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2)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沉沦

中国有句成语,叫“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故事讲的是,晋国大夫赵简子在山中打猎,追一匹受伤逃亡的狼。狼在快要被追上的时候遇见了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正牵着他的驴背着一口袋书从此地路过。狼装出可怜的样子道:“先生,我就要被猎人逮住了,您要是救我一命,您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这辈子要我当牛做马,我都心甘情愿。”东郭先生可怜狼,就把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狼钻进去,扎好口袋。

不一会,赵简子来了,问东郭先生有没有看见一条逃跑的狼。东郭先生装糊涂,撒谎道:“看见了,刚从前面跑掉了。”赵简子谢了东郭先生,就到前面追狼去了。

等他走远了以后,东郭先生把狼放出来,狼立马就翻脸了,要东郭先生“帮人帮到底”,做他的大餐。东郭先生与狼论理:“你真是忘恩负义的狼!”狼嘿嘿笑道:“谁叫你帮我,活该倒霉!”

正好有个扛着锄头的农民路过,问他们吵什么?东郭先生就气愤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要农民给评评理。农民说:“我不信狼能钻进这么小的口袋,要是狼能钻进去,吃了东郭先生也是应该的。”

狼一听,高兴地道:“不信我就再钻一次给你看,你真是好人。”狼就把自己蜷缩进口袋里,农民立刻把袋口扎了起来,指着东郭先生道:“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像你这么愚蠢透顶的老头。”说完,他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狼之所以会被农夫打死,主要是因为它的“得意忘形”,最后让好不容易捡来的性命丧于农夫的锄头之下。试想若是它不恩将仇报,也不得意忘形,那它又怎么会丧命?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也是“得意忘形”的道理,话说一只蚊子,在一头狮子脸上乱咬,弄得狮子毫无办法。就在它高奏凯歌,得意而归的时候,一头撞在了一张蛛网上。蚊子大哭道:“想不到我战胜了万兽之王的狮子,到头来却败在一个小小蜘蛛手里,真是可悲呀!”

这也是因“得意忘形”而导致的悲剧,所谓“骄兵必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中,能让我们失败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名利面前,得之,则欣喜若狂,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忘乎所以。殊不知,等待着自己的可能是一个万丈深渊。

除此之外,失意时借故堕落和沉沦也是要不得的。比如说,在某场竞争中输了,本可以获得的名利与自己失之交臂,为此而一蹶不振,这也是致使失败的一大原因。因此,失意的时候,更应当振作,寻找并且抓住每个时机,才能铸就成功的自己,否则,就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平庸之辈了。

多年前有个叫亨利的年轻人一脸迷惘地独自站在河边,他是个移民,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说话带有浓重的法国地方口音,为此他自卑得不敢开口。他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已经30岁了,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怀疑自己有没有必要继续活下去。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个乡巴佬,一个没用的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浪费空气和水,还不如死了节约能源。他连最简单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家,四处飘荡。

一天,和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约翰高兴地对他说:“亨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滚,好消息从来都不属于我,少拿我开涮。”亨利满脸悲戚地说。

“真的,真的!收音机里说,拿破仑有个丢失的孙子,听播音员的描述,和你长得那真是一模一样。”

“真的吗?”亨利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爷爷操着带着泥土芬芳的法国口音指挥千军万马的情形,他顿时觉得自己矮小的身材也是遗传了拿破仑优秀的基因,说话的法国口音都带着一种高贵和尊严,总之,一切都带有“伟人”的特质。他把还想多说的约翰的嘴堵住,不让他说漏了。

他立刻去一家公司应聘,结果真的成功了。20年后,亨利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总裁。在这之后,他仔仔细细地查证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可是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罢了,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试想,要是他一直深陷失意的沼泽无法自拔,根本不去寻找能让自己成功的机会,更不懂得抓住每个可能的良机,那他怎么会有20年后名利双收的自己呢?

从上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幸运之神不眷顾他,也不是因为他拥有的不多,而是因为他经不住任何考验,得志的时候便得意忘形,而失意的时候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从此一蹶不振。殊不知,人生几十年,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自然而然也不明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

对此,李叔同曾说:“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在他看来,人都有得意的时候,但是不可以得意忘形;人也都有失意的时候,但不能因为失意而堕落沉沦。其言下之意便是,不论是在名利面前,还是在其他方面,人生失意难免,得意时也有,这二者都是常态。因此,切莫在得意的时候忘乎所以,也不该在失意的时候一蹶不振,而应当始终本着一颗平常心,看淡名利,做一个淡然洒脱的人。

若不然,就可能和那只被打死的狼一样可悲,也可能和那只蚊子一样难堪,还可能和那个出名前的亨利一样。要知道,人生于世,名与利始终是身外之物,得之,可喜却不可忘形;不得,可悲却不可沉沦。淡然处之,顺其自然,方为智者所为。

视名利为平常,享受淡然与洒脱

《晚晴集》里摘有归宗芝庵禅师的诗:“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高高的山顶上盖着一间茅屋,老和尚住了半间白云住了半间。谁料想昨天晚上白云随着雨水消散无踪影,到底不像老和尚那般清闲。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得出禅师豁达超然的心境,就像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老和尚和云睡在一个屋子里,出于心善,他让出半间来给云居住,昨天半夜的时候云跑出了屋子变成了一场雨,现在只有老和尚自得其乐,也不争什么。

仔细品味这首诗,并且不断地挖掘出它的内涵,就会觉得它非常有意思。其实,我们之于名利,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关系呢?

所以说,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既要看到名利给我们带来的光芒,也要看到名利可能给我们强加的困扰。与其为名利所累,不如随顺自然,视其为平常事物,淡然而洒脱地面对它。切莫因为它而屈就自己的人格,更不能因为它而丢失自己为人处世该有的原则。

在这一点上,弘一大师就是我们的楷模。不论是在切身利益的诱惑下,还是在他人名利的强大压力下,他都不会因为名利而让自己的人格受辱。

弘一大师一直对酬酢非常反感,他见的最多的是知识分子,但他不愿见官僚。曾有一位衢州军团长登门拜访过他三次,他都拒绝与之见面。负责通报的沙弥建议他还是见见吧,因为军团长看起来火了。“不见!”弘一大师坚决地回答道。“他要见我无非是求一张字,这就赠他一张佛号,就麻烦你转交他吧!”

还有一次,温州道尹林鹍翔、张宗祥慕名来拜访。当时大师正掩关,寂山老人认为人家是地方长官,贸然地拒绝不好。大师听了两颊泛赤,如有愠色,继而合掌连声念“阿弥陀佛”,垂泪曰:“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两名来访者只好就此走掉了。

弘一大师曾在为1937年厦门第一届运动会创作会歌之后的信中提到,“4月初旬,讲律事即可结束,将往他方埋名遁世,以终其天年,实不愿久堕此名闻利养窟中,以辜负出家之本志也。”他为烟水庵主人林子青写了明代人石屋珙禅师的诗:“素壁淡描三世佛,瓦瓶香浸一枝梅。”

大师之所以能如此安然洒脱地对待名利,还得归功于他“视名利为平常”的选择。若是他不能淡化名利之心,把名利特殊化,或趋炎附势,那么出家修行也不过是另外一种争名逐利的方式罢了。久而久之,怕是连佛门这片净地也难以让大师安宁了。显然,若醉心于名利,必然也会为名利所困,所累。

生活在太平洋里的王鱼正是为名利所束缚的典型。王鱼当然不会得什么“名利”,它得的是鳞片。这种鱼在出生的时候并没有鳞片,活灵活现的,当它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具备了一种特别的吸附能力,能把周围的小生物吸附到自己身上,久而久之,这些小生物被王鱼吸干了养分,就变成了王鱼的鳞片。鳞片多的王鱼,体积会是普通没有鳞片王鱼的4倍,游动起来威风凛凛的。但是随着身体的衰老,王鱼身上的鳞片会逐渐退掉,退掉鳞片的王鱼显得很不自在,游动起来无精打采,比它小的王鱼虽然也没有鳞片,但是精神状态要好得多。

失掉鳞片的王鱼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它们见到坚硬的岩石就会撞去,一直到把眼睛都撞瞎,再在自我折磨的痛苦中死掉。

其实,王鱼的“鳞片”就像人追求的名利,得到的越多,失掉的也越多,为名利所累,多么不值得啊!

弘一大师一生中对“名闻利养”深恶痛绝,因此他谢绝高官和名士来访,到各地都选择偏僻的寺庙居住,有时候为了躲避名利的干扰还要独自远游,对此他的解释是“福薄”,其实不是“福薄”,而是“惜福”。

人生中,我们要和大师一样洒脱淡然,就当以他为榜样,视名利为平常,不为名利所困,所累,怡然自得,逍遥自在。

名利面前,要管好自己的欲念

《晚晴集》里摘有彭二林的一句话:“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可悲啊,你们这些生灵!欲望没有除掉,侵蚀着佛性,佛看见你们,该是多么难以忍受?

“欲念”二字,既可以理解为情欲,又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欲望。佛教讲究“戒律”,做事说话甚至想法都不可随便。这固然是对修行者来讲的,佛门里的清规戒律多的是,这些一是为了修佛大事,二是为了佛门形象。

弘一大师曾说:“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招来侮辱和祸患,“随心所欲”的状态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求必应”却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