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门心法,中道而行:史幼波《中庸》讲记
- 史幼波
- 1439字
- 2020-08-26 14:00:05
第三章 中庸其至,民鲜能久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第三章“正心”
这一章只有这一句话。我们用的这个版本是朱熹分的章节,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前后文句之间都有个照应和秩序。从整篇文章的角度看,这一句应该算是一个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虽然如此,这句话中也大有深意。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夫子说了,中庸的道理简直达到了极致,但是,世间却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地去践行。在儒家看来,中庸的道理是人类的精神准则、行为准则,是最高的精神坐标。前面我们讲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大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我们每个人都在道中,每个人对中庸之道都能够有所体会,比如我们现在听课,只要你一念专注,处在自己的正位上不动不摇、不偏不倚,不受外界的影响,那就是处在“中”的状态。但是,“民鲜能久矣”,我们能不能自始至终保持这个状态?我们现在这一念专注的状态,能够持续多久?每一个人都很难做到自始至终,一念专注。
前面说“君子而时中”,要时时处处处在“中”的状态,按禅宗的说法,你功夫要成片才行,功夫成片才能起大机大用。功夫成片,那是需要用“定水”灌溉,要把定力培养出来才行,有了恒定持久的定力,我们的精神才能得以完全的滋养,才能承担大事。
佛教里经常说:“一念觉一念佛,念念觉念念佛”;又说“一念迷一念是众生,念念迷念念是众生”。不知道学佛念佛的同学想过这些话没有?佛和众生之间,只隔了一层纸啊!这层纸一捅破,你就是佛;反之,你就是众生。如果我们在一个刹那、一念之际是处在觉性的状态,也就是刚才说的“真照”的状态,那么,这一个刹那你就是佛!“佛者,觉也”,你这一念就是佛的一念!如果你能够持久保持这种觉性,“念念觉念念佛”,每一念都处在觉悟、真照的状态下,那你就完全成佛啦!
禅宗所讲的顿悟,很多人认为是老和尚一棒子打来,或者突然吼你一声,刹那间你一下子开悟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没那么简单,这往往才是真修行的开始!所谓的开悟,很多时候仅仅是找到了“一念觉”的精神状态。开悟之后还大有事在!开悟之后还有什么事?就是要护念。
禅宗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云门祖师最得意的弟子香林澄远禅师,给云门祖师当了十八年的侍者,直到云门祖师圆寂后,才离开云门寺,回到了四川都江堰。当时他住的寺庙叫水晶宫,估计就在现在都江堰的二王庙附近,后来又被迎请到青城山下的香林禅院。香林禅师八十岁圆寂,最后给大众留下一句话:“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大家想一想,香林禅师是云门宗第二代最顶尖的大师,离开云门祖师时已经三十九岁。他说自己在云门祖师那儿得印证,开悟了,然后离开师父,用了整整四十年才功夫成片。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一直到老都在“护念”啊!所以真正的禅修,悟的那一下子,的确可以是“顿悟”,但是“顿悟”之后的护念功夫,就要绵绵密密,要拿一生一世去修炼,来不得半点偷心,最终才会把所有的烦恼习气料理干净,达到“念念觉念念佛”的境界。
所以,不要看很多人非常聪明,问一答十,好像一下子能够找到感觉,一下子就有所悟、有所得,而要看你的所悟所得能不能够持久?能不能够功夫成片?这就是个大问题。
孔夫子这里就说了,“民鲜能久矣”,一个凡夫做事不能有恒,功夫不能成片,即便你再聪明伶俐,在一种浅尝即止的状态下,你仍然是凡夫一个,仍然会被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牵着鼻子走。所以,禅宗里有“悟后迷”的说法,有些人一下子明白了,好像开悟了,但后来慢慢又退回去了,又迷掉了,又怀疑自己的所悟,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