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王阳明家训(6)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 度阴山
- 3730字
- 2016-05-12 10:13:52
反之,那些总喜欢责别人的人,是不可能做自我管理的,其人生境界,实在堪忧!
家训十一:能下人,能容人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这两句话,很有味道。能谦逊地甘居人下,能容忍别人的不平,乃至挑衅,是中国传统美德。当然,在王阳明这里,却有智慧的味道。
我们从两个故事开始,来立体地理解这两句话。
秦王朝末年,有个叫韩信的人,整日腰间佩带一把剑,四处游走。有个无赖就挑衅他:“你小子整日挎着把剑,能杀人吗?”
韩信说:“不能。”
无赖就说:“你今天必须要杀个人,要么杀了我,要么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考虑了一下,就从无赖裤裆底下钻过去了。史称“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中国人忍辱负重的标杆,和“勾践吃屎”并驾齐驱。
有弟子问王阳明:“古圣曾说,真君子要杀身以成仁,别求生以害仁,如何理解?”
王阳明回答:“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来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同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
这意思已很明显,遇到不公时,要听良知的命令。如果这件事符合天理,那你为其献出生命也无妨;如果这件事不符合天理,你最好就忍了。
符合天理就是符合良知的命令。韩信在钻人家裤裆之前,良知告诉他的是,这种混账,你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你若真宰了他,就会去坐牢。由此,你的志向就无法实现了。利害权衡,还是钻了吧。
“胯下之辱”的故事正是“能下人,是有志”的案例解读,能在良知命令下“下人”,因为我有做人上人的志向。此志向坚定不移,雷打不动,区区一个裤裆算什么?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唐朝,主角是郭子仪。
郭子仪是平叛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可谓功高盖主,但他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巧妙地处理着他和其他人的关系。当时的权宦鱼朝恩因嫉妒他的风光,把郭家的祖坟挖了。郭子仪从前线回来后,人们都准备看他怎么收拾鱼朝恩,结果,郭子仪却在皇帝面前说:“我带兵打仗,常有士兵挖人祖坟的事情发生,现在天老爷降罪到我自己身上了,这是我的过错啊!”
鱼朝恩惊骇万分,从此再也没和郭子仪作对过。郭子仪后来把“容人”当成家训,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郭家人丁兴旺,富贵尽有。
“能容人,是大器”和“能下人,是有志”,都是教人朝既定的方向前进,不要被方向之外的人和物干扰。走正确的路,一定要把路走正确,这才是知行合一。如果不能容人,不能谦逊居于人下,这条路走起来就会很难。
王阳明只是想告诉家人,千万别忘了致良知这目标,除了这个目标之外,其他都是闲扯。要能培养这种毅力,非能下人、能容人不可。
不能下人,又不能容人,就会心高气傲、指手画脚,这种人,不但被别人反感,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这方面的例子多如牛毛,我们只说说三国时的祢衡,就可感悟到这条家训的威力。
祢衡这人才华横溢,堪称人中龙凤。但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出类拔萃,那就是心高气傲,不肯下人。
开始,祢衡的好友孔融将其推荐给曹操。曹操真心实意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祢衡鼻孔朝天,说:“曹操他也配!”
曹操闻听祢衡鼻孔朝天的言论后,就对孔融说:“祢衡只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我若真要杀他,就如同杀掉一只老鼠一样简单,但是我不杀他,这个人在外还有点名气,我不能让人说我没有容人之量。”
孔融把曹操的话告诉了祢衡,祢衡“呸”了一口:“他曹操也就能杀人而已。”
曹操的确不杀他,而是把他推荐给了荆州的刘表。祢衡不愿意去,曹操就备了三匹马,派两个人挟持着他走。
祢衡只好上路,临行前他说:“老子我还会回来的。”
到了刘表那里之后,祢衡依然故我,时常出言讽刺刘表的左右亲信。很快,刘表手下的人就成了他的死对头。
这些人向刘表打小报告说:“祢衡那家伙看不起您,老说您像个娘们儿,最后会失败。这种人,干掉他算了。”
刘表摇头道:“祢衡折辱过曹操,但曹操都没有杀他,不过是怕背上度量小的恶名,希望能够借我的手杀掉祢衡,我也不是傻子,听说黄祖那个人脾气十分暴躁,把祢衡让给他吧。”
就这样,祢衡又被送到了黄祖那里。祢衡依然旧习难改。某次,二人喝酒,黄祖问他:“你在曹操处都结交了哪些杰出人物?”
祢衡随意回答说:“在许都,真正称得上人物的也就孔融和杨修两个罢了。”
黄祖问:“比起我来怎么样?”
祢衡瞅了黄祖一样,不屑地说:“你?不过就是个庙里受人祭祀的泥木菩萨,而且还是不太灵验的那种!”
黄祖暴怒,把祢衡捆绑得像猪一样拖出去宰了,并把他的人头送给了曹操。这真应了他从曹操处走时说的那句话:“老子还会回来的。”
若用阳明心学分析祢衡这个人,就该是这样的: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等,不知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平等。无法容人、无法谦逊居于人下,倚仗外在的知识或才能而不可一世,终会倒霉栽倒。
家训十二:凡做人,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琅琅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一生。
有人问王阳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为何会有恶人?”
王阳明回答:“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恶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发挥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恶,于是有了好人和坏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恶棍。
这种看法大错特错。王阳明早就说过,良知无论光明还是被遮蔽,它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肯定能判断出是非对错。但是,恶人不会执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对于抢劫,任何人都知道是错误的,但有人却去做,这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良知永远是向善向“是”、天天向上的。但是,我们的心所发出的意(念头)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王阳明要求我们要诚意——真诚恻怛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即正念头。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存心、用心。
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诚意。归根结底,所谓“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说的就是:念头正时是良人,念头歪时是坏人。
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念头。这件事,你的念头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头是坏的,你就又成了坏人。
我们可以从西汉宣帝时的宰相丙吉身上得到证明。
丙吉有一天出门办事,见到一群古惑仔正在血拼,有人已满脸血污,倒地不起。丙吉却似没看到般,就从械斗现场走过。
出了城就是郊区,有人驱着一头牛走过,那头牛气喘吁吁,伸长了舌头,有气无力地缓缓前行。丙吉急忙让车夫停下牛车,上前查探,如同医生检查病人一样认真。
回来的路上,他的车夫忽然说道:“老爷,我就不明白了。”
丙吉问:“你怎么啦?”
车夫说:“生死事大,您见到有人械斗,置之不理。可看到一头牛,却跑上去嘘寒问暖。牛比人大?”
丙吉说:“这你就不懂了,打架斗殴的事自有京城治安官负责。而那头牛喘得厉害,我担心是天热的原因。现在刚进入春天,如果天气炎热的话,那么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我身为宰相,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是要管的,打架斗殴的事不是我管的。”
后人评价说,丙吉识大体。冯梦龙却嘲讽道:“牛体比人体大,他的确是识大体。”
人命关天,丙吉不管,这就是念头不对,此时,他成了坏人。牛吐舌头,他下车询问,所抱的念头是对百姓收成的担心,这个时候他又成了好人。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道:“我秉性平直,安分守己,遇到口才好的人,就特别惭愧,恐怕这是根器太弱,后天无法补救吧?”
王阳明回答:“你这是重外轻内。如果平时能集义(积累善念善行),则浩然之气至大至公,充塞天地,自然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能通晓人讲话背后的意思,凡是那些弄虚作假的言语在你面前根本无从藏身。若能做到这点,你有什么可惭愧的!集义就是致良知。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就是心得其宜了。”
此人又问:“我因和弟弟谋划一件事,结果没成功,还连累了很多人。后来反省,都是因为不老实的缘故,您怎么看?”
王阳明回答:“所谓老实,须是实在地致自己良知才能得到,不然恐怕所谓老实,正是不老实。”
此人再问:“我听说有个县官清廉异常,退休后险些贫困而死,我就跑去给了他些食物,回来后感觉很舒服,自以为有所得,我觉得‘自以为有所得’,恐怕不太好,您认为呢?”
王阳明回答:“你既然知道‘自以为有所得’不太好,其实就是在致良知。做善事,本是天理。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就不是致良知。”
“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这就是念头不正,心地就不好了。
佛家讲,“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儒家说,动机最重要;王阳明则说,要真诚恻怛地对待你的意(念头),时刻提防它。其实大家说的都是一回事:好人和坏人,不是永恒的。它们在互相转变,转变的玄机就是我们的念头!
明末的心学门徒高攀龙也有类似的家训:我儿生在世上,只想着怎样做一个人,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紧。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说,只消看看《大学》这本书即可。按书上说的去做,就不会有错。自古以来聪明、通达、明智的人,还有那些圣贤豪杰,对这一点看得最透彻,做得早,所以他们名垂千古,永不磨灭。如果听到这些话还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应该猛醒过来。
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自古以来,成功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都非常明显,为何有人还执迷不悟?真是可悲!
不错,心地坏的人,的确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