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门心法,中道而行:史幼波《中庸》讲记
- 史幼波
- 587字
- 2020-08-26 14:00:05
第二章 君子小人,各得其中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二章“知人”
谁都不会反对中庸
这一章开宗明义地提出,认识、评判、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就是“中庸”。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凡大人君子,他的行为处世一定是力求公正无私、中道而行,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不会被七情六欲所牵引,不会因为爱好什么而偏向它,也不会因为讨厌什么就远离它。同时,一个大人君子在认准了目标、认准了人生的方向后,就不会轻易变动,就会具有恒定、稳定、持久的特性,因为庸者,不易也,常道也。
“小人反中庸”,并不是说小人会反对中庸之道,我相信只要他明白了中庸的道理是不会反对的。小人不是坏人,他之所以是小人,只是因为他不明白、不了解中庸的道理,不知道中庸的好处,所以他的行为举止,才会正好与中庸之道相反。
小人的特点,就是最容易被喜怒哀乐所牵引,不能够公正无私,处处踩偏,以私利为重。同时,小人的性格、志趣也是乖舛多变,所谓的朝三暮四、朝秦暮楚,都是小人的状态。
平常有些人会为自己的小人行径振振有词,说我这是率性而为,心里怎么想外面就怎么做,我是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对于这样的人,我经常会问他们,不做伪君子很好啊,但为什么非要做一个真小人呢?为什么不去做一个真君子呢?而且“率性而为”,指的是遵循天命、天道、天性而行,并不是肆无忌惮、没有节制地滥用七情六欲啊!孔夫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叫真正的率性而为,这才是“君子之中庸”;反之,你只顾随心所欲,却不愿意守一点规矩,那当然就是“小人反中庸”了。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行的中庸之道,是随时随地保持在“中”的状态下,随时不离中道,随时严守中道,随时让自己处于“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精神状态。
我们把“君子而时中”的“时”字,解释为随时、时常。如果从做念头功夫的角度来看,把这个“时”理解为当下一念、当下一瞬,会更加有力、更加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味道!
其实,我们不但在精神中要体会这个“时中”,对待外界事物时,也要随时体会这个“时中”。比如我们突然遇到什么事,或者领导突然给我们派下一个任务,你只有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放下,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一种空灵的状态,对事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要认真培养这个“时中”的能力,做任何事情才能“发而皆中节”,才能“谓之和”。
禅宗里面常说的一句话,叫“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个就是“君子而时中”。什么是物来则应?佛教爱用镜子来做比喻,我们的精神就像一面镜子,只有把喜怒哀乐这些闲杂情绪清空之后,让镜面变得干干净净,镜子照物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极致。此时,任何事物在你面前一出现,你都会把它照得清清楚楚、分毫毕现。你照得清楚,照得分毫不走样,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有最佳的应对,才能“发而皆中节”。同样的,一旦这个事情过去了,就如同镜子前面的物体被移开了,这时候,你这面镜子就重新回到空空净净的状态,这就叫作“物去不留”。就是要及时将处理事情以后所留下的情绪痕迹,通通擦干净,这就是“君子而时中”的感觉。
总之,我们做念头功夫的时候,不管有多少念头出来捣乱,你都要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态,莫管念头纷纭,任它云起云落。禅宗和尚说“老僧只管看”,你只管看着它就行,你的觉性始终是提起来的,那就对了。
那么,这样的状态有什么好处呢?好处非常多。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在给别人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如果咨询师没有这种心理清空的能力,也就是“时中”的功夫,你要去给人做心理分析,不仅非常艰难,而且非常危险。来做心理咨询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有各种精神疾病的人,抑郁症、狂躁症,等等。他来接受你一个小时的心理分析,实际上是把他的各种心理垃圾都倒给你了。他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把自己的病态情绪倒空了、清理干净了、发泄完了,然后很轻松,高高兴兴地走了。但是,如果一个咨询师没有“时中”的功夫,没有及时清理心理垃圾的能力,那些心理垃圾就会转移、郁积到咨询师的心里,那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大家要知道,情绪的能量是极大的,尤其是一些偏执、病态的能量,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西方有很多电影也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比如以前有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叫《沉默的羔羊》,我看完后就觉得心理医生好可怕!其中最邪恶、最扭曲、能量最大的人,就是那位心理医生。他那种邪恶、扭曲的心理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不断积累、不断移植过来的,就是不能真正清空自己的结果。
临济大师的临终偈
“君子而时中”的功夫非常重要,儒、释、道的实际修行,从根本上说,都是这句话的不同翻版。有人就会问,禅宗讲的顿悟,好像跟这个“时中”关系不大吧?但是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临济大师,就在临终的时候给弟子们留了这样一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这个偈子的最后一句“吹毛用了急须磨”,说的就是《中庸》里面的“君子而时中”。
第一句“沿流不止问如何”,我们做心性修养、念头功夫,那些念头起起落落、连绵不断,就像江河之水一样不会停止。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有些人打坐希望自己达到无念的状态,但是,念头就是止不了。
止不了怎么办?临济大师就告诉我们:没有关系啊!“真照无边说似他”,只要我们保持精神中的觉照能力、认知能力、专注能力,在面对起起落落、是是非非的念头时,始终把它“观照”到,就没有问题了。就像刚才我们讲的,一任他念头起落,“老僧只管看”,只要我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管看着它,不起喜怒哀乐的情绪,那就行了。临济大师说的这个“真照无边”的状态,就是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这个状态、这个东西,只能“说似他”,说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是相似的,不是绝对的。你说它是“中”也对,说它是“空”也对,说它是“虚灵不昧”也对,总之,都是相似的,不是真的。
只有我们真正在自己的心性上体认了这个,把这些名相都打破,要“离相离名”,才能够真正悟入。所以,临济祖师接着说“离相离名人不禀”,你没办法说清楚它是什么,你能说出来的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名相,有了名相概念就有了对它的执着。
最后,临济大师就说了这个东西的作用,就是“吹毛用了急须磨”,就好比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哪怕是用它割断了一根头发,只用了这么一下,用过之后马上就要打磨,要保持宝剑的绝对锋利。“急须磨”就是“时中”,就是一念发出之后,当下就要回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
如果喜怒哀乐完全不发,或者完全没有了喜怒哀乐,也是不行的。所以还是要发,要发得恰到好处,要做到“发而皆中节”。发了以后马上要收回来,不要让喜怒哀乐长期占据你的精神空间,以免形成阻碍和阴影。如果一个人把昨天的事情、前天的事情、上辈子的事情都梗在心里,老清理不掉,那就会郁积成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面说的是“君子而时中”。那么小人呢?小人就“反中庸”,并不是小人打心眼里反对中庸,跟中庸有仇。如果小人知道了中庸的道理,明白了中庸的好处,我相信谁都不会反中庸,小人也会变成君子。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里用了一个词“无忌惮”,因为小人不知道中庸的道理,所以他做事不会管什么分寸,不会想什么“发而皆中节”,更不会对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以前冯老师经常说,每一个人的脑门上要立一个警察,要随时观照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个警察,就是刚才提到的临济大师偈子里的“真照”。这个警察只要不下岗,我们对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会清楚明了。但是,小人不会在自己脑门上立警察,他才不想管理自己的情绪呢!小人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痛快怎么来,所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这里。
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老人家修炼了一辈子,在七十岁以后得出的结论。一个大人君子的行为,从心所欲得大自在,什么事情都可以想、可以做,想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他所想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逾矩”,都不会超出做人的道德原则,都不会违反社会的规范,都不会超出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小人呢?他也是从心所欲啊!但是,他就谈不上“不逾矩”了,他是无忌惮,不要规矩,不要限制。
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常放任自己的情绪,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就不可能行中庸之道,就是孔夫子眼中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