮助,另一方面,他又对宋的大举进攻采取诈降之策,经常以投降的方式来取得北宋的暂时信任,求得喘息的机会,李继迁时降时叛,非常难以对付,令宋太宗赵光义颇为头疼。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6年),宋军在地斤泽打败李继迁的军队,李继迁逃走,他的母亲与妻子却被宋军俘获。赵光义知道以后十分高兴,因李继迁为乱西北,不断袭扰边关,便想杀掉李继迁的母亲,以解心头之恨。当时,寇准任枢密副使,上朝时赵光义单独召见寇准,向他询问如何处理这件事。寇准同宋太宗赵光义商量,还没有作出决定,回来时正好碰到吕端。

吕端自幼敏悟好学、宽厚大度、为官持重,小事不在乎,大事讲原则,“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这个吕端。他深得宰相赵普的赏识,赵光义也非常欣赏他的性格和办事作风,当时吕端也是宰相之一。他猜想寇准一定同宋太宗赵光义在商议大事,而且要瞒着自己,便拉住寇准,对他说:“皇上告诫你有事不要对吕端说吗?”寇准装做没有事的样子回答说:“没有啊。”并解释说只是同皇上商议边境上的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吕端说:“边境上的一般小事,我不必全要知道,但若事关军国大计,我身为宰相,就应该知道。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小事要皇上同你单独商议。”寇准便把宋军俘获李继迁母亲的事告诉了吕端。吕端忙问:“皇上准备如何处理这件事?”寇准说:“皇上打算在保安军北门外把李继迁的母亲杀了,以此惩戒叛逆者李继迁。”

吕端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不妥,说:“这样做不好,你先在这儿等等,我去见皇上。”于是吕端去求见皇上。见到皇上后,吕端说:“从前楚汉相争时,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便想把他煮了,目的是以此威胁刘邦。但项羽实际上是做了一件十分愚蠢的事,因为这样更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怒。汉高祖刘邦与项羽曾是结义兄弟,所以他说:‘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你把你的父亲炖好了以后,希望你也分给我一碗肉汤喝。’结果弄得项羽毫无办法,那些干大事业的人都不会顾念他们的亲人,何况像李继迁这样的叛逆之人呢。陛下现在把他的母亲杀了,明天就能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不能,那么杀了他的母亲就只能是徒结仇怨,他的反叛之心则会更加坚决。”

宋太宗赵光义听了他的这一番话,恍然大悟,觉得十分有道理,说:“既然这样,那么现在这事该如何处置呢?”吕端说:“以臣之愚见,最好将李继迁的母亲安置在延州,好好地看养起来,让李继迁知道我们在善待他的母亲,这样一来,就可诱使他来投降,即使李继迁不来投降,也能让他始终牵挂着他的母亲。让他知道,他母亲的生死命运全掌握在我们的掌握手中,最起码也是一种挟制。”赵光义听了吕端的话,十分赞成地说:“要不是你来劝阻,就差点误了我的大事。”于是赵光义采纳了吕端的计策。

后来,李继迁的母亲在延州病死,李继迁不久也在攻打西凉府的战争中为吐蕃族所败而死。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继任党项族的首领,他对宋朝采取了和好的政策,这种局面的出现便是得益于吕端当初的建议。

【评议】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对诸葛亮和吕端的概括实在是太深刻准确了。有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这样的人也只能过不太坏的小日子而已,但如果想治国治民,那就要大事不糊涂了。

种树之道与居官之理

【引言】

如何居官治民,是我们至今仍在探索的一门大学问,其实,古人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论述,即使今天读来,恐怕也不无启发。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意味深长,借一个社会最底层的种树者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来比喻居官之理,讽刺了那些根本不懂生产,不懂如何治理政事的官吏,尖锐地指出他们只会烦苛政令,干扰人民。同时,作者还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居官之理应该顺应社会的自然规律,不要做戕害事物本性的蠢事。

【事典】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这样说: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名字,他因为病而后背隆起,俯伏身子走路,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他为“橐驼”。他听到后,说:“很好,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就舍弃他的本名,也自称“橐驼”了。

橐驼的家乡在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面。他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里喜欢观赏游玩的富豪人家和卖果子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中去。请橐驼种树,他种的树没有不活的,并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虽然偷看模仿,却没人能赶得上他。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好而且繁茂,只不过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它的本性罢了。大凡种树的规律,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时要旧土,捣土要细密踏实。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去动它,离开后不要再去管它。栽种时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女,栽完后把它搁在一边,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得到保全,而本性也就能得以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法子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树根缠在一起,移栽又总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不这样做的人,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殷切,担心得过头。早晨晚上,走开了还要回头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抓破树皮看树的死活,摇动树木来察看树根的松或实,这样,树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说是爱树,其实是害了树;虽说是担心,实是树的仇敌。所以比不上我啊,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您种树的道理,移用到当官的治民上,是否可以呢?”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到那些当官的频繁地发布命令,好像是爱护百姓,结果却因此给人民带来灾难。每天早晚,差吏来喊:‘上官有令,督促你们耕田,劝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抽好你的丝,早早地织好你的线。乳好你的孩子,喂好你的鸡和猪。’一会又敲鼓把百姓聚集起来,一会儿又敲木梆把百姓召来,我们小百姓停止做饭、吃饭去接待差吏,尚且没有闲空,又怎能使我们发展生产、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顿又疲惫。像这样,与种树那些同行,也许有相似之处吧。”

问的人感叹地说:“这不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的事,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

【评议】

柳宗元既是唐代的大文学家,又是一位极有见地的思想家,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在今天看来还都很有教益。他主张应该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反对苛刻繁复的政令,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文章用种树来比喻治民,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的道理。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文中写“他植者”种树的两种错误态度时,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方面,这是为了与文中的“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相对应,揭示出“过犹不及”的治国治民的道理。

知人与用人

【引言】

知人是治理天下的关键,也是每一位领导者的头等大事。人非圣贤,谁又有能力从事各种行业、懂得各种道理呢?所以舜统管各个部门,根据每个人的才能而委以不同的职务;汉高祖刘邦谈论功臣,认为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各有长短。何况一般人还不能和这些人相比,又怎么可以求全责备呢?

【事典】

刘邵的《人物志》中对不同个性的人具有的长处和短处作了论述:性格刚强、粗犷的人,不善于处理细节,所以总的说来他们有雄才大略,却又有不拘小节、粗心大意的弊病;太严厉的人,缺乏灵活性,他们在依法办事上严格公正,但说到变通却格格不入;宽宏大量的人,不够敏捷,他们为人宽厚周全,可谓仁至义尽,但在抓紧时机办事上却行动迟缓,跟不上要求;喜欢与众不同的人,追求超凡脱俗,标新立异,他们如果运用权谋会显得卓异出众,而致力于清静无为之道,则会违背常理、不切实际。

其实,不仅人有长短,任何一个政策和制度也皆有长有短。王道德化的政策,适合于全局性、长远性的治理,用来处理具体事务就显得不切实际;讲究谋略的政策,适合于治理充满危难的乱世,用来治理太平时期就不会有很大的效果;矫枉过正的政策,适合于治理奢侈浪费的风气,用来治理贪污腐败,则会使国家遭到破坏;公正严厉的政策,适用于打击朝廷中的邪恶势力,用来治理边疆,就容易失去民众;威严猛烈的政策,适合于讨伐叛乱,用来治理善良的老百姓就成为暴政了;注重工艺技能的政策,适合于经济发达的时期,用来治理贫穷的时期,则会劳民伤财,使老百姓陷于困境。

以上列举的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人和任何政策,都各有特长,又各有局限性。

从前伊尹负责修筑宫殿时,让身强力壮的人来背土,让瞎了一只眼但又能看见的人来推车,让驼背的人来抹墙……让各种人做适宜他们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优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管仲对齐桓公说:“熟悉揖让、进退等各种礼仪,我不如隰朋,请任用他为大行;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宁戚,请任用他为司田;指挥大队人马作战,一声令下,使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用他为大司马;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杀无辜之人,不冤枉无罪之人,我不如宾胥无,请任用他为大理;敢于犯颜直谏,不怕生命危险,不贪图荣华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用他为大谏。您如果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在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成就霸业,有我管仲在就可以了。”

黄石公说:“要善于使用聪明的人、勇敢的人、贪婪的人和愚蠢的人。聪明的人喜欢立功,勇敢的人喜欢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贪婪的人决心获取利益,愚蠢的人不怕死。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性情来使用他们,这是用兵最微妙的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