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千万别让“读心术”统治你的潜意识!(1)

读心术,一个让人憧憬的神奇字眼,有了它,就能避免欺骗,避免风险,有了它,就能在人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读心术“统治”了你的潜意识,你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思考和猜疑中,被真相“绑架”,再也无法轻松起来。

正视谎言的第一步,是接受谎言,而不是戳穿,听不到真话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有没有自知之明。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套测谎的“读心术”?

回答21个问题,只要你说的都是真话,你就能得到高达50万美元的奖金!

这是美国节目《The Moment of Truth》,每一个愿意参加节目的人,都有机会得到这笔奖金,这样的诱惑,你心动吗?你想去参加这个节目吗?

且慢,先看看参赛者的“遭遇”吧:当你看到一个女人站在台上被问道:“你爱你的老公吗?”“你有过婚外情吗?”“你后悔和你的老公结婚吗?”等等问题,而那个女人的丈夫,正面色铁青地坐在观众台上,恶狠狠地盯着一脸愧疚的妻子——你确定你能对着节目中的测谎系统,说出自己的真心话?或者说一句假话,让它被测谎系统发现?

在观众席上的不仅仅有你的另一半,还可能有你的亲人、朋友、师长、同事,你真的能为了50万奖金,赤裸裸地说出你对他们的真实看法?比如,你能够在无数观众面前,承认自己厌恶慈爱的父亲或母亲?

节目组会无比细致地调查你从出生到现在的一切经历,选择最“致命”的问题逼问你,折磨你和你的亲友,让你们的关系坠入地狱。

没错,这个节目的卖点,就是毫不留情地戳穿人的伪装,让参赛者们不得不面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他时不时就会非礼那些年轻美貌的同事;她看上去是一个拘谨的女性,但梦想却是给成人杂志拍裸体封面;他看上去很爱他的妻子,实际上希望继承了很多财产的她赶快死掉;她是一个面带微笑的知心姐姐,内心却痛恨自己的好友给她添了那么多麻烦……选手选择坦白,也就选择了伤害,坦白得越多,伤害的人越多。即使最后得到了奖金,他与身边的人融洽而温情的氛围也已经不复存在。

将所有隐私暴露在众人面前,多年经营的形象毁于一旦,这与钱财相比哪个更重要?

所以,很多人喜欢看这个节目,但不会亲自去参加。

这说明,戳穿谎言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这也说明,在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真话,而是合情合理的谎言。

谎言,是指说话人在知道事实的前提下,刻意隐瞒或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言语。在道德观念上,撒谎是不受认可的行为,却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行为,人们对它既反感,又需要,所以,我们只能用无奈而复杂的心态看待它。

对待谎言,我们时常有一种无力感。谎言带来猜疑,带来伤害,带来心灵和物质上的损失,没有人喜欢谎言,被骗的人觉得自己是傻瓜,心存怨恨;骗人的人总担心谎言被戳穿,劳心劳力。谎言最大的危害,就是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我们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报纸上印的文字、电视里播的新闻、旁人说的每一句话,想进行正确判断,却未必有这个能力。更让人无奈的是,没有人能够避免谎言,每个人都在说谎。

我们喜欢用“聪明”和“笨”来形容他人的智商,刨去学业和专业的能力,很多时候,聪明人是指那些有城府、有谋略,既能看穿别人的骗局,又能把自己的谎话说圆的人;笨人指那些缺乏判断力,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自己也不会编话圆场的人。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聪明人,但谁也不愿意当个笨蛋,被人骗来骗去,甚至自己被卖的时候还在帮人数钱。

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既能够一眼看穿别人的谎言,又不让自己上当的方法。于是,“读心术”应运而生,无数人鼓吹着“教你一眼看透人心”、“告诉你别人在想什么”。2009年,一部名为《LIE TOME》(不要对我说谎)的美剧上映,迅速风靡了美国,相关的书籍一再热卖,随便去书店走一圈,就可以看到各类《读心》、《心理探密》等标题的书籍,可见人们对“读心”的渴望强烈到了什么地步。

家庭、学校、职场,谎言无处不在,除了那些明显的谎言,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看着可信的言语和行为,却很有可能是在撒谎,人们无比希望有一种能够识别这些谎言的方法,猜透他人心理的每一个想法,听到一句话,能够马上分析出说话人的真实用意。“读心术”这个词怎能不让人眼前一亮?这真是一项神奇又实用的技术。

但是,学会“读心”,真的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吗?拆穿谎言,真的能让我们的一切变得更顺利吗?想要理智地对待谎言,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走出“读心”这个怪圈,从根本上转变对谎言的看法,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读心”固然好,但“安心”更重要。那么,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先说说谎言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假定两个人需要沟通,一个是你,身份是一位白领,一个是和你不熟的A小姐。不需要想任何事,和A小姐来一段对话吧!

首先,你发现A小姐很腼腆,你需要主动和她打招呼,主动开启话题,这时候你会说些什么?你也许会说:“今天天气不错,早上起来空气特别好。”这也是普通人常用的开场白,注意,从这句话开始,话题深入,谎言就出现了。有人会说他晨练的时候,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有人会说早晨遇到了有趣的事,有人会说一件众人皆知的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事实上,晨练、趣闻未必在当天发生,看法也未必是自己的,说这些话不过是为了寒暄。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与世隔绝,敷衍也好,客套也好,对待陌生人,无伤大雅的谎言,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一来可表示自己的友好;二来试探对方的喜好;三来可以让双方放松,能够继续沟通下去。

接着说下去,难免要说说自己的情况,说说对方的情况,A小姐不是个美女,但你会客气地恭维她:“你笑起来很有气质。”她也会客气地赞美你:“说话很风趣。”其实你们心里都知道对方是客套,但心里还是觉得挺高兴的,认为对方很喜欢自己。

这时候,你还会继续说谎,说谎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正面意图,表明你毫无敌意,你很喜欢对方,也希望得到对方的喜欢。你把所有对对方的负面评价按下不表,只挑好的说。可见说谎是为了控制负面信息,传达正面信息。

继续和A小姐说话吧,你突然发现,A小姐竟然和你从事同样的工作。这时候,你的谈话立场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你很想知道A小姐的收入以及她公司的情况,但是,你不太想透露自己的情况。如何控制话题?你会选择对自己的情况含糊带过,对A小姐的情况拐着弯地询问,甚至故意引导A小姐往这方面说。

人是高智商动物,在思维和心理上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谎言就是这种机制的典型作用方式——尽量不让外人摸透自己的底细,误导自己的对手,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都需要说谎,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你能够理解别人的谎言,也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谎,因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如此简单明了,甚至理直气壮:保护自己,天经地义。

谈话继续,你又发现,A小姐和你正在准备着同一个考试,这个考试可不简单,全国没多少人能取得证书,这时,你们变成了竞争者。

你想知道对方报了什么样的补习班,有没有得到什么内部消息,准备到了什么程度,而你只愿分享一部分资料。这时你会“诚恳”地表示自己知道的“只有这么多”,希望对方告诉你更多的事。

一旦面临竞争关系,“诚实”就要大打折扣,谎言就会大行其道,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就需要尽可能占有资源,尽可能打压对手。这时候,说谎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进攻,在这个情况下,人们说出什么样的谎言都不稀奇。有道德的,自己得胜,也让对手有退路;极端利己的,把对手逼到山穷水尽;这些都不是新闻,就算倡导“双赢”,也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多占一点便宜。

谈话完毕,你还不能走,需要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你热情地邀请对方下次一起喝茶,要尽量做出相谈甚欢的样子,一再表达自己对A小姐的欣赏与喜爱。在这个过程中,之前的刺探行为被你表现出的温情掩盖了,你与A小姐可能一回生,二回熟,经过深入接触互相欣赏,可能能成为朋友,也有可能从此不相往来。

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谎言,那显然是以偏概全,仍然拿上面的对话为例,对话人对A小姐说谎,A小姐也未必全说实话,但说谎不是目的,说谎是为了两个人能够顺利交往,能够自保,能够做到互惠互利。两个人要在试探中加深了解,然后确定可以与对方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即使没有关系,也想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才不会变成仇敌。

通过一段简单的对话,我们就可以以小见大,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会说谎,无非是为了友好沟通、自我保护和占据优势。如果没有谎言,沟通就会出现障碍,自保和占据优势就使双方进行赤裸的对抗,没有了合作和斡旋的余地。有了谎言,一切就可以在一种和平状态下进行,这就是谎言的力量,也是人际交往最常见的状态。由此可见:谎言可以理解,也必须存在。

摸清谎言的根本原因,我们就能更深入地分析“潜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套诠释他人潜意识表达的工具,将别人扭曲变形的情感表达还原。”既然谎言是一种沟通方式,人们都希望能够听到“真话”,对方不说,至少自己要猜个八九不离十。

对待谎言,人们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人们憎恨欺骗,无论这欺骗来自伴侣、亲人、朋友还是来自熟人,一旦他们发现别人撒谎,哪怕是善意的,他们都会觉得无法再信任对方;另一方面,人们追求的是有效沟通,而不是硬邦邦的对话。每个人都觉得为了不伤害别人,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有必要说谎的,而且谎话说得越圆、越有技巧越好。

人心为什么险恶?如何险恶?就在于每个人都可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说谎,所以“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只说三分话”,“聪明人嘴在心里,愚蠢人心在嘴上”等等老话,都是让我们为人要细致,处事要深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因为你相信的极有可能是一个或者一连串的谎言。为什么大家都想知道别人想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不希望自己上当受骗。人们希望从他人表达的正面信息中,获取那些他们从不表达的负面信息。

但是,戳穿他人的谎言,成本是巨大的,结果可能得不偿失。一个什么事都明白的聪明人,不是被他人忌惮,就是被他人厌恶,至少也让人不自在,究其原因,你知道得太多了。有谁愿意在旁人面前当个“透明人”?一旦发现你有读心的本领,他们就会更加缜密地骗你,更加周全地防备你,还会告诉其他人:“××太聪明了,你们要小心一点!”你以为读心是一种优势,实际上,它使你处于被围攻的劣势。

而且,每一天你都要面对成百上千的谎言,一条条分析,一个个拆穿,你累不累?就算不去拆穿,整天琢磨别人的想法,你用什么时间发展你自己?最后,你很可能变成一个只会说东家长李家短的长舌者,卖弄小聪明,吸引一下旁人的耳朵而已,你认为人生该这样吗?

还要补充一点,读心术真的不好学!

读心术需要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你会看到,读心术书籍中不厌其烦地告诉你,男人说谎的时候会摸鼻子;孩子说谎的时候会避开你的眼神;当人说谎的时候,眼睛会如何、鼻子会如何、手臂会如何、脚会如何;还会告诉你喜欢开不同车的男人不同的心理愿望;喜欢不同颜色的女人不同的内在个性,诸如此类。

且不说这些东西究竟是真是假,只能说你按照这些教材去学的话,没个三五年根本学不会,三五年之后,你会发现人与人状况完全不同,有些撒谎成性的男人从不摸鼻子,有些孩子说谎时双目炯炯地盯着你,有些人说谎像一个石膏像,没有任何表情动作;于是你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勘误又用了三五年,再结合各种经验,终于成了一个洞察人心的高手,这时你突然觉得,如果没有那些书的误导,没准你能出师得更早!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的情商比较低,不适合洞察人心,却硬要照着这些书硬套,那么很可能会出现邯郸学步式的笑话,到最后连怎样正常和人说话都忘了。这岂不是糟糕透顶?

然后,让我们从最浅层面,看看怎样才能刺探出一个人的真心话。

假如一个人愿意说真话,那当然好。如果他不愿意说,你又必须问出来,那么你可以选择测谎仪,和人在测谎仪前谈话显然太夸张,那么你也可以参考刑侦学的做法。看过警匪片吧?上面警察审犯人全都一个镜头晃过,为什么?因为实际过程太烦琐了!

当警察想要知道嫌疑犯说的话是否真实,就会把同样的问题问一遍、问两遍、问十遍、问一百遍,一遍又一遍绝对雷同,问题一模一样,再加一句“你确定这个时间你在做这件事?”然后在嫌疑犯的回答中寻找疑点。这些问题从早问到晚,半夜点个大灯泡,不让睡觉继续问,在这种疲劳战术轰炸下,嫌疑犯思维已经溃散,很容易吐露真话。这还是最基本的审讯手法。

瞧,读心术哪有那么简单,真要是几本书能搞定,警察也不必那么辛苦,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当柯南,去解决大案要案悬案无头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