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卢汉铁路学堂

1896年10月,盛宣怀升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并准其专折奏事。次年1月,全国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成立,又于天津、汉口设立分局,统筹全国铁路线路的规划,倾力主持修筑卢汉铁路。大规模兴筑铁路急需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盛宣怀于是积极筹谋办理铁路学堂。当闻知已并入铁路总公司之原津榆铁路总局(由天津至山海关之铁路,归并后亦称铁路总公司天津分局)设有山海关铁路学堂时,盛宣怀即函询该局总办黄建筦:“津榆新设学堂总办、教习系何人?现有学生若干名?约何时可以调用?”黄建筦、张振勋:《致盛宣怀函(第7号)》(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日,1897年3月12日),盛档:097688-9。嘱其即将章程寄送鉴核,显示出极其关注铁路人才培养的心迹。

山海关铁路学堂设于1896年底,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铁路学堂,后演变为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由津榆铁路总局督办胡燏棻陈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奏准立案,津榆铁路总办吴调卿具体负责开办事宜,学生35名,教习2名,学期3年,借山海关津榆铁路局余屋作临时校舍。盛宣怀以该学堂规模颇小,校舍局促,批示“应归并大学堂办理”。黄建筦、张振勋:《致盛宣怀函(第7号)》(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日,1897年3月12日),盛档:097688-9。“大学堂”即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所设北洋大学堂。1897年5月,山海关铁路学堂归并北洋大学堂,所有学生移入其间,于6月10日照常开课。张振勋:《致盛宣怀函(津字第21号)》(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897年6月10日),盛档:097688-36。当月16日,盛宣怀禀明王文韶,铁路学堂已归并北洋大学堂,派大学堂总办王修植兼管。然历时不久,铁路学堂与北洋大学堂学生间发生摩擦,又逢由津至山海关铁路仍归胡燏棻管理,胡以两学堂学生摩擦不断,遂商得盛宣怀同意,将铁路学堂于11月16日迁回山海关继续办理。西南交通大学校史编辑室编:《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校史》第1卷,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另注:历来对于山海关铁路学堂初创史实叙述语焉不详,甚有不确。该书第16至17页称:“(山海关)铁路学堂原定以北洋官铁路局的工程分局旧址(设于山海关)开办,但到临近招生,工程分局房舍未能腾空修缮,为争取时间,路局与天津西学学堂商定,暂借该校校舍上课。”铁路运输教育家、铁路史专家金士宣先生撰《我国最早创办的三个铁路学校》(《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也称:“该校开始附于天津南营门外的北洋大学堂……不久就迁到山海关上课。”都指明山海关铁路学堂初办时暂设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内,后迁至山海关。《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1卷第51页(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写道:“1897年盛宣怀所办的山海关铁路学堂停办,学生并入北洋大学堂,由此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应卢汉铁路要求在北洋大学堂附设铁路班,当时名曰铁路学堂。”称山海关铁路学堂为盛宣怀1897年所办、1898年北洋大学堂创设铁路班。然据盛档:097688-9、097688-36及097688-15“王文韶《设立铁路学堂陈明立案片》”等载,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底初创时校址设于山海关,而非天津;创设人为胡燏棻、吴调卿,而非盛宣怀。1897年5月迁至天津,归并北洋大学堂;同年11月迁回山海关;同月,盛宣怀自创卢汉铁路学堂,附设于北洋大学堂。

铁路学堂议迁之际,盛宣怀即拟在北洋大学堂内重设一所铁路学堂。1897年10月,盛电谕北洋头等学堂总办王修植:“卢汉铁路需材孔急,拟另招学生附于大学堂,由总教习丁家立督课,并饬丁家立迅即赴南招考学生。”王修植:《咨铁路总公司津局文》(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二日,1897年12月5日),盛档:116727。王修植遵即饬令丁家立偕文案方城赴沪、闽两地招考学生。丁、方两人辗转数千里,共选招学生20名。同时,盛宣怀指令王修植,拟定《铁路学堂章程》九条、《铁路学堂历年经费数目清折》《铁路学堂帮工程司功课折》等,禀呈王文韶、张之洞,准允会奏立案开办。《铁路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三年十月,1897年11月)见盛档:117044-3;《铁路学堂历年经费数目清折》(光绪二十三年十月,1897年11月)见盛档:117044-4;《铁路学堂帮工程司功课折》见盛档:018466;王文韶、张之洞批文分别见盛档:117044-2、117044-1。11月29日,新设铁路学堂在北洋大学堂内开学,定名卢汉铁路学堂。王修植兼任总办,丁家立兼任西文总教习,江苏举人陆尔奎任汉文总教习,聘英人贾满等以英文教授铁路工程。学生拟分两班,每班学额20人,隔年招考一班,每班4年毕业,派至卢汉铁路等充任“正工程司”或“帮工程司”。《铁路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三年十月,1897年11月),盛档:117044-3。卢汉铁路学堂开学时实到学生濮登青等16名,定为二班生,1898年又招收柏岭等24名,作为四班生。常年经费由铁路总公司天津分局在造路费项下按月拨付,每月经费约行平化银650-750两之间。

需指出的是,尽管卢汉铁路学堂附设于北洋大学堂内,又为4年学制,但因该学堂专为建筑卢汉铁路培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入读学生都未接受过系统的近代初等、中等教育,应仍属洋务技术性学堂。对此办学层次上的差异,盛宣怀有所规划与分别。1898年1月7日,盛宣怀致王文韶及津海关道李岷琛电,告以北洋大学堂学生在于求得高深学问,决不能中途改学其他;又举例说“铁路(学堂)学生同是英文,宣尚不肯假借以损大学”。盛宣怀:《寄直督王夔帅、津关道李少东观察岷琛》(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898年1月7日),《愚斋存稿》第29卷,第34页。可见,该铁路学堂系以培养铁路工程师为办学目标的官办技术性学堂。

1899年4月,盛宣怀鉴核卢汉铁路学堂二、四班大考成绩后,准予相应升入头、三班。1899年底,头班学生17名依期毕业。然盛宣怀以在造卢汉铁路“借定比(利时)款,雇用比国工司,举凡行车造路、与洋员交涉事宜,均用法文”,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1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43页。令将毕业各生再行留堂一年,聘请法文教员马贺教授法文。1900年夏,铁路学堂头班即将毕业之际,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卢汉铁路学堂随北洋大学堂一起停办,师生星散。11月12日,盛宣怀照会南洋公学总理何嗣焜:

北洋学堂被毁,以致各该生分头逃散。……所有芦汉铁路学堂头班学生汤绪等十七名、三班学生杨岭等二十名,自应逐名登报,一律招齐,即将该堂移至上海,附入南洋公学之内。《南洋公学为呈请事呈盛宣怀》(光绪二十六年,1900),引自《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1895—1949),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1页。另注:呈文中抄录盛宣怀照会。

何嗣焜即刻登报招集失散师生,于1900年12月在公学内设立铁路班。铁路班以新建上院为校舍,学生18名,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生14名,卢汉铁路学堂生仅4名,原铁路学堂工程教习麦基、法文教习马贺续任教习。不久,马贺离校。至1902年1月,该班惟一一位专业教习麦基以“铁路学堂难期收效”,向公学“自请将合同提前作为期满”,解除双方聘约。伍光建:《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1902年1月),盛档:044537-1。获得盛宣怀批准后,麦基提前离校,续赓一年多的铁路班因缺乏专业教员而停办。自1897年11月创设,至1902年1月停办,卢汉铁路学堂前后延续4年余,毕业学生一届,其中后来有所建树者,有清末被授予工科进士、后任署沪杭甬铁路总理濮登青,参与京张铁路建设的黄锡兰、宋锵鸣,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的董士恩等。

除卢汉铁路学堂外,盛宣怀主管卢汉铁路先后开办过汉口铁路学堂、郑州铁路学堂。汉口铁路学堂创办于1898年初,由卢汉铁路南段督办郑孝胥兼摄,另派严少和驻堂监督。初办时有学生曹汝霖等16名,略通法文,多为盛宣怀在上海亲自选考录取,分为一、二两班,定三年毕业。然据曹汝霖回忆:

堂舍以仓库改造,设施简陋,功课分法文、算学、几何、测量,亦有汉文一课,但无建造铁路工程学科。……学堂不但免费,且更给膏火银月二两,以资鼓励,以养成帮工程师、测量人员。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据此,汉口铁路学堂与卢汉铁路学堂办学目标、教学管理大体一致,不过规制设施略嫌简陋。郑州铁路学堂设于1900年,具体办理情形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