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门心法,中道而行:史幼波《中庸》讲记
- 史幼波
- 88字
- 2020-08-26 14:00:05
第四章 明道行道,过犹不及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第四章“正心”
聪明过头与愚不可及
上一章说“民鲜能久矣”,为什么一般人不能长久保持“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为什么不能“时中”?为什么行中庸之道的人那么少呢?孔夫子就说,这个事情我太清楚不过了,原因就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知者”就是聪明人,聪明人的毛病,往往就是聪明过头。聪明人做事情往往得心应手,所以很得意,但结果稍不留神,就会越过底线,越过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我们看《红楼梦》里面的凤姐,曹雪芹给她作了一首曲叫《聪明累》,开头两句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王熙凤太聪明啦!贾府里的头号大管家,八面玲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料理得很好,所以老太太非常喜欢她、信任她,大观园里的兄弟姐妹们也都被她哄得很高兴,下人们见了她也很老实,不敢怠慢,所以,她是贾府里的第一能人。但是到最后呢?她死得很惨啊!像王熙凤这种太过聪明的人,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往往喜欢耍权谋诡诈之术,搞些阴谋诡计。
说实话,太聪明的人,是很难修行的。因为大道平常,太聪明的人对这个平常心提不起兴趣,反倒是那些神神秘秘的旁门左道、千奇百怪的小道小术,会把他一下子吸引住。
我在书院讲了这几年的课,前几天跟一个老同学见面,他就问,你们书院讲不讲《鬼谷子》啊?我说我不懂《鬼谷子》。他又问,那讲不讲《冰鉴》呢?讲不讲《三十六计》呢?讲不讲《厚黑学》呢?你看,他就是喜欢这些,这就是聪明人才说得出来的话。他知道《冰鉴》是个好东西,是曾国藩的观人之术,就是一套很高明的相术。我告诉他这个很深奥,我不懂。那么《三十六计》呢?我说现在的人好聪明啊,谁不懂三十六计呢?现在官场上、生意场上,人人都用得来,也用得很好啊!还有什么反间计、空城计、苦肉计、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之类的,如今生意场上的老手,哪个不会用啊!这都是聪明人干的事情。我说书院里没法讲这些内容,我功夫不够讲不好。他说那你讲什么啊?我说讲《中庸》。他马上不屑一顾了,讲《中庸》有什么好的?谁会来听啊?我只好无语。
这就是聪明人,他总是想走捷径,总是想“分钱不花吃大虾”,总是想要越过中庸之道的斑马线。这样的话,做事情就容易做过头,往往就会走入险途。我们看现在官场上和商场上的落马者、失败者,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
“愚者不及也”,愚者就是智力有限的人,他不管什么中道不中道,懒得费那个精神想那么多。仁义礼智信,这个东西又不值钱,又不能当饭吃,我才不去动那个心思呢!当然,你让他去做坑蒙拐骗的事,他智力不够也搞不来,也不会去做。这就是“愚者不及”,他不会在中庸之道上去努力,不会在心性上下功夫。
贤能知止与不肖不及
同样的道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里的“贤者”,不是指圣贤之人,而是指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本来中庸之道是光明正大的,是人人都能够体会的,但是现在呢?孔夫子说“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如今很少人能够体道、明道了,这么光明正大的中庸之道,现在变得没人知道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对于那些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就是滥用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不知止,不节制,往往就会越过底线。
《大学》里面说“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这是大人君子之学的基本前提。知止,才能进退有度;不知止,就会进退失据,出大问题。就像有些开车技术好的人,他上路以后就总想去飙车,总想去超别人的车,他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在车流里穿来穿去、左冲右突,结果呢,往往出车祸的人,都是那些自诩技术很好的人。这个就是“贤者过之”。还有一些做学问的人,往往喜欢钻学问的牛角尖,喜欢钻到学问的象牙塔里去。我们看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再生僻、再冷门的东西他都会去钻研,但是反过来,你问他基本的生活技能、基本的社会人事,往往是一问三不知。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一个人不能去研究冷门生僻的学问,但问题在于,你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都置之不理,连最基本的社会人伦都不顾,连最基本的柴米油盐都不会。这个就过头了,没法做一个正常人了。
“不肖者不及”,不肖,就是有自卑心理的人,与“贤者过之”正相反。不肖之人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能力不够,自暴自弃。你在这里说要行中庸之道、孔孟之道,他就说太有难度了,太高深了,哪里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学习、能够掌握的呢?总之一句话,我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现在这样的人多啊!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每天上班一杯水、一张报纸,从报头看到报尾,不管是八卦新闻还是牛皮癣广告,报缝里的每一个字都不放过;再跟人吹吹牛、说说这个那个的是是非非,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不肖者不及”。
我们经常说“过犹不及”,什么事情只要做过头了,那就跟没有做到或做得有欠缺是一样的效果,都不好,因为都不能中道而行。那么,怎样才能中道而行呢?答案就在第一章的几句话里,你慢慢去体会、咀嚼,慢慢找到感觉了,就会踏上中庸之道。
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后面就打了个比方:“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就是说,中庸之道和我们吃饭喝水一样,是每个人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的。但是,我们每个人虽然都与大道不隔分毫,从未离开过大道,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其中的滋味。就像我们每天吃饭,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吃出米饭的滋味?即使是所谓的美食家,也未必真正知味。
过去,马祖大师有一位弟子叫大珠慧海,有一个学律宗的僧人问大珠禅师:“您老人家修行这么高,平常还做功夫吗?”大珠禅师就说:“做啊!”这位僧人接着问:“怎么做功夫的呢?”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用功的方法就是肚子饿了吃饭,瞌睡来了睡觉。那僧人反问道:“世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跟你的用功一样吗?”大珠禅师就回答:“我跟他们区别太大了!我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不像世间人,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这话说得真好!我们大家平时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想请人到外面吃饭,老觉得这个餐厅不对胃口,那个馆子价钱太贵,全城的饭店都想遍了,就是找不到合意的饭馆。等到菜上了桌子,一会儿嫌这个菜咸了,一会儿又说那个菜淡了,而且一边吃饭一边还要勾兑感情、联络生意、巴结领导……好麻烦啊!睡觉也是如此,有多少人能够倒在床上就睡着的?我经常说,大家睡觉要守子时,但是很多人就是身不由己,往往忙到半夜才回家。回家就睡也算好的,有些人回家了还要折腾半天,上上网,看看电视,就是不想躺下。好不容易躺下想睡了,反而又睡不着了,白天的事情一幕一幕地浮现,思来想去,这也放不下,那也摆不平,怎一个“累”字了得!
我们都是“鲜能知味”啊!连吃饭睡觉的真正滋味都没有好好体会到。
记得多年以前,那时我还在邮电局工作,特别爱吃肉,爱吃肥厚味重的东西,觉得只有吃东坡肘子、烧肥肠、连山回锅肉之类才过瘾。有一年我去外地出差,那地方山高林深,风景非常优美,是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区。我平时喜欢爬山,把事情办完后,就跟一个当地朋友去爬山,过了中午还没找到吃的,又累又饿。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户山民,这家山民很清苦,又过了午饭时间,好在他还有面条,就给我们一人下了一大碗面,放了几根小白菜,加了一点点盐,连一滴菜油都没有放。估计那时也特别饿了,一大碗面吃下来,竟然觉得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面条,那可是原原本本的面香啊!当时我就想,自己吃了几十年的面条,居然就没能吃出面条的本来味道。那个面条的香味真是终生难忘!
这件事对自己后来吃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感觉能吃出这种原味,才真的叫吃饭。在这以前,哪里吃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啊?吃的全都是调味品的味道,就是从来没有尝到过食物真正的味道。这就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